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蘭容若的《四時無題詩》有十六首,是哪十六首啊
四時無題詩(十六首) 其一 一樹紅梅傍鏡臺,含英次第曉風催。
深將錦幄重重護,為怕花殘卻怕開。 其二 金鴨香輕護綺欞,春衫一色飏蜻蜓。
偶因失睡嬌無力,斜倚熏籠看畫屏。 其三 手拈紅絲憑繡床,曲闌亭午柳花香。
十三時節春偏好,不似而今惹恨長。 其四 青杏園林試越羅,映妝殘月曉風和。
春山自愛天然妙,虛費筠奩十斛螺。 其五 綠槐陰轉小闌干,八尺龍須玉簟寒。
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其六 水榭同攜喚莫愁,一天涼雨晚來收。
戲將蓮菂拋池里,種出花枝是并頭。 其七 小睡醒來近夕陽,鉛華洗盡淡梳妝。
紗幮此日偏惆悵,翦取巫云做晚涼。 其八 追涼池上晚偏宜,菱角雞頭散綠漪。
偏是玉人憐雪藕,為他心里一絲絲。 其九 卻對菱花淚暗流,誰將風月印綢繆。
生來悔識相思字,判與齊紈共早秋。 其十 解盡余酲爇進香,雨聲蟲語兩凄涼。
如何剛報新秋節,便覺清宵分外長。 其十一 璇璣好譜斷腸圖,卻為思君碧作朱。
幾夜西風消瘦盡,問儂還似舊時無。 其十二 菊香細細撲重簾,日壓雕檐起未忺。
端的為花憔悴損,一枝還向膽瓶添。 其十三 凝陰容易近黃昏,獸錦還余昨夜溫。
最是惱人風弄雪,睡醒無事總關門。 其十四 玉指吳鹽待剖橙,忽聽樓外馬蹄聲。
問郎今日天寒甚,卻是何人抵暮行。 其十五 漫學吹笙苦未調,嬌癡且自閱焚椒。
博山香盡殘灰冷,零落霜華帶月飄。 其十六 謾爇甜香謾煮茶,桃符換卻已聞鴉。
宿妝總待侵晨換,留取鬟心柏子花。
2.關于文學的問題
您好,據我所知 菩薩蠻 回文①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
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
風剪②一絲紅,紅絲一剪風。 【注釋】 ①回文:詩詞中的一種修辭手法。
即詩或詞中之各句皆可顛倒讀之并均能成誦,使一句化為兩句,又兩兩成義有韻。 對此種修辭手法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源于南朝梁劉勰,其《文心雕龍·明詩》中云:“回文所興,則道原為始。
聯句共韻,則柏梁馀制。”但道原之作已佚;一說起自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詩。
②風剪:即風吹。剪,有快速之意。
【講解】 “回文”之作大都是游戲筆墨,其價值不大。 本篇及以下二首《菩薩蠻》即為這種游戲之作。
不過亦可從中看到作者嫻熟的文字技巧。 【輯評】 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這是一闋回文詞,每句都顛倒可誦,一句化為兩句,兩兩成義有韻。
回文作為詩詞的一種別體,歷來不乏作者,但要做到字句回旋往返,屈曲成文,并不是容易的事。 有些人把這當作文字游戲,不免因詞害義,以至文理凝澀,牽強難通,結果是欲顯聰明,反而給人以捉襟見肘的感覺。
容若此作雖然并無特別值得稱頌之處,但清新流暢,運筆自如,在同類作品中自屬佼佼者,故錄之以備一格。” 我個人也很喜歡納蘭性德,納蘭是清代蠻不錯的貴族之家。
3.納蘭容若的《四時無題詩》有十六首,誰能翻譯下啊
“一樹紅梅磅鏡臺”描寫的是冬天。湖面結冰的冬季,映襯出岸邊的紅梅,仿佛在鏡邊開放。
“含英次第曉風催”描寫春季。含苞欲放的花朵也一朵朵相繼開放了,那是清晨的清風催醒了她們。 催:動詞。 表現了曉風的熱情的能量.
深將錦幄重重護,為怕花殘卻怕開. 花期可以推遲,花兒卻終究要盛開,重重的錦幄,避不開鮮花由盛而凋的宿命,所以我只能選擇遠遠地避開,看不見花開,就不會看到花落。
深深的將詩人擁有才能,無法施展的無奈。
補充:
前面一句應該是香氣環繞床邊的意思,后面,身上的衣衫在風中像一只蜻蜓一樣飛舞著,我因睡眠不足,身體嬌嫩而感覺周身無力,只好斜著依靠著香熏的籠子無奈地看著那畫屏。
補充:
手捻著紅線靠在繡床上,曲闌亭榭縈繞著柳樹的氣息。單在十三歲那時的春天格外美好,不像如今這樣會引起苦惱的思緒。(我覺得,應該是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吧。)
還有:上一句的不是寫‘我’,而應該是一個美好可愛的少女。
補充:
青杏園林里輕輕整理羅裙,清晨的風和煦的拂過新月襯映的妝容。眉毛還是自然的最好看,何須耗費掉無數的顏料。
補充:
夏天槐樹的陰影倒映在眼眶,八尺長的龍須草編成的草席十分涼爽。徑直把小窗打開,讓明月的光照射在枕上供我欣賞。
補充:
荷香水榭邊牽著手一起喚莫愁,下了一天的冷雨在傍晚十分才停歇,嬉戲著將拋蓮菂拋進蓮花池,希望種出的蓮花都如同人一樣成雙成對。
補充:
小睡醒來已近黃昏,卸去華麗的妝容只稍稍梳洗一番,今天的紗帳顯得有些惆悵,那就剪一片烏云使夜晚涼爽。
4.李商隱無題詩
無題二首 李商隱 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詩鑒賞 首句以“昨夜”明點追憶舊事。
先說明宴會時間,再說宴會地點,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無彩鳳” 寫昨夜之情,在宴會上恨無彩鳳之翼飛到所愛的人的身旁,“ 心有靈犀”指犀角中央白色,兩頭相通,故曰一點通。兩心相印,雖身無飛翼,并不能阻擋兩人情感的默默交流。
“彩鳳”、“靈犀”成愛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麗,富音樂性。 五六句從兩人的默契轉到對整個宴會的描繪,“送鉤”是行酒時所作的一種藏鉤的游戲,“ 射覆”是行酒時的一種酒令,在覆器下放雜物,令猜射之。
這二句描寫隔座行藏鉤之戲,分撥猜測謎底,極寫宴會的熱鬧歡快氣氛,為相戀的歡悅涂上了更加麗艷的色彩,與戀人歡快之情和拍。 七八句從戀情的歡悅轉入“聽鼓應官”,歡情一落千丈。
詩人“嗟”嘆自己為“聽鼓應官”,而官身卻“類轉蓬”, 象蓬草那樣飄泊不定,因而兩人后會難期,歡情難再,怎不令人感傷。這是一種反結法。
前面極言歡情,結尾時歡情化為烏有,反襯詩人對這段戀情的難以磨滅,刻骨銘心。 婉轉輕快與沉郁頓挫兩種風格融為一體,一氣呵成,美不勝收。
二 想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去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詩鑒賞 李商隱的愛情詩以《無題》最著名。 首句以“見難”、“別難”為啟,說相見的機會是難得的;但既相見了,又忘情不了就更難舍難離。
二句寫景“東風”即春風。一度春光易逝,轉入暮春時節,百花衰殘,凄涼無比,睹物思情。
三四句對思情作進一步的描繪。以“春蠶到死”、“蠟炬成灰”作喻。
蠶絲象征愛情,下句燭淚象征相思之淚。相思難盡,淚悲何極。
但愛情仍堅貞不屈,至死不悔。感人至深。
王六句以對方作設想之詞,“ 云鬢改”指容顏憔悴,“月光寒”指心境悲切。“曉鏡”“夜吟”即從早至晚,想思不已,寫出對方孤寂清冷的處境。
全文從對方虛擬設想,見其思念之深。七八句進一層到急切的托情探看,“蓬山”指對方住地之遠,故以神話傳說的海外仙山名之,蓬山雖遠,但在情深者看來,卻是“此去無多路”。
下句接以“殷勤探看”。“青鳥” 是傳說中西王母的傳信使者,曾在西王母與漢武帝之間傳遞消息,詩人借西王母故事,與“蓬山”相應,文情奇麗。
結句以“無多路”、“殷勤探看”,余韻無窮。 。
5.學校要背宋詞我一找《無題》(驚呆了) 請問《無題》到底幾首
無題 共7首無題(1)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2)體裁:【五古】 類別:【未知】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無題(3)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無題二首(4、5)(其一)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其二)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二首(6、7)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其一)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 梁間燕子聞長嘆。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其二) 謝傅門庭舊末行, 今朝歌管屬檀郎。
更無人處簾垂地, 欲拂塵時簟竟床。 嵇氏幼男猶可憫, 左家嬌女豈能望? 愁霖腹疾俱難遣, 萬里西風夜正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納蘭《無題》是唐詩還是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