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容自己丑的詩句
1.形容人丑的詩句
《丑女歌》年代:宋 作者: 宋伯仁梳風楊柳笑,沐雨杏花羞.看看三十余,不敢不妝樓.待媒媒不來,對娘娘共哭.何時王右軍,來坦東床腹.君不見西施絕色天下白,能使麋鹿走吳宮.玉環一笑百媚生,能使漁陽鞞鼓驚玄宗.無鹽無鹽形貌惡,當時一段議論千古生清風.美婦未必美,所美貌徒美.丑婦未必丑,所丑行不丑.丑妻惡妾壽乃翁,何須能勸羊羔酒.
《丑婦謠》
年代:宋 作者: 胡仲弓
人知丑婦丑,不知丑婦妍.丑婦安乎丑,婦德或可全.荊釵與布裙.,常坐紡織邊.妍婦巧於人,玉貌長娟娟.嫵媚及依阿,萬態隨方圓.丑者妍之實,妍者丑之端.丑者妍之德,妍者丑之賊.人皆惡其丑,我以丑為則,人皆愛其妍,我以妍為惑.丁寧丑婦人,莫效妍婦顰.欲保丑婦德,莫學妍婦色.人鑒不可欺,妍丑自明白.
丑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古風其三十五》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西施宜笑復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玉壺吟》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貌丑況古妝,臂短非善緣.——《警齋侍郎和放翁與茶山五言寄余次韻一首》 年代:宋 作者: 劉克莊 貌丑不嫵媚,坐穩無顛覆.——《腳婆》 年代:宋 作者: 王炎 丑婦競簪花,花多映愈丑.——《效陳拾遺子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圖
2.形容人外貌丑的詩句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
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貌似潘安
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才高八斗貌似潘安,號稱一朵梨花壓海棠,人送綽號玉面小飛龍
表堂堂、西裝革履、高大魁梧、眉清目秀、相貌堂堂 玉樹臨風 風流倜儻 英俊瀟灑 英姿颯爽
《陌上桑》: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趨。
3.形容人長的丑怎么用詩來表達
1、《丑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
宋代:辛棄疾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將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
2、《把酒對月歌》
明代:唐寅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3、《墻有茨》
先秦:佚名
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4、《大雅·常武》
先秦:佚名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赫赫業業,有嚴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游。徐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
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厥虎臣,闞如虓虎。鋪敦淮濆,仍執丑虜。截彼淮浦,王師之所。
王旅啴啴,如飛如翰。如江如漢,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綿綿翼翼。不測不克,濯征徐國。
王猶允塞,徐方既來。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來庭。徐方不回,王曰還歸。
5、《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
宋代:李清照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
五坊供奉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開。
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
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
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甕峰,峰頭鑿出開元字。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萬里尚能反,南內一閉何時開。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
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后專,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
4.形容一個人長的丑用古詩怎么說
邶風·新臺
《詩經·國風》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燕婉之求,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詞句注釋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新臺:臺名,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東省甄城縣黃河北岸。臺:臺基,宮基,新建的房子。
有:語助詞,做形容詞詞頭,無實義。有泚(cǐ):鮮明的樣子。
河:指黃河。彌(mí)彌:水盛大的樣子。
燕婉:指夫婦和好。燕,安;婉,順。
蘧(qú)篨(chú):不能俯者。古代鐘鼓架下獸形的柎,其獸似豕,蹲其后足,以前足據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視。喻身有殘疾不能俯視之人,此處譏諷衛宣公年老體衰腰脊僵硬狀。。鮮(xiǎn):少,指年少。一說善。
有灑(cuǐ):高峻的樣子。
浼(měi)浼:水盛大的樣子。
殄(tiǎn):通“腆”,豐厚,美好。
設:設置。
鴻:蛤蟆。離:通“罹”,遭受,遭遇,這里指落網。
戚施(yì):蟾蜍,蛤蟆,其四足據地,無須,不能仰視,喻貌丑駝背之人。
白話譯文
新臺明麗又輝煌,河水洋洋東流淌。本想嫁個如意郎,卻是丑得蛤蟆樣。
新臺高大又壯麗,河水漫漫東流去。本想嫁個如意郎,卻是丑得不成樣。
設好魚網把魚捕,沒想蛤蟆網中游。本想嫁個如意郎,得到卻是如此丑。
每章三句,每一章最后一句都是諷刺衛宣公的丑態,啦蛤蟆吃天鵝肉,形容人之丑
《國風·邶風·新臺》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歷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民眾諷刺衛宣公劫奪兒媳姜氏(宣姜)的詩歌,后世因此而用“新臺”以喻不正當的翁媳關系。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前兩章疊詠,每章前二句是興語,但興中有賦;第三章用比法,表現女主人公新婚生活出現的反差。三章各后兩句均以理想和現實的相悖,構成異常強烈的對比,反襯出女主人公郁積已久的怨憤之情。
這首詩歌是衛人所作,目的在于諷刺衛宣公違背天倫,在黃河邊上筑造新臺,截娶兒媳。根據《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衛宣公是個淫昏的國君。他曾與其后母夷姜**,生子名伋。伋長大成人后,衛宣公為他聘娶齊女,只因新娘子是個大美人,便改變主意,在河上高筑新臺,把齊女截留下來,霸為己有,就是后來的宣姜。衛國人對衛宣公所作所為實在看不慣,便編了這首歌子挖苦他。《毛詩序》謂:“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遵從其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自己丑不敢見人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