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讀書的古詩名句
古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名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 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雪萊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 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高爾基 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奧斯特洛夫斯基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 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 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高爾基 理 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 不會嘆氣——羅曼·羅蘭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 人精確。
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 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托馬斯?卡萊爾 各種蠢事,在每天閱 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雨果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爾基 書 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 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 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而我對于事業 的勤勞,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厭——富蘭克林 書--人類發出的最美妙的聲音。
---萊文 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艾迪生 過去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
---卡萊爾 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以是哺育心靈的母乳,啟迪智慧的鑰匙。
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杰出的人談話。---笛卡兒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
---培根 讀書之于頭腦,好比運動之于身體。---艾迪生 書是個好伙伴。
它滿腹經綸,卻不喋喋不休。 在你渴望時,它前來給予詳細指教, 但是從不糾纏不休。
---比切 讀一本好書,象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好的書對青少年的成長乃至他們的一生, 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閱讀只是給頭腦提供認識的材料; 思考才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 ---洛克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一個愛讀書的人,他畢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巴羅 13。
一本書象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14,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歌德 15,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韓愈 1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唐) 1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時!---顏真卿(唐書畫家) 1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荀子 20,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 ---馬克思 21,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里沒有窗戶。---威爾遜 22,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雨果 23,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知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 24,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25,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藏克家 26,閱讀最大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27,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 28,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2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3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陸游 3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3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壽 3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3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苦禪 38,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3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4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4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45。
古人之言云:“案頭書。
3.關于讀書的古詩與名言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10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蒲松齡《阿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
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訓學齋規》 學貴精不貴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鄭板橋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 ——鄒韜奮《韜奮文集》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選集》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
——趙樹理 ②西方讀書名言10則 我閱讀關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后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讀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愛因斯坦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豐富的經驗,世世代代傳下去。” ——坎耶里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
——惠普爾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托爾斯泰 “優秀的書籍是撫育杰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
——彌爾頓 “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
——赫爾岑。
4.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干。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
(緬甸諺語)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
(歐洲諺語)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 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學問,不掛嘴上。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夸己之長。 自贊就是自輕。
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學識淵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講課了。
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后退的滑梯。 吹噓自己有知識的人,等于在宣揚自己的無知。
言過其實,終無大用。 知識愈淺,自信愈深。
訥訥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寬闊的河平靜,博學的人謙虛。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沒有貨。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驕傲是跌跤的前奏。 驕傲來自淺薄,狂妄出于無知。
驕傲是失敗的開頭,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說大話的人像爆竹,響一聲就完了。
鑒難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權物。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自滿是學習的敵人。
趕腳的對頭是腳懶,學習的對頭是自滿。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虛心的人學十算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滿足現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來。 喜歡吹噓的人猶如一面大鼓,響聲大腹中空。
人唯虛,始能知人。 滿招損,謙受益。
滿必溢,驕必敗。 知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
(朝鮮諺語) 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 (蒙古諺語) 懂得自己無知,說明已有收獲。
(拉丁美洲諺語) 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刀鈍石上磨,人笨人前學。 以人為師能進步。
試試并非受罪,問問并不吃虧。 善于發問的人,知識豐富。
不聽指點,多繞彎彎。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不能則學,不知則問,恥于問人,決無長進。
學問淵博的人,懂了還要問;學問淺薄的人,不懂也不問。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手指有長有短,知識有高有低。 學無前后,達者為師。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若要精,人前聽。
只要是有益的話,小孩的話也要聽。 要學蜜蜂采百花,問遍百家成行家。
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請教別人不折本,舌頭打個滾。
怕問路,要迷路。 嘴勤不走冤枉路。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起。
(東非諺語) 耳朵沒有底,可以從早聽到晚。(非洲諺語)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一藝之成,當盡畢生之力。 一個不想?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
針越用越明,腦越用越靈。 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才華是血汗的結晶。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上如階盡管費力,卻一步比一步高。
不經過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 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時時學,不怕千萬卷。
多練多乖,不練就呆。 只有努力攀登頂峰的人,才能把頂峰踩在腳下。
困難是人的教科書。 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伙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學習如鉆探石油,鉆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 先學爬,然后學走。
心堅石也穿。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勤勉是成功之母。 好高騖遠的一無所得,埋頭苦干的獲得知識。
百藝通,不如一藝精。 同時趕兩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過來當師傅。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習如趕路,不能慢一步。 學問之根苦,學問之果甜。
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注意力是智慧的門戶。
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常說口里順,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性。 搓繩不能松勁,前進不能停頓。
瞄準還不是射中,起跑還不算到達。 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發明。
(南斯拉夫諺語) 誰游樂無度,誰沒空學習。(法國諺語) 誰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亞美尼亞諺語) 知識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麥諺語) 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尼泊爾諺語) 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 (日本諺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讀了懂不了,用處也不大。
一竅通,百竅通 心里沒有眼,有眼也無用。 仔細考慮一天,勝過蠻干十天。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 盡信書,莫如無書。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聞而不審,不若無聞。
讀書不知義,等于嚼樹皮。 。
5.【關于讀書的諺語,名言,古詩越多越好】
古詩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鄭燮:讀書數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楊繼盛《言志詩》: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韓愈《勸學詩》: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民國?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翁森《四時讀書樂》冬: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名言警句郭沫若: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朱熹: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培根: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儒林外史》:讀書好,耕田好,學習便好;創業難,守城難,知難不難.切斯特菲爾德:讀書能獲得知識;但更有用的知識對世界的認識卻只能通過研究各種各樣的人才能獲得.顧憲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奧斯特洛夫斯基: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魯迅: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書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來的東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孫中山: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造燭求明,讀書求理.至樂蜞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讀書有味于回少,對客無情一句多.傍百年樹 讀萬卷書 (朱熹為白鹿書院題)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杜甫) 養心莫若寡欲 至樂無如讀書 (鄭成功) 精神到處文章老 學問深時意氣平 (石韞玉) 喜有兩眼明,多交益友 恨無十年暇,盡讀其書 (包世臣) 世間唯有讀書好 天下無如吃飯難 (包世臣) 讀古人書 友天下士 (包世臣)少年說劍氣橫斗 長夜讀書聲滿天 (李文田) 世上幾百歲舊家,無非積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姚文田)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傳為明代 顧憲成作)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于謙)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袁枚) 讀書已過五千卷 此墨足支三十年 (袁枚) 書從疑處翻成悟 文到窮時自有神 (鄭板橋)真讀書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嘆自題書齋聯) 至樂無聲惟孝悌 太羹有味是讀書 (魯迅 三味書屋木刻對聯) 都無做官意 唯有讀書聲 (蔡元培自撰聯) 閉戶讀書真得計 當官持廉且不煩 (增國荃) 讀書身健即為福 種樹華開亦是緣 (吳廷康)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愿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孫中山) 韜略終須建新國 奮飛還得讀良書 (郭沫若) 有關國家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徐特立) 板凳要做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范文瀾) 絕交流俗因耽懶 出賣文章為讀書 (郁達夫) 有打瞌睡豪杰 無不讀書神仙 有奇書讀無他好 與古人游何所期 好書悟后三更月 良友來時四座春 鳥欲高飛先振翅 人求上進多讀書 文要醒人方為貴 論當濟世始稱真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做舟。
6.關于讀書的古詩名句有哪些
你好古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名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題)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7.【讀書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東晉詩人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喜愛讀書.他寫了一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 唐代文豪韓愈在一首讀書詩中寫道:“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指出在治學的過程中,要“多讀、多思、虛心、躬行”.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 晚唐詩人杜荀鶴,酷愛學習,他寫有一首優美的《閑居書事》詩:“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對讀書情有獨鐘,他寫過多首關于讀書的詩.其中有千古流傳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詩:“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告誡兒子,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 宋代哲學家朱熹,寫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 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在《正覺寺示弟儒祖》詩中寫道:“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寫有勸人們讀書要專一,切忌胡思亂想的《憐思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明代詩人于謙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清代詩人袁枚一首讀書詩提醒了人們,讀書要求理解,切莫囫圇吞棗:“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 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8.關于讀書的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