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古詩詞默寫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復為慷慨羽聲,士皆鎮目,發盡上指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知我者,謂我心憂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人不學復道行空,不霽何虹生我所欲也,所欲有勝于生者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事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語文選修《唐詩宋詞》經常默寫的詩句
天街小雨潤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4.溪云初起日沉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云暗幾重。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 18.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
3.關于唐詩宋詞的問題~
唐詩十首: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返回 宮詞 朱慶馀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馀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贈別二首之一 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二首之二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筆。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為有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隋宮 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瑤瑟怨 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馬嵬坡 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已涼 韓亻屋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宋詞十首: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聲聲慢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蝶戀花 【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生查子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錯后。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滿春衫袖。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菩薩蠻 溫庭筠 玉樓明月長相憶, 柳絲裊娜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 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 香燭消成淚。
花落子規啼, 綠窗殘夢迷。 虞美人 【宋】黃庭堅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闌風細得香遲, 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 飄到眉心住。
平生個里愿懷深,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西江月 辛棄疾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個地址是〈宋詞全集〉,你自己看吧! 。
4.高考語文高中古詩文默寫重點句
一.《高考大綱》要求的背誦篇目:(一)古文(10篇) 《勸學》(節選:從“學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過秦論》(節選:從“及至始皇”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 誼 《屈原列傳》(節選:從“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到“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 《陳情表》李密 《滕王閣序》(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師說》韓愈 《阿房宮賦》杜牧 《六國論》蘇洵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前赤壁賦》蘇軾 (二)詩詞曲(25首) 《氓》《離騷》(節選: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導夫先路”)屈原 《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陶潛 《山居秋暝》王維 《蜀道難》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將進酒》李白 《蜀相》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陽樓》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李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杜牧 《錦瑟》李商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 《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陸游 《永遇樂》(千古江山)辛棄疾 《揚州慢》姜夔 《長亭送別》 王實甫 二.默寫指導:古詩文默寫都在考卷的第一卷,考查等級為D級,從去年全國各地高考默寫考查分析,考查形式一般都是二選一,考查內容之一為高中課本上要求背誦篇目,之二為課外常見名言名句,評分標準對書寫規范要求都比較嚴格,都為錯一字即扣該句的所有分數,但值得注意的是06年高考默寫的考法出自一段話,要求默寫連貫的幾句,而不是上下句。
這種考查對那些層次低一點的學生難度明顯較大,也要求在復習中必須落實默寫每一段話、每一個字。因此,在高考復習備考中應該注意一下幾點:1.以高中課本為主,抓住重點,切忌狂轟亂炸。
近年高考默寫從考生文化積累的要求出發,適當放開了一點,考了一句課外的內容,但因為默寫題仍為選做題,所以默對了《大綱》規定的課內名句就可得滿分。據此,2007的復習仍應把重點放在訓練和鞏固課內40篇古詩文的背誦默寫上。
要堅持課內為主,課外為輔的原則,切不可主次不分,主客顛倒。2.以書寫準確為突破,抓好篇章段落的背誦,切忌蜻蜓點水,似是而非。
高考默寫考查的新趨勢就是注重篇目段落的考查,有些同學在復習時有投機取巧的心理,所以往往注重重點句子的背誦而忽視段落篇章的備考,丟掉了非智力因素的分數,殊為可惜。2007年的備考要強化“篇章段落”意識,做到心中有篇,目中有段。
《大綱》對40篇古詩文大多要求全篇背誦,只有少數如《離騷》、《勸學》、《屈原列傳》、《滕王閣序》作片斷要求。對此,要確保段段落實,篇篇過關。
檢查背誦時可多做“接龍”訓練,同學出上文自己接下文,或者同學之間互相檢查,以加強記憶。高考考查形式是默寫,這就要求除了熟練背誦外還必須準確書寫,所以在背誦過程中最好采取邊背邊寫的方法,當然了,也不一定一字不拉的書寫,而是書寫在背誦過程中自己不太有把握的字,這樣可以確保背誦后可以得到滿分。
3.以零星時間為主,做到常記常新,切忌一勞永逸。4份已經到了高考復習的最緊張的時期,各科的作業量都比較大,大多數同學恨不得把一分鐘當成兩分鐘用,這個時候背誦似乎就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
但從記憶規律來看,大多數同學都是瞬時記憶或者短時記憶,越到后期對背誦的陌生程度就越深,所以從四月底到高考前,有必要花一些時間重溫一下背誦篇目。具體辦法是可以利用課間休息或者上學路上的時間化整為零,每天熟誦一篇,高考前完成所有篇目的鞏固,高考時才會成竹在胸,輕松應對。
4.適當延伸拓展,熟悉《大綱》外重要名句,切忌喧賓奪主。大綱沒有規定背誦,但是高中課文內的重要名句可選背。
如陶潛《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等等,在高中教材中,應成為首選名句。課本中沒有選入的名言警句可篩選背誦。
像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可記一記,但不能多,也不能花過多時間。
5.高中古詩詞答題模版
高考古詩鑒賞主觀題題答題技巧解密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意境型的古詩鑒賞題設題方式是:(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
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的一般思路是:所寫的意象+意象的特點是什么+藝術效果+包含的詩人的感情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我們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主要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體。
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例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
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例二:(2004年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陰。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字。
請從三、四兩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果營造意境的。 答: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是“涼”。
“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
例三:(05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請問,兩詩借此營造的是一種什么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 答: “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
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步驟一)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步驟二)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步驟三) (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可以有三種答案: 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復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
②“猶有”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跡還保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這種類型設題方式是:(1)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2)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
(2)聯想和想象,又叫虛實結合。(3)對比。
(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
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
(3)擬人。(4)夸張。
(5)雙關。(6)用典。
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的一般思路是:(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感情。
其表達的格式是: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例四: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步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