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不貪財的詩句
1.形容貪財的詩句
《贈別李次翁》詩人 黃庭堅朝代 宋詞
利欲薰心,隨人翕張。
國好駿馬,盡為王良。
不有德人,俗無津梁。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映徹萬物,玲瓏八窗。
于愛欲泥,如蓮生塘。
處水超然,出泥而香。
孔竅穿穴,明冰其相。
維乃根華,其本含光。
大雅次翁,用心不忘。
日問月學,旅人念鄉。
能如斯蓮,汔可小康。
在俗行李,密密堂堂。
觀物慈哀,涖民愛莊。
成功萬年,付之面墻。
草衣石質,與世低昂。
2.形容人不貪財的成語有哪些
飲馬投錢、脂膏莫潤、脂膏不潤、拾金不昧、路不拾遺
1、飲馬投錢
【解釋】:比喻為人廉潔,不損公肥私。
【出自】:唐·徐堅《初學記》卷六引《三輔決錄》:“安陵清者有項仲仙,飲馬渭水,每投三錢。”
為人十分清廉的安陵人項仲山,清廉得讓人發笑。每次在渭河給馬喂水時,都要投入3枚銅錢,表示不敢妄取占便宜。
【近義詞】貪污舞弊
2、脂膏莫潤
【注音】:zhī gāo mò rùn
【解釋】:比喻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同“脂膏不潤”。
【出自】:清白自守,脂膏莫潤。清人王昶《金石萃編·隋趙芬碑》
自己堅守清白,不改清操。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廉潔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脂膏不潤
3、脂膏不潤
【解釋】:比喻為人廉潔,不貪財物。
【出自】: 夏衍 《秋瑾傳》第一幕:“你不僅是一個有責的匹夫,而且是一個吃了國家俸祿、吃了民間脂膏的官吏。”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4、拾金不昧
【解釋】: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并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出自】: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示例】:我們每個人都應從小養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敲榨勒索、見財起意、貪得無厭、財迷心竅、敲詐勒索
5、路不拾遺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自】: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國家沒有盜賊,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
【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社會風氣好
【近義詞】夜不閉戶、道不拾遺、拾金不昧、霽月光風
【反義詞】見財起意、巧取豪奪、神州陸沉、渾水摸魚
3.描寫人物不貪財的詞語有哪些
1 脂膏不潤:【拼音】[zhīgāobùrùn]【釋義】比喻為人廉潔,不貪財物。【出處】出自《東觀漢記·孔奮》。
2 一清如水:【拼音】[yī qīng rú shuǐ]【釋義】清·清澈。像流水一樣清澈。形容為官廉潔,不貪污、不受賄。也形容十分清潔。【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你在衙門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個個廉吏,異日定來聘你為官。”
3 飲馬投錢:【拼音】[yìn mǎ tóu qián] 【釋義】比喻為人廉潔,不損公肥私。【出處】唐·徐堅《初學記》卷六引《三輔決錄》:“安陵清者有項仲仙,飲馬渭水,每投三錢.”
4 潔身自好:【拼音】[jié shēn zì hào] 【釋義】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5 明哲保身:【拼音】[míng zhé bǎo shēn] 【釋義】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現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出處】《詩·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4.有形容不貪圖名利不虛榮的詩句嗎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__唐寅
富貴人間夢,功名水上鷗。
樂府·江上吟 李白
木蘭之楫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鶴沖天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夫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5.描寫貪財的詩句
利欲薰心,隨人翕張。
國好駿馬,盡為王良。
不有德人,俗無津梁。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映徹萬物,玲瓏八窗。
于愛欲泥,如蓮生塘。
處水超然,出泥而香。
孔竅穿穴,明冰其相。
維乃根華,其本含光。
大雅次翁,用心不忘。
日問月學,旅人念鄉。
能如斯蓮,汔可小康。
在俗行李,密密堂堂。
觀物慈哀,涖民愛莊。
成功萬年,付之面墻。
草衣石質,與世低昂。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一個人不貪財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