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息媯寫的詩詞
息媯(guī)沒有詩作流傳。
但是,有寫息媯的詩。 1、王維《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注釋: 息夫人:息夫人本是春秋時息國君主的妻子。
公元前680年,楚王滅了息國,將她據為己有。她雖在楚宮里生了兩個孩子:熊艱與熊惲,但默默無言,始終不和楚王說一句話。
楚王問她為什么不說話?她答道:“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不能死,其又奚言!” 息夫人容顏絕代,目如秋水,臉似桃花又稱為“桃花夫人”(一說:因為出生那天桃花都開了,所以叫“桃花夫人”)。死后葬于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
2、《過桃花夫人廟》 劉長卿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3、《息夫人》 宋之問 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 乃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
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 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4、《題桃花夫人廟》 杜牧 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畢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5、《題息夫人廟》 鄧漢儀 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6、《題息夫人廟》 洪亮吉 空將妾貌比桃妍,石上桃花色可憐。
何似望夫山上石,不回頭已一千年。
2.描寫古代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班昭:漢 班固,班超之妹 蔡琰:即蔡文姬,東漢蔡邕之女 道韞:謝安侄女,“詠絮才”典出于斯人。
宣姜 參差袖短指偏長,縱跳蟾蜍踞玉床。 刻柏成舟雛鹿好,柔荑誰累在東墻。
(《詩經》多載宣姜美貌,《碩人》、《新臺》云云。衛侯貌若戚施,卻迎奪子婦,故有 《 新臺》之譏。
然淇水最好,柏舟滿川,雛鹿食蘋,可憐柔荑僅此一望而已。) 文姜 離宮別苑岱宗高,玉樹金冠髧兩髦。
天與狐裘非蔽耳,揚名遺腹戰長勺。 (文姜通于兄齊襄公,夫魯侯累死,故無顏返魯,筑宮于齊魯之際。
其兄妹交好,實自幼 始。此事多為民間傳唱,引為笑柄,孔子因而殺人。
而文姜有魁偉之子莊公,敗齊霸于 長勺。) 息夫人 滅國無言幾許人,奈何垂淚最銷魂。
名花徹夜充狼笑,從此蝶聲杳不聞。 (亡國或吞聲,或熟視無睹,不如美人垂淚。
夫人入楚,終無一言,忍辱負重,乃為后人, 后頗有未亡 人之嘆。) 鄭旦、西施 鄭旦西施歸入吳,好教文種定姑蘇。
兩全節義升天世,亂朝杯酒沉五湖。 (越獻鄭旦、西施與吳王,鄭旦感吳王情義,不忍禍之,抑郁而終。
西施亂朝,終沉于 五湖) 虞姬 拔山解劍血花渾,辭廟皆歌虞美人。 不復天真捉弄態,膝頭暗自起昆侖。
衛子夫、李夫人 燈影帷床是耶非,當年少主獻歌時。 榮枯兩將金刀暗,莫笑長門買賦癡。
(武帝姊長公主獻歌,帝見衛子夫而悅之。衛青、李廣利,仰妹寵為將軍,然一榮一 枯。)
趙飛燕 掌上風輕借舞強,居然王莽妒裾揚。 昭成魁偉偏先死,擊鼓無人上廟堂。
(漢書云昭帝高八尺,魁偉非常,又云成帝素強。而兩帝盡死于倉促,有其深因,然 千古史家不加辯 難。
又王莽為人,好妒過激,終殺趙飛燕。) 王昭君 胡馬鞍前始未刀,鑿空兩代震中朝。
琵琶本是戎狄物,何況風光恁地遼。 貂蟬 慚笑董卓無尸骨,還擁呂布羨英雄。
既爭脂粉朝堂笑,一丈長髯過五城。 (有傳關羽與曹操爭貂禪于破呂布后,關羽得之,乃棄曹歸劉。)
小喬 顧老高山流水音,風花解語久無顰。 合歡叵耐先憔悴,遲暮還憐未示君。
甄皇后 浮萍入句不堪論,字字新人非故人。 滿念袁熙終到老,非關繡虎賦洛神。
(甄后有蒲萍篇,柔腸何止百轉。然未必與曹植有關。)
卓文君 短裙荊釵故不輸,拔盡黃金演酒徒。 月滿云河成影趣,當年何必鳳棲梧。
綠珠 截殺荊吳海客稀,珊瑚六尺玉床帷。 落花誰復憐珠玉,掩面還慚孫秀時。
(石崇截殺海客,累成巨富。帝賜不及。)
紅拂 在在飛花盡是儂,不留一點舊時容。 何當大計出關右,滿盞干戈紅袖中。
武則天 篆詩九鼎碧成朱,濺淚石榴升玉除。 承寵云中還射日,不堪龍馬付浮圖。
(武則天有詩云:“看朱成碧思紛紛……”然武尤工銘文,好訪仙道,亦不廢佛。) 楊玉環 弱骨難夸羽翼豐,群狙戚相死從容。
舊事誰堪眠蓬島,胡旋乍舞四面風。 梅妃 數蕊拈花舊笑無,攀籬帝老豈無辜。
明皇宮殿曾姚宋,梅萼當春只一株。 李師師 明園燈火似宣和,濟老冰天胡難多。
覷見還教新貴笑,兒皇枉費瘦金磨。 (古人有師師垂老之句,兒皇指宋徽宗,工瘦金書。)
3."千古艱難惟一死"的全詩
清·康熙年間·鄧漢儀《題息夫人廟》: 楚宮慵掃黛眉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戰國時期的息夫人被楚王擄掠做了妃子,卻心念故夫不發一語,這本是舊文人作詩的好話題,但經歷滄桑巨變未久的鄧漢儀的目光顯然已從息夫人身上掠過,一句“傷心豈獨息夫人”道出的分明是明清易代之際文人的尷尬處境,這有時人記載(徐承烈《燕居瑣語》)為證:“清初巨公曾仕明者,讀之遽患心痛卒。”筆如刀,也不過如此吧?但詩確是好詩,好就好在蘊含豐厚復雜:悲憫?感嘆?微諷?殊堪玩味。
的確,身處易代之際的知識分子“生還是死”是一個不容后人以現世的精明加以輕薄的話題。
4.描寫古代美人的詩詞
1、《關雎》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
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2、《長恨歌》唐代:白居易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譯文:楊家有個女兒剛剛長大,十分嬌艷,養在深閨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麗質、傾國傾城讓她很難埋沒世間,果然沒多久便成為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時,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膚。 3、《李延年歌》兩漢: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譯文: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墻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美麗的姑娘呀,常常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
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4、《清平調·其一》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譯文:見云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5、《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唐代: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譯文: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貴妃雙依欄桿。
5.王維的息夫人形容什么的
息夫人, 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于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因容顏絕代又稱為"桃花夫人"。
前人有詩云:"桃花夫人好顏色/月中飛出云中得/新感恩仍舊感恩/一傾城矣再傾國/"息夫人初到息國時,息國的國力已是衰弱不振。見君候整日沉湎于酒色,疏于政事,她憂國憂民之心寤寐不忘,就變著法兒規勸息侯勤于朝政,親賢士,遠群小,獎耕戰,興農商。
息侯聽了夫人的勸導,使息國慢慢地走上了自強的道路。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路過蔡國,順便去探望為蔡侯夫人的姐姐,誰知蔡侯竟在接風的宴席上調戲息夫人。
息夫人盛怒之下回到了息國,將此事告訴了息侯。息侯與楚文王密謀圖蔡,楚國出兵俘虜了蔡侯。
蔡侯則設計報復息侯。他極力向楚王稱贊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王以武力將息夫人搶去作為夫人,息侯被楚王安置在汝水,封其食十家之邑,使守息祀。
息侯岔郁而死,息國自此滅亡。息夫人終日懷念故國,牽掛息侯,雖為楚王生了兩個兒子,但三年不語,最終自盡而死。
后人為紀念她,在漢陽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廟。就連曹雪芹在《紅樓夢》里也引詩嘆道:"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詩人宋之問曾感嘆道:"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乃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息縣《縣志》中還有人為她撰寫了生平,立了傳記碑文,1984年6月,在息縣縣委招待所還出土了清同治年間的"息夫人辨證碑"。息縣城關還新建有息夫人塑像,以示紀念。
至今,息縣一帶還流傳著"掛燈勸息侯"及"三年不語"的故事。 其他和息夫人有關的詩詞: 杜牧《題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劉長卿《過桃花夫人廟》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王維 《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賞析】 中國古典詩歌,包括唐詩在內,敘事詩很不發達。
特別是近體詩,由于篇幅和格律的艱制,更難于敘事。但在唐詩發展過程中,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即其中某些小詩,雖然篇幅極為有限,卻仍企圖反映一些曲折、復雜的事件;如果對這些事件推根求源,展開聯想,則似乎要有相當篇幅的敘事詩才能敘述得了。
象王維這首五絕就是這樣。 息夫人本是春秋時息國君主的妻子。
公元前680年,楚王滅了息國,將她據為己有。她在楚宮里雖生了兩個孩子,但默默無言,始終不和楚王說一句話。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說不要以為你今天的寵愛,就能使我忘掉舊日的恩情。 這象是息夫人內心的獨白,又象是詩人有意要以這種弱小者的心聲,去讓那些強暴貪婪的統治者喪氣。
“莫以”、“能忘”,構成一個否定的條件句,以新寵并不足以收買息夫人的心,反襯了舊恩的珍貴難忘,顯示了淫威和富貴并不能徹底征服弱小者的靈魂。“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舊恩難忘,而新寵實際上是一種侮辱。息夫人在富麗華美的楚宮里,看著本來使人愉悅的花朵,卻是滿眼淚水,對追隨在她身邊的楚王始終不共一言。
“看花滿眼淚”,跟后來杜甫“感時花濺淚”的寫法差不多。由于這一句只點出精神的極度痛苦,并且在沉默中極力地自我克制著,卻沒有交待流淚的原因,就為后一句蓄了勢。
“不共楚王言”,是在寫她“滿眼淚”之后,這個“無言”的形象,就顯得格外深沉。這沉默中包含著人格的污損,精神的創痛,也許是由此而蓄積在心底的怨憤和仇恨。
詩人塑造了一個受著屈辱,但在沉默中反抗的婦女形象。在藝術上別有其深沉動人之處。
王維寫這首詩,并不單純是歌詠歷史。 唐孟棨《本事詩》記載:“寧王憲(玄宗兄)貴盛,寵妓數十人,皆絕藝上色。
宅左有賣餅者妻,纖白明晰,王一見屬目,厚遺其夫取之,寵惜逾等。環歲,因問之:”汝復憶餅師否?‘默然不對。
王召餅師使見之。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
時王座客十余人,皆當時文士,無不凄異。 王命賦詩,王右丞維詩先成,云云(按即《息夫人》)。
……王乃歸餅師,使終其志。“對照之下,可以看出,王維在短短的四句詩里,實際上概括了類似這樣一些社會悲劇。
它不是敘事詩,但卻有很不平常的故事,甚至比一些平淡的敘事詩還要曲折和扣人心弦一些。這種帶”小說氣“的詩,有些類似折子戲,可以看作近體詩敘述故事的一種努力。
限于篇幅,它不能有頭有尾地敘述故事,但卻抓住或虛構出人物和故事中最富有沖突性、最富有包蘊的一剎那,啟發讀者從一鱗半爪去想象全龍。這種在抒情詩中包含著故事,帶著”小說氣“的現象,清人紀昀在評李商隱的詩時曾予以指出。
但它的濫觴卻可能很早了。王維這首詩就領先了一百多年。
只不過王維這類詩數量不能和李商隱相比,又寫得比較渾成,濃厚的抒情氣氛掩蓋了小說氣,因而前人較少從這方面加以注意。 《題息夫人廟》 清 鄧漢儀 楚宮慵掃眉黛新,只自無言對暮春。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息夫人,春秋時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于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古代息夫人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