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讀唐詩宋詞 王蔡園
夜讀唐詩宋詞 王蔡園讀唐詩宋詞,在清麗中感受剛健,在蒼涼中體悟壯闊。
唐詩是青春的騰躍,宋詞是遲暮的遠行;唐詩是勇往直前的飛奔,宋詞是瞻前顧后的徘徊;唐詩是笑傲江湖醉酒狂歡的灑脫,宋詞是秋雨紗窗悠然品茗的溫馨;唐詩是搏擊奮進的煌煌火炬,宋詞是棲惶短憩的裊裊心香;唐詩是芍藥海棠秾花繁彩,宋詞是寒梅秋菊幽韻冷香;唐詩是劃亮蒼穹的明月,宋詞是濡染心靈的嬋娟;唐詩是“獨上西樓”的憧憬,宋詞是“尋尋覓覓”的悲傷……吟哦佳詞妙句,在甘美中品味歷史的滄桑,在愁緒中體會作者的苦澀和辛酸,越品越有滋味,心是那般的充實而安靜,夢想在詩中升騰,我在詩意的縈繞中學會了超脫,擁有了空靈。
2.夜讀唐詩宋詞 閱讀答案
人活著,是為了追求一個更幸福的生活,更歡樂的人生,這是最高目的,沒有比它更重要了。
人間之苦皆由“世與道交相喪”而起,但抨擊人間苦難只是初步,重要的是如何創造幸福。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或者說,在這樣一種生活中,個人恐怕不但無力回天,而且不知不覺變成了悲劇中的犧牲者,鬧劇中插科打諢的小丑。
人生本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和騷動,找不到一點意義。一個人是否幸福,并不取決于他所處的社會是否完美。
一個良好的社會至多是個人幸福的必要條件;一個不良的社會不能成為個人不幸的充足借口。幸福首先取決于澄明的本心和良好的生活意識。
這樣的人即使在亂世也能獨善其身。否則,隨言本心的被遮蔽,痛苦也就無可避免了。
3.《少年讀》許冬林閱讀答案
文章內容:
①回眸處,是一段蔥綠蔥綠的時光,潭水一樣寧靜,青草一樣蓬勃。那是一段悠長的少年時光,沉湎于閱讀的時光。
②唐詩,宋詞。《紅樓夢》,《簡·愛》。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書香將我的少年歲月浸染,浸染得有了與眾不同的意味。每每回憶,內心充滿感激。感激歲月年華,感激文字。
③猶記當年讀宋詞。讀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讀得眼前水霧迷蒙,心兒無著無落的,一時間也憂傷惆悵不已。那個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風里,在流水上,到了遠方。后來又讀蘇軾,讀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門前的渾濁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種景致!那么多檣櫓灰飛煙滅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繹。從此,我看到的長江,不再只是空間上的長江,更是承載著厚重歷史的長江,是飄散著酒香墨香的長江。它蒼茫,雄渾,深邃,風雅,我搖曳激蕩。
④大雪天,讀《紅樓夢》,真的是擁爐夜讀啊。記得老師曾偶然說過,中國人不讀《紅樓夢》,都算不得中國人。寒假一開始,就借了《紅樓夢》回來。晚上,母親早給準備了個手爐,是那種紅陶的手爐,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搭在手爐的拎手上,書也擱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閱,連書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著那一爐溫暖,一個寒假,讀一本《紅樓夢》。讀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時悲痛不已,手爐也不要了,只歪在枕邊無聲大哭,淚濕枕巾。窗外寒風蕭蕭,只覺得滿世界蒼涼空曠孤獨,再讀不下去了。一部《紅樓夢》,寫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寫了。那時這樣以為。換夜再繼續讀,又讀到寶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個人,在船頭躬身拜別父親。這一回,倒沒落淚,可是心上卻是悶悶沉痛好久。是歲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際。回頭體味文字里彌漫的那種遼闊無涯的哀傷,和空寂,仿佛沒懂,又似乎懂得了。
⑤后來,又抄席慕蓉的詩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書依然是借來的,《七里香》《無怨的青春》,好幾大本詩集,抄得滿心歡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頭底下便多了個湖藍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寫的詩歌,席慕蓉體的詩歌。偶爾借給體己的女同學看,她也給我看她寫的詩。我們像兩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學青果。在被窩里,打手電筒讀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個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嗎?長大后,我們也一道遠走天涯吧!那時,我們兩只文學的小老鼠已在密謀大計。內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說,其實心里都想到那遠走天涯的隊伍里,一定會添加新成員,他是我們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
⑥如今,回頭想這些讀書的瑣碎細節,深感文字的魅力,一個人在一本書里活了幾輩子,大悲大慟大歡喜,小憂小愁小甜蜜。就這樣長大了,內心豐富了。合上書頁的那一刻,滄海桑田;窗外陽光刺進來,啊,世上已千年。
⑦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現在的孩子有那么豐富的課外讀物,我總禁不住心底蒼老地一嘆。當我在一所中學自編的校本教材《文海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歡的文字時,忽然有一種血液倒流的激動,仿佛回到青澀年少。“唐詩四季”,“魏晉風度”,豪放派詞,婉約派詞,《紅樓夢》《簡·愛》……看到這些自己一直喜歡的文字,仿佛在單調無聊的長路行走中,看到一處深谷碧潭,看到一叢籬下白菊,看到春水渙渙處云生,看到青草離離處鳥飛。
閱讀題目:
1.選文第①段中加著重號的“時光”指什么時候?
2.選文中“我”讀李清照和蘇軾時心境有何不同?
3.選文第④段中加線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在第⑤段寫“我”與“體己的女同學”密謀與“各自的荷西”遠走天涯有何作用?
5.選文結尾段加波浪線的句子讓你聯想到哪些詩詞名句?
參考答案:
1.少年時沉湎于閱讀的時光。
2.讀李清照憂傷惆悵,讀蘇軾搖曳激蕩。
3.夸張;強調了《紅樓夢》的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4.生動地表現出年少的我們讀書 的癡迷以及三毛的作品對我們的巨大影響。
5.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
4.夜讀唐詩三百首,牧之騎鶴下揚州
七絕·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五絕·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樂府·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七絕·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絕·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5.梁宇廣 永遠的唐詩宋詞 文章解析
永遠的唐詩宋詞 梁宇廣 ①我情有獨鐘于唐詩宋詞。
每當月照庭院或雨打沙窗,從床頭柜上隨手拿過一本唐詩宋詞,低聲讀起來,頓覺滿口清香。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該是怎樣的意境啊! ②感謝詩歌。
感謝它們使那些古代大師們不朽的精神千百年來得以流傳至今。走進唐詩宋詞,就走進了一個神奇迷人的王國。
我們的大師從薄薄的書頁上站起來,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一襲古裝,長發飄飄,風姿萬千:古樸雄渾的陳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渙,閑靜淡遠的孟浩然,飄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頓挫的杜甫,清揚暢麗的白居易,奇詭璀璨的李賀,精巧艷麗的溫庭筠,凄婉優柔的李煜,閑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曠達的蘇軾,雄放流暢的陸游…… ③“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風拂動我頭上淡藍色的逍遙巾。
我坐上一輛古舊的馬車,“吱吱呀呀”而去,驛道兩邊是一片火紅的楓林,把我的雙頰也映照得微紅,叫我怎能不停下車來望上幾眼? ④“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想當年,晏殊徜徉在小園的香徑上,借著老酒寫下這首詞的時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讀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境去咀嚼去品味它?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滄桑吧!這份滄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無為”的悲觀基調上。
相反,它是我對生命的反思。它讓我更加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⑤獨愛唐詩宋詞,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詞意境,獨愛浪蕩于境界之中的一個個不羈的靈魂。可與之攜手同游,可與之相對品茗。
無論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胡天八月,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棧,無論在“花市燈如晝”的元夜,還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黃昏,或笑、或泣,或長歌、或短嘆,或無語徘徊、或滔滔不絕,都是那么令人難忘。 ⑥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許多事物正在不斷地遭到拋棄。
對物質的狂熱追求,使人的心靈愈來愈孤獨。面對今天的生活,我們的心在隱隱作痛,我們痛苦:噪音、污染、腐敗蔓延、生態失調……人,成為一臺開足馬力的機器,在復雜的人情世故中無休止地旋轉…… ⑦好不容易覓個閑時,吟吟唐詩,讀讀宋詞,在月色花影中超脫現實,進入那個理想的古樸純美的世界,我們的靈魂便找到了一個臨時的寓所:歸隱于一片“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的田園,汲泉煮茗,但覺人淡如花,一身寵辱偕忘。
⑧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唐詩宋詞,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必將使更多的現代人產生心靈的共鳴,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懷舊的一瞥。 ⑨用眼睛去讀,用心靈去讀,用人生去讀。
永遠的唐詩宋詞,永遠也讀不盡… (選文有刪改) 21、請從文章中找出表現作者對唐詩宋詞感情的詞語。(2分) 22、結合全文來看,題目“永遠的唐詩宋詞”中“永遠”的含義是什么?(4分) 23、上文寫作者讀唐詩宋詞的獨特感受的你如何理解“用眼睛去讀,用心靈去讀,用人生去讀”?(4分) 24、請辨別第⑥段的表達方式,并說說這種表達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3分) 25、本文的語言很有特點,請舉一例加以說明。(3分) 21、“情有獨鐘”“感謝”“獨愛” 22、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唐詩宋詞,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必將使更多的現代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23、“用眼睛去讀,用心靈去讀,用人生去讀”指讀書首先要通過眼睛來看懂詩詞內容,然后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作者的感受,再結合自己和作者的人生經歷領悟詩詞里的深刻精神。 24、議論;可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拓展,表現唐詩宋詞對當代人有更深刻的影響。
25、多用短句,四字短語和修飾性短語整齊排列形成排比的句式,用詞準確富于變化 。比如 “我們的大師從薄薄的書頁上站起來,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一襲古裝,長發飄飄,……豪放曠達的蘇軾,雄放流暢的陸游……”。
6.永遠的唐詩宋詞 梁宇廣閱讀答案
1.“獨愛唐詩宋詞,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詞意境,獨愛浪蕩于境界之中的一個個不羈的靈魂。”
2.B
3.在世界的各處周游,路兩旁有古樹和老樹和黃昏時的烏鴉,還有稀稀疏疏的人家,流水聲回蕩在耳邊……
4.“用眼睛去讀,用心靈去讀,用人生去讀”指讀書首先要通過眼睛來看懂詩詞內容,然后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作者的感受,再結合自己和作者的人生經歷領悟詩詞里的深刻精神。1.“獨愛唐詩宋詞,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詞意境,獨愛浪蕩于境界之中的一個個不羈的靈魂。”
7.于中秋有關的唐詩宋詞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 (《全唐詩》)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宋詩鈔》)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huán)還寢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