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雪的意境的詩詞并賞析其意境
編輯本段江雪 原文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
2.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
滅:消失,沒有了 3.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4.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5.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柳宗元江雪草書帖 [1]譯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升華:四周的山連綿起伏,空曠的,沒有了飛鳥的鳴叫思維方式發送和蹤影,所有穿梭在山內外的小路上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一個披著蓑戴著笠的老漁翁,一個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
簡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郁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夸張語。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
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賞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
粗看起來,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畫: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但仔細品味,這潔、靜、寒涼的畫面卻是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首先,它創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境界。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
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征。
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
鳥不飛,人不行。冰雪送來的寒冷制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
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么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涂,只數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
其筆觸所到,連亙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
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造來說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后不甘屈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晚于柳宗元的鄭谷曾作《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是詩亦寫江雪中的漁翁,但造語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沒有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鮮明的個性熔鑄進去,所以蘇軾批評他是“村學中語”,而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
“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后.連遭貶斥,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屆的精神狀態。
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托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
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不是很令人欽慕嗎?和柳宗元約略同時的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氏造境選擇春暖花開之際,畫面美而幽,流露了“煙波釣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閑適自在之情。
柳宗元與張志和不同,他本是個堅持正義的政治家,立腳于充滿矛盾斗爭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專取深冬寒涼之際,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縱情山水的一面,他還寫出了嚴正清苦,凜然不可犯的一面,個性尤為突出。
最后,這首詩的結構安排至為精巧。詩題是“江雪”。
但是作者入筆并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棲鳥不飛,。
2.有雪的意境的詩詞并賞析其意境
編輯本段江雪 原文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
2.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
滅:消失,沒有了 3.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4.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5.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柳宗元江雪草書帖 [1]譯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升華:四周的山連綿起伏,空曠的,沒有了飛鳥的鳴叫思維方式發送和蹤影,所有穿梭在山內外的小路上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一個披著蓑戴著笠的老漁翁,一個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
簡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郁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夸張語。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
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賞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
粗看起來,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畫: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但仔細品味,這潔、靜、寒涼的畫面卻是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首先,它創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境界。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
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征。
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
鳥不飛,人不行。冰雪送來的寒冷制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
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么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涂,只數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
其筆觸所到,連亙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
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造來說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后不甘屈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晚于柳宗元的鄭谷曾作《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是詩亦寫江雪中的漁翁,但造語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沒有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鮮明的個性熔鑄進去,所以蘇軾批評他是“村學中語”,而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
“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后.連遭貶斥,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屆的精神狀態。
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托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
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不是很令人欽慕嗎?和柳宗元約略同時的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氏造境選擇春暖花開之際,畫面美而幽,流露了“煙波釣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閑適自在之情。
柳宗元與張志和不同,他本是個堅持正義的政治家,立腳于充滿矛盾斗爭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專取深冬寒涼之際,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縱情山水的一面,他還寫出了嚴正清苦,凜然不可犯的一面,個性尤為突出。
最后,這首詩的結構安排至為精巧。詩題是“江雪”。
但是作者入筆并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
3.關于“雪”的唯美詩詞有哪些
1、《望雪》唐代:李世民 凍云宵遍嶺,素雪曉凝華。
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釋義: 冷的天氣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凍住了,潔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麗的風景卻是一碰即碎的畫卷,好像被風吹斜了一半。 天空到處飄散著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妝的大地也畫上了濃妝,滿山遍野的樹都在盡情的用花瓣展現自己的美麗。
望著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陽自己有一絲愧疚,沒有早上美麗的晨霞,也不會有黃昏邂逅的七彩。 2、《苑中遇雪應制》唐代:宋之問 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旗遙倚望春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釋義: 清晨的朝陽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鑾駕從天邊駛來。
高樓上誰穿著青袍眺望,就像望春臺邊隨風飄揚的青旗。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還以為是昨夜院中的樹枝上開出的花。
3、《清平樂》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釋義: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后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卻使得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發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4、《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代: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釋義: 兩種風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細一看不是雪,因為雪無香氣,風吧香氣吹得四散。雖然色彩一樣,形狀相似,但是有一個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
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5、《雪晴晚望》唐代: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釋義: 獨倚竹杖眺望雪霽天晴,只見溪水上的白云疊疊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蓋的茅舍,閃著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燒燃著山上的蔓草,煙烽斷續地繚繞著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遠遠地,聽見了悠揚的暮鐘。 6、《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宋代:毛滂 蝴蝶初翻簾繡。
萬玉女、齊回舞袖。 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后。
濃香斗帳自永漏。任滿地、月深云厚。
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 釋義: 蝴蝶剛剛翻過繡簾,萬千玉女一齊舒袖起舞。
落花片片,飛絮蒙蒙,總是在回憶灞橋分別后的情形。濃香深夜時飄入室內的斗帳中,任憑幽深的月光和濃厚的云層覆蓋著整個大地。
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溫暖的流蘇帳中,只是可憐后庭的梅花,被風吹落了許多。
4.描寫冬天的詩句不能出現“雪”字,但要有冬天的意境,最好有關品
經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詩經·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陶淵明《四時》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靈運《歲暮》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杜甫《對雪》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杜甫《公安縣懷古》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兵車行》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元稹《南秦雪》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李商隱《對雪二首》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黃庚《雪》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洪升《雪望》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董思恭《守歲》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王微《四氣詩》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陳毅《梅》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張謂《早梅》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陸游《秋日郊居》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杜甫《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唐·白居易《夜雪》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唐·劉駕《苦寒吟》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亂山殘雪衣,孤獨異鄉人——唐 崔涂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詩·邶風·谷風》 無冬無夏.——《詩·陳風·宛丘》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僅供參考 歡迎采納 希望幫到你。
5.描寫雪的詩句哪句最有意境,大伙一起來評評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古詩大全網: dmoz.org 4、《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5、《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6、《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9、《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0、《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1、《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6.描寫雪景的詩句有哪些,一定要有詩意,一定
雪景的詩句有:
1、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唐·韓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3、宋·盧梅坡《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唐·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5、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6、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7、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9、楊萬里《觀雪》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
10、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7.雪花的唯美句子
雪花又不是花,怎么會有花語。。。。。
雪花一般都是象征純潔的。
句子嘛比較容易找的。
1)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隨風飛。
2)空中,晶瑩的雪花像輕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
3)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頂上積起了一層厚雪,站在高樓的平頂上望出去,就像連綿起伏的雪山。
4)公路旁、人行道上的積雪已經融化,只有背陽的屋頂上還留有殘雪,就像戴著頂白色的小帽子。
5)空中飄著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6)輕柔的小雪花飄飄悠悠地落下來。漸漸地,小雪花變大了,變厚了,密密麻麻的。
7)一團團、一簇簇的雪飛落下來,仿佛無數扯碎了的棉花球從天空翻滾而下。
8)窗外飛舞著雪花,像千百只蝴蝶似的撲向窗玻璃,在玻璃上調皮地撞一下,又翩翩地飛向一旁。
9)晶瑩的小雪花落在我的手掌心上,看上去是透明的,慢慢地,它融化了。
10)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輕輕地飄揚;然后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
11)雪終于停了,茫茫的田野一片雪白,房舍、群山披上了銀裝。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有關于雪的有意境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