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集唐詩三百首的其中十首.
唐詩300首 《春曉》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雜詩》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終南望余雪》作者: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靜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登樂游原》 作者: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彈琴》 作者: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八陣圖》作者: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草》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望月懷遠》 作者: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登岳陽樓》 作者: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終南別業》 作者:王 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涼州詞》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楓橋夜泊》作者: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烏衣巷》作者: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出塞》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詠柳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黃鶴樓》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題都城南莊 作者: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詠鵝(洛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剃下.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憫農(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秋浦歌(李白)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古浪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金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碧云端. 山中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 王孫歸不歸?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馬詩(李賀)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一望二三里(佚名) 一望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門前六七樹, 八九十支花.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
2.古詩(唐詩三百首)要贊美春天的古詩五首
《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詞》【唐】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思》【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3.古詩三百首
古詩三百還是唐詩? 古詩 《示兒》 死后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 《示兒》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冬夜讀書示子聿》 《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塞下曲·其一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 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 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 矜夸紫騮好。 塞下曲·其二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 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 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 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 白骨亂蓬蒿。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回答者: 在春天逃走 - 經理 四級 2-14 12:28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古風(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古風(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四時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長干行 妾發初復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
4.唐詩三百首序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于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馀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能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 請以是篇驗之.社會上的兒童一上學,就學習《千家詩》,因為它容易背誦,所以一直流傳不衰.但它選詩太隨便,好壞不分,而且只有五七言律詩和絕句兩種體裁,唐宋人的詩混編在一塊兒,體例沒有個標準.我便從唐詩中流傳的名作里挑出最重要的作品,每種體裁有幾十首,一共三百多首詩,編成一本書作為家庭私塾的課本,讓孩子從小學習,就算到老也照樣能讀,這比起《千家詩》來不是更好嗎?熟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就拿我這本書作驗證吧.。
5.“熟讀唐詩三百首”的下一句是什么
《唐詩三百首》原序,蘅塘退士引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料讀者均知此語,然孰能三思?見諸人樂古詩,善哉,古詩精要,吾輩承之.而些許小子學表失里.欲問之:“果能熟讀唐詩三百首?”若“諾”,再問:“何無風骨?” 蘅塘退士原序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于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余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
6.《唐詩三百首》的白話詩翻譯
是一大本書來的如何全本白話翻譯?同名不同作家的又多不勝數。
個人較留意的是清代的版本。由"蘅塘退士"所選的。
1981年香港上海印書館出版。叫:內有附一,由朱自清所記的的文章。
(因他是名人,該會易在網上找到原文吧!不代查了)同時魯迅先生也推一本叫的書作導讀給他兒子,也可留意了。白話翻譯詩,是十分困難的,因古詩尚單字意解。
譯者功力多少及主客觀會生十分巨大的分野。先不理不同國文的字音意數上的不同了(英是長字,中是單方字。)
因此。只是查"單"字也可以出現有不同字數的"字典"了!在古文翻譯中只是五言翻譯也可成了句譯了,如何談得上五字內的詩意?以一例:找李白的樂府詩頭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10字)1)譯意是:好朋友你也見過黃河的流水是從天上下來的吧!(20字)2)從限字譯則成:朋友看!黃河水,雨下流河.(10字,不計",!."的)3)詩意近譯則成:好友你知吧?黃河的水來自天上啊!(加了"親和力"的,少了李白的"狂")4)簡譯又成:你來見見黃河水來自天!(10字的白話詩翻譯,也是譯者功力不足比上李白吧!)可是你須留心,不是單句。還有下句"奔流到海不復回。
"那白話化得還要接下去呢。A)坦白說,你還是欣賞原句吧:"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10)奔流到海不復回(7)。
"(李白)B)我把它譯成白話同字數則成:"帶眼的人看水來自天,(10)滾向大海不回頭(7)。"(后譯)雖也留心了李白的"狂意"。
也近近代的白話詩。最終,請你還是欣賞李白的A吧!君不見黃河(古唐)之水(詩)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那叫后人如何譯"?明乎。只是短短17字便要回你那麼多,何況其他人物眾多,背景性格各異,詩意深淺不同。
以個人功力看那17字的意理,該表逹李白"率性自然的個性,以大河喝酒說志"呢!(其主旨則是四字說完,他在"借酒燒愁"中)你會不會是在"緣木求魚"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