1.形容樂器的詩句
1,唐沈佺期《鳳簫曲》:“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
2,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5,唐白居易《箏》:“------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移愁來手底,送恨入弦中。”
6,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7,唐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
8,宋劉過《聽阮》:“絳臘攢花夜氣聞,尊前更著許多情,卻將江上風濤平,來聽紗窗摘阮聲。”
9,《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10,唐朱灣《詠拍板》:“赴節心常在,從繩道可觀,須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
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李頎《古從軍行》古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唐·李端《聽箏》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夜曲》王維 笛子:羌笛何須怨楊柳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瑟: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回。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胡笳: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2.有哪些形容音樂或樂器聲的詩詞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歲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3.描寫樂器的詩句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不知何處吹盧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唐沈佺期《鳳簫曲》
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聽彈琴》
4.描寫樂器的詩句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不知何處吹盧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唐沈佺期《鳳簫曲》
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聽彈琴》
5.描述音樂音色的詞語
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樂器,音色低沉渾厚;
中提琴是中音樂器,音色柔美醇厚;
小提琴是高音樂器,音色優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長笛音色明亮、活潑,適合表現流暢的旋律。
短笛是長笛音域的補充,在樂隊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稱。
單簧管和雙簧管是木管樂器組中的中音樂器,外形略相象,但單簧管的哨片是單簧,適合演奏活潑、流暢的旋律。
雙簧管音色略帶沙啞,多表現抒情的旋律,溫柔的情緒。
大管音色低沉、厚重,是木管樂器組里的低音樂器。
圓號也叫法國號,音色圓潤迷人,是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音色的連接;
小號音色嘹亮、輝煌適合表現號召性的旋律;
長號也叫伸縮管、拉管,適合演奏號角般的旋律;
大號音色低沉,笨重。
鋼琴:音準
二胡:深沉、低沉
小提琴:幽雅
大提琴:磅礴
手風琴:管樂:
中國民樂中以:
八烏、低音大笛(A調以下)、簫來的低沉;以梆笛(G調以上)、口笛(音極高)來得高亢尖銳;
西洋樂以大管、大號來得低沉渾厚;短笛、小號音來得高
弦樂:
弦樂音域很廣,像古箏和古琴以及鋼琴、豎琴能高能低。
以大阮,高胡等的音域為低,一般作為樂隊的低音伴奏;
以琵琶、揚琴為音高。
西洋樂以大提琴、低音提琴為低沉;以小提琴為高音。
比較樂器音高尤其是弦樂音高沒有意義,因為中國的吹管樂和西洋的拉弦樂原則上可以無限制泛高音(只是音越高音量越小且雜音越大),就交響樂隊來說,短笛的音是最高的(在所有樂器可以控制的音中)。
同樣,音低的比較個人認為也沒什么意義。交響樂隊中定音鼓的音可以比大提琴更低,但是卻沒有走旋律的能力。 幽默
6.求:形容樂器聲音的優美詞句
描寫學習的好詞佳句 (1)描寫學習態度的詞語 勤奮 刻苦 認真 專注 鉆研 踏實 勤懇 虛心好學 發奮苦讀 腳踏實地 不恥下問 精益求精 刨根問底 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 如饑似渴 持之以恒 一絲不茍 (2)專心學習的詞語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屏息凝視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專注 (3)描寫學習的佳句 小飛坐在座位上,埋頭只顧寫呀寫呀,筆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涌流出來,用不到一節課的時間,一篇作文竟全寫好了。
曉鴻恰好面對窗戶坐著,午后的陽光射到她的圓臉上,使她的兩頰更加紅潤;她拿筆的手托著腮,張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緩慢游動著,豐滿的下巴微微上翹——這是每當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來解決一道數學題時,為數學老師所熟悉、喜愛的神態。 每當我做作業時,筆尖沙沙響,好像小鳥在對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勵我:“你要不怕困難,勇攀高峰。”
她站了起來,回答得那么準確,那么自然,那么流暢,似乎早有準備似的。 她抑揚頓挫地朗誦著,聲調優美,娓娓動聽,舉座動容。
他這個調皮鬼,書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樣。 娟娟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聲音脆生生,很是好聽,連陽光也聽得入了迷,偷偷地從窗口鉆進了教室,落在她的書上,久久不愿離開。
我貪婪地讀著書,如同一只饑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 她鉆進浩如煙海的書籍里,如魚兒進入了大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他勉強打起精神,翻開書,開始就覺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動起來,像要飛;后來覺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窩螞蟻在紙上亂爬。 他又埋頭寫起作業來,屋里靜悄悄的,只聽到鋼筆在紙上沙沙寫字的聲音。
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像幾十株花兒在靜悄悄地承受著辛勤園丁的澆灌。 瑯瑯的讀書聲從各個教室飛出來,像動人的童聲大合唱,音符滿天。
描寫勞動的好詞好句 (1)勞動動作的詞語 整理 收拾 晾曬 縫補 清洗 擦抹 揉搓 翻炒 洗滌 澆灌 大顯身手 洗洗涮涮 挑挑揀揀 干凈利落 手腳靈巧 心靈手巧 笨手笨腳 手忙腳亂 手足無措 手腳笨拙 (2)描寫勞動心情、感受的詞語 辛苦 勞累 辛勞 輕松 費勁 吃力 欣慰 欣喜 得意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興致勃勃 心滿意足 精疲力竭 (3)描寫勞動成果的詞語 大功告成 香氣撲鼻 美味佳肴 窗明幾凈 一塵不染 井井有條 整整齊齊 干干凈凈 潔凈明亮 有條不紊 (4)描寫勞動的佳句 她把一疊餛飩皮兒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頭挑一點餡兒,往皮兒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餛飩在我手中“誕生”了。 我拿起面皮,用筷子夾起餡,小心地放在面皮上,兩手使勁一捏。
只覺得粘乎乎的,仔細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聲來——原來是我用力過猛,擠破了面皮兒,餡冒出來了。我趕緊“急救”,又從另一邊冒出來了。
我急忙又用另一塊面皮兒裹住那一邊,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終于用三塊面皮包了一個餃子。
她在臟衣服上打上肥皂,就“哼哧哼哧”地搓起來,一個個小肥皂泡兒從衣服上冒出來,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大堆白沫子。 她往窗玻璃上呵一口氣,再用指甲蹭一蹭,一連串動作干凈利落。
我先在鍋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煙的時候,我趕緊把雞蛋倒入鍋中,只聽見“嚓”地一聲,雞蛋在油鍋里迅速泛起,它地邊緣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邊。 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擰干,然后彎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繃著,“哼哧哼哧”拖起地來。
輕飄飄的一根針,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縫一針都讓我費很大的勁兒,剛縫了幾針就累得我開始冒汗了。 輪到我們釘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線浸了唾沫,捻了捻。可是我一捻,把那幾個小毛頭捻得又細又長,穿針得時候,穿來穿去就是穿不進去。
我只好把毛頭拽下來才穿進去。接著,我在線得末端打上結,由于線上有唾沫,打結得時候,老是粘住手指,好不容易才把結打好。
描寫人物的好詞佳句 (1)描寫人物外貌的詞語 虎頭虎腦 眉清目秀 面紅耳赤 白凈柔嫩 滿面紅光 滿頭銀發 目光炯炯 雙目如潭 火眼金睛 濃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氣宇軒昂 高大魁梧 英姿颯爽 衣著得體 (2)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眉開眼笑 破涕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顏開 滿面春風 洋洋得意 和顏悅色 悠然自得 容光煥發 神采飛揚 氣勢洶洶 神情沮喪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淚流滿面 (3)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 心花怒放 滿心歡喜 歸心似箭 心曠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悅誠服 心事重重 憂心忡忡 心如刀絞 悲痛欲絕 怒火中燒 心驚膽戰 心慌意亂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4)描寫人物的句子 她的臉上有一雙帶著稚氣的、被長長的睫毛裝飾起來的美麗的眼睛,就像兩顆水晶葡萄。 這孩子黑虎頭似的臉上,生著一對銅鈴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時而緊緊地皺起,眉宇間形成一個問號;時而愉快地舒展,像個感嘆號。 他那紅嘟嘟地臉蛋閃著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蘋果一樣。
他地耳朵白里透紅,耳輪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勻稱,像是一件雕刻出來地藝術品。 她那張小嘴巴蘊藏著豐富的表情:高興時,撇撇嘴,扮個鬼臉;生氣時,撅起的小嘴能掛住一把小油壺。
從這張嘴巴說出的話,有時能讓人氣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時卻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師有一頭漂亮得頭發,烏黑油亮。
7.有沒有描寫樂器的古詩
1,唐沈佺期《鳳簫曲》:“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
2,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5,唐白居易《箏》:“------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移愁來手底,送恨入弦中。”
6,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7,唐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
8,宋劉過《聽阮》:“絳臘攢花夜氣聞,尊前更著許多情,卻將江上風濤平,來聽紗窗摘阮聲。”
9,《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10,唐朱灣《詠拍板》:“赴節心常在,從繩道可觀,須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
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李頎《古從軍行》古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唐·李端《聽箏》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夜曲》王維 笛子:羌笛何須怨楊柳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瑟: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回。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胡笳: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