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古詩的班隊活動
如果是你主持的話,你可以在黑板上寫上“古詩——人類最美妙的篇章”,至于臺詞,我想了一個,看看你滿意不:“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想必大家都知道古詩吧?古詩不但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修養,還能訓練人的邏輯思維,豐富理解。那么今天我們就針對古詩這一話題來開展一個班會吧。”
接下來你可以收集一些資料和詩,朗讀給同學聽。完了之后可以點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比如:“我剛才說的古詩《XXXX》的作者是誰?”或“古詩分為幾種?有什么不同?”等。都是要根據你剛才說的知識來提問。
2.以“詩歌”為主題的班隊活動
先確定活動對象的年紀,挑適合的語言和活動內容。
我假設是中學生哈。1.介紹什么是詩歌,各種體裁。
挑大家比較熟悉或者比較紅的舉例就行了。2.請大家可自舉出自己喜歡的詩歌類型或者詩人。
3.根據大家所舉的例子分析詩歌的體裁語言。或者分析詩人的風格類型等等。
還可以做對比,類比等等。4.游戲環節。
讓大家更輕松的參與其中來。 比如:將大家分組,分別寫出唐詩、宋詞、現代詩的代表作。
看誰寫得多。 或者寫出李白,杜甫、蘇軾的作品。
具體時間分配或者內容的掌握就看你咯~想怎么弄怎么弄~嘿嘿。
3.小學古詩班隊活動主持人臺詞
真誠懇啊!我就做一回你的大姐吧!
古詩誦讀會
張: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張:桐廬縣迎春小學六(3)班“古詩誦讀會”現在開始!
藤:滾滾長江,孕育了一方鐘靈毓秀的土地。
張:滔滔洪流,匯聚成一曲跌宕起伏的交響曲。
藤:看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
張:品唐詩宋詞文化瑰寶。
藤: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
張:同學們,讓我們都來誦讀讓我們共同祝福迎春小學六(3)班的明天
合: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藤:迎春小學六(3)班 “古詩誦讀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4.詩文主題班隊活動方案
晨誦經典詩文活動方案
一、活動意義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匯聚,對國人的影響是無法用語言估量的。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顯得至關重要。我們懷揣著一個閃光的夢想,在學校發展規劃中,把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作為增厚學生文化底蘊、建設書香校園、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建設校本課程的一種策略,并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以活躍學校的文化氛圍。
二、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經典誦讀,抓住孩子13歲之前的黃金般記憶年段,寓教于樂,晨誦 15分鐘,幫助孩子用最輕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誦《經典詩篇》、《弟子規》、《三字經》等大量中華優秀的經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誦讀內容
本學期,針對低、中、高三個階段學生的背誦和理解規律,安排背誦內容如下:
一、二年級誦讀《小學生必備古詩前20首》。
三、四年級誦讀《弟子規》及了解含義。
五、六年級誦讀《三字經》及了解含義。
四、誦讀時間
周一至周三早上,學生8:00到校上課前,經典詩文誦讀時間,語文教師按時到達教室,指導學生有秩序地誦讀。
五、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鑒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證誦讀時間,周一至周三早上15分鐘。如有語文書上的背誦內容,也可穿插在誦讀時間內,但語文教師要合理安排,確保在本學期內完成指定的誦讀篇目。
(二)各班語文教師要根據誦讀內容與誦讀量,劃分每天的誦讀量,制定計劃,根據計劃誦讀并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在每個班級的黑板報上設置一個誦讀板塊,由學生專人負責將當周的誦讀內容寫在誦讀板塊內,以便學生反復誦讀,并記憶。看誰讀得好,記得牢。
(三)各班級要建立誦讀記錄簿,每天由語文教師記錄誦讀進程,采用多種誦讀方式指導學生誦讀,中高年級學生要求理解《弟子規》、《三字經》的大致含義。
(四)各年級語文備課組在每次集體備課時,要將晨誦作為一個探討環節,統一誦讀進度,積極商議出各組靈活多變的背誦方式,作為本組的晨誦特色展示出來。
(五)期中考試后,教務處將對每班的誦讀情況進行個別學生抽測。
(六)12月份,每個年級組選拔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誦讀比賽活動”,比賽將設集體獎項和個人獎項、教師指導獎。
(七)家校聯合。孩子每天晨誦的內容都要在晚上做完家庭作業后背給家長聽,家長有相應的簽字和評價。利用家長會和家長交流學生的誦讀情況,鼓勵親子誦讀。
(八)班級中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比賽,評選出“誦讀小能手”等誦讀稱號,鼓勵學生每周堅持不懈的、輕松積極的完成誦讀任務。
(九)各班要在本學期內高效完成指定篇目。
(十)語文教師和學生一起誦讀,背會指定篇目。
誦中華經典,取中華精髓,讓我們的師生身上承載更優良的中華精神。
5.詩文主題班隊活動方案
晨誦經典詩文活動方案一、活動意義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匯聚,對國人的影響是無法用語言估量的。
誦讀中華經典詩文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顯得至關重要。我們懷揣著一個閃光的夢想,在學校發展規劃中,把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作為增厚學生文化底蘊、建設書香校園、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建設校本課程的一種策略,并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以活躍學校的文化氛圍。
二、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經典誦讀,抓住孩子13歲之前的黃金般記憶年段,寓教于樂,晨誦 15分鐘,幫助孩子用最輕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誦《經典詩篇》、《弟子規》、《三字經》等大量中華優秀的經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誦讀內容本學期,針對低、中、高三個階段學生的背誦和理解規律,安排背誦內容如下:一、二年級誦讀《小學生必備古詩前20首》。三、四年級誦讀《弟子規》及了解含義。
五、六年級誦讀《三字經》及了解含義。四、誦讀時間周一至周三早上,學生8:00到校上課前,經典詩文誦讀時間,語文教師按時到達教室,指導學生有秩序地誦讀。
五、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鑒于此,提出如下要求:(一)保證誦讀時間,周一至周三早上15分鐘。
如有語文書上的背誦內容,也可穿插在誦讀時間內,但語文教師要合理安排,確保在本學期內完成指定的誦讀篇目。(二)各班語文教師要根據誦讀內容與誦讀量,劃分每天的誦讀量,制定計劃,根據計劃誦讀并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
在每個班級的黑板報上設置一個誦讀板塊,由學生專人負責將當周的誦讀內容寫在誦讀板塊內,以便學生反復誦讀,并記憶。看誰讀得好,記得牢。
(三)各班級要建立誦讀記錄簿,每天由語文教師記錄誦讀進程,采用多種誦讀方式指導學生誦讀,中高年級學生要求理解《弟子規》、《三字經》的大致含義。 (四)各年級語文備課組在每次集體備課時,要將晨誦作為一個探討環節,統一誦讀進度,積極商議出各組靈活多變的背誦方式,作為本組的晨誦特色展示出來。
(五)期中考試后,教務處將對每班的誦讀情況進行個別學生抽測。(六)12月份,每個年級組選拔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誦讀比賽活動”,比賽將設集體獎項和個人獎項、教師指導獎。
(七)家校聯合。孩子每天晨誦的內容都要在晚上做完家庭作業后背給家長聽,家長有相應的簽字和評價。
利用家長會和家長交流學生的誦讀情況,鼓勵親子誦讀。(八)班級中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比賽,評選出“誦讀小能手”等誦讀稱號,鼓勵學生每周堅持不懈的、輕松積極的完成誦讀任務。
(九)各班要在本學期內高效完成指定篇目。(十)語文教師和學生一起誦讀,背會指定篇目。
誦中華經典,取中華精髓,讓我們的師生身上承載更優良的中華精神。
6.請你為我愛背古詩的活動設計一個開幕式
“我愛背詩詞” ——一次課內背誦比賽活動設計 一、活動的目的 1、鞏固學生的背誦成果,更好的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
2、提高學生學習詩詞的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3、陶冶學生情操,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二、活動過程 (一)宣傳發動:宣傳活動的意義,動員學生積極準備和參加。 活動舉行的前兩周,就該告知學生:我們要舉行一個什么樣的活動,活動如何組織。
動員大家積極準備。 這個準備過程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
在此過程中,很自然地就實現了活動的第一個目的。 (二)制定活動方案。
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要預先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案,并事先告訴學生。 1、活動準備工作 1)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設組長一名。
組長負責將本組成員按1——14編號。編號結果一式兩份,一份交老師處,一份組長保留。
2)老師負責出題。從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的63首詩詞中選取60首寫在60張小紙板上,每張紙板上寫下一首詩或詞的題目及首句,并標上由幾號同學來回答該問題。
60張紙板,每4張為一組,分為15組。為使操作方便,每一組題目由同一編號的同學來回答。
如,第一組題目由各組的1號同學來回答。制作得題目如下: 3)由全班同學民主推選A、B兩位同學作評委,再推選C、D兩位同學當記分員。
2、比賽組織方法 比賽開始時,四位組長上臺從60張紙板中自由抽取題目。并把抽到的題目交給要回答問題的同學。
比如,組長抽到的題目是要由1號同學背誦的,就將該題交給1號同學。1號同學拿到題板后,先讀題,即先讓大家知道你要背的那首詩或詞的題目,然后再將該詩或詞背出來。
1號同學背出題目后,評委及時給分,全對得10分。在背下來的前提下,如有個別錯誤,錯一處,扣一分,扣完為止。
如果1號同學沒有背出來,在規定的時間內(20秒等待),本組內有同學替他背出來了,本組得分為5分;否則,得分為0分。 為公平起見,各組背誦的順序可這樣安排。
背誦第一組題目時,按照一組、二組、三組、四組的順序;背誦第二組題目時,按照二組、三組、四組、一組的順序;背誦第三組題目時,按照三組、四組、一組、二組的順序;背誦第四組題目時,按照四組、一組、二組、三組的順序;后面的依次類推。 3、評分與記分。
評委按要求口頭給出分數,記分員取兩位評委的平均分記錄。為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兩位記分員可平均分配任務,C記錄一組、二組的得分,D記錄三組、四組的得分。
4表彰及獎勵 本次活動中,得分最高的組被評為“優秀學習小組”,本組每位成員獲得紀念品一份。 5、活動計劃用時45分鐘。
(一) 組織比賽。 1、文藝委員提前在黑板上用彩筆寫下“我愛背詩詞”幾個大字,字的周圍可作一些裝飾,再寫上“博聞強記”“誰與爭鋒”的標語,盡可能制造一點比賽的氛圍。
2、學生提前分四個組坐好,組長坐在最前面。 3、教師是主持者,教師宣布活動開始后,按比賽規則進行。
組長抽到題目后,根據手頭的編號表將題目送給需要回答問題的同學,此時,教師可憑自己的編號表,觀察一下,是否存在作弊現象。如,這道題目本該由10號同學回答,但是由于10號同學成績不好,組長把題送給了成績較好的3號,這是不可以的。
評委對于同學的背誦一定要認真聆聽,公平給分;記分員要認真記錄。這一點學生可以監督。
評分表如下: 成績組別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比賽結束,記分員算出總分,排出名次。 5、教師宣布比賽結果,表揚并發獎。
(四)操作中注意的問題 1、搞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動員大家盡最大努力準備,這樣才能實現活動的目的;教師本身也要熟悉活動的過程,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2、由于是課內組織的活動,各組回答問題可按較固定的順序進行。
如果采用搶答形式,有可能會因氣氛過于熱烈而出現不好控制的局面,有可能會影響其他班級的正常教學。 3、把全體同學都編號,做到人人參與。
根據班級人數的多少,恰當分為幾個活動小組。我教的這個班56人,正好可分為四個小組。
4、保證活動的公平性,公平是大家積極參與的基礎,否則,就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5、如果時間充裕,可調換每組題目的標號(即本由1號同學回答的問題可改為讓2號同學回答,依次類推),繼續比賽。
三、活動效果及引發的思考 這次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首先,活動的趣味性吸引了大家,同學們熱情高漲事先都做了充分準備,比賽中,高度積極,就連平日不愛學習的同學,都能背出抽到的題目,超出了預計的效果。
2)其次,活動的舉行激發了大家新的學習熱情,在后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3)再次,這次活動讓大家覺得詩詞的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愛上了詩詞,“我愛背詩詞”變成了大家由衷的心聲。
這次活動給我的啟發也很多。學生的學習狀態關鍵在教師的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思多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唐詩宋詞活動班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