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美好德行的成語
冰潔玉清 比喻德行高潔。
出處:《初學記》卷宗十七引《吳先賢傳·故揚州別駕從事戴矯傳贊》:“猗猗茂才,執節云停,志勵秋霜,冰潔玉清。”
冰潔淵清 猶冰清玉潔。
出處:漢·孔融《衛尉張儉碑》:“君稟乾綱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軌,冰潔淵清,介然特立。”
冰清水冷 指冷冷清清。
出處:《何典》第四回:“初時還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鬧弗清楚,到也不甚覺著。及至斷了七,出過棺材,諸事停當,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冰清玉粹 比喻德行高潔。
出處:《初學記》卷十七引晉孫綽《原憲贊》:“原憲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術。”
冰清玉潔 象冰那樣清澈透明,象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處:漢·司馬遷《與摯伯陵書》:“伏唯伯陵材能絕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
冰清玉潤 潤:滋潤。象冰一樣晶瑩,如玉一般潤澤。原指晉樂廣衛玠翁婿倆操行潔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引《衛玠別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潤之望。”
純一不雜 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沒有雜質。
出處:魯迅《“題未定”草》:“東林黨也有小人,古今來無純一不雜的君子群。”
純正無邪 邪:不正當。純潔真摯,沒有一點邪念。
潔身自愛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潔身自好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潔身自守 保持住個人自身的純潔。
襟懷坦白 襟懷:胸懷;坦白:正直無私。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出處:宋·黃干《黃勉齋文集·七·祭李貫之》:“貫之性質粹美,襟懷坦夷,凝靜有常。”
精金良玉 精金:精煉的金;良玉:美玉。純金美玉。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出處:宋·程頤《程明道先生行狀》:“先生資稟既異,而充養有道,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
精金美玉 精金:精煉的金。純金美玉。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出處:宋·蘇軾《答謝民師書》:“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
清風高節 比喻人品格純潔,節操高尚。
清風勁節 比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出處:清·戴名世《〈左尚子制義〉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風勁節,罹于黨禍,海內至今仰之。”又《贈葉蒼巖序》:“兩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風勁節,顯名天下。”
秋月寒江 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
出處: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束身自好 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純潔。
出處:《后漢書·卓茂傳》:“束身自修,執節淳固。”
水潔冰清 潔:潔白。清:清凈。指像冰和水一樣潔白清凈。形容人的品格高潔或文筆雅致。
雪操冰心 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一塵不到 形容清凈純潔。
出處:唐·唐彥謙《游清涼寺》詩:“一塵不到心源凈,萬有俱空眼界清。”
玉潔冰清 象玉那樣潔白,象冰那樣清凈。形容人心地純潔,品行端正。
出處:漢·桓譚《新論·妄瑕》:“伯夷叔齊,冰清玉潔,以義不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餓死首陽。”
玉潔松貞 象玉一樣潔凈,如松一般堅貞。形容品德高尚。
出處:唐·皇甫枚《飛煙傳》:“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緣耳。勿謂妾無玉潔松貞之志,放蕩如斯。”
玉清冰潔 猶玉潔冰清。
出處:宋·高觀國《花心動·梅意》詞:“碧蘚封枝,點寒英、疏疏玉清冰潔。”
玉潤冰清 像玉一樣潤澤,像冰一樣清純。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出處:宋·曾鞏《荔支》詩之二:“玉潤冰清不受塵,仙衣裁剪絳紗新。”
紫芝眉宇 為稱頌人德行高潔之詞。
出處:《新唐書·卓行傳·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厚少緣飾……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2.形容“人修養好”詩句有哪些
1.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出處:《相鼠》
作者: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翻譯:
你看這黃鼠還有皮,人咋會不要臉面。人若不要臉面,還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這黃鼠還有牙齒,人卻不顧德行。人要沒有德行,不去死還等什么。
你看這黃鼠還有肢體,人卻不知禮義。人要不知禮義,還不如快快死去。
2.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釋義:指出自已觀點和方法的人不應該承擔什么責任,而聽的人可以從中吸取有價值的東西。
這樣才能發揮出群眾的智慧。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
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出處:《卷二·朋友賓主 》
作者:程登吉
取善輔仁,皆資朋友;往來交際,迭為主賓。爾我同心,曰金蘭;朋友相資,日麗澤。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父所交游,尊為父執;己所共事,謂之同袍。心志相孚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好,孫策與周瑜。
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肝膽相照,斯為腹心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彼此不合,謂之參商;爾我相仇,如同冰炭。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落月屋梁,相思顏色;暮云春樹,想望豐儀。
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以待薦;杜伯非罪,左儒寧死不徇君。分首判袂,敘別之辭;擁彗掃門,迎迓之敬。陸凱折梅逢驛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維折柳贈行人,遂唱《陽關三疊》曲。頻來無忌,乃云入慕之賓;不請自來,謂之不速之客。醴酒不設,楚王戊待土之意怠;投轄于井,漢陳遵留客之心誠。
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發而待士。陳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傾蓋而語。伯牙絕弦失子期,更無知音之輩;管寧割席拒華歆,調非同志之人。分金多與,鮑叔獨知管仲之貧;綈袍垂愛,須賈深憐范叔之窘。要知主賓聯以情,須盡東南之美;朋友合以義,當展切偲之誠。
4.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出處:《抑》
先秦:佚名
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于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5.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出處:《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3.形容人擁有美好品質的詩句
1、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4、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7、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8、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1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14、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15、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16、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9、淡薄可以明志,寧靜可以致遠。
20、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4.形容德行的名句
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貪以亡其身。———〔漢代〕劉向《說苑·談叢》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代〕王守仁《傳習錄上》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恥,欲比于下故知足。———〔漢代〕荀悅《申鑒·雜言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鄧肯
成語
以德報怨
德行如一
5.贊美“德行”的詩詞有哪些
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5.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尚書》
6.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尚書》
7.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丘明 《左傳》
8.植桂不在多,種德如種樹。——宋代詩人 洪夢炎
9.學道無早晚,進德無先后。 ——明代學者 王達
10.廉隅貞潔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隨者,行之污也。——唐代政治家 魏徵
6.形容人的美好詩句
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支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應還有許多 呵呵
李白的《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娥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詩經《碩人》的詩句: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如蝤蜞,齒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一顧傾城,
7.形容品德美好的詩句都有哪些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程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伶官傳序》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竹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寒菊/畫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墨梅》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譯文不為富貴所迷惑而安于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一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杰。
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志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途享安逸必定禍害終身。
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豈能因為有禍患而逃避,有幸福就爭搶呢?君子幫助別人成就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
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不要旁人來夸‘梅花’的顏色好,只需要親新的香氣留在這天地間就足夠了。
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
8.描寫美德的詩句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報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愛國)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于世,但求無愧于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0 滿招損,謙得益。 《尚書》
1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2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3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離騷》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5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
7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
8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9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1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1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
1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15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周易〉
16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20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21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
22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4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26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
2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
2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
29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31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論語〉
3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3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找了好久,給分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人美好德行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