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詩的發展經歷了哪四個階段
發展:唐詩的發展經歷了初、盛、中、晚四個階段。
初唐詩歌受齊、梁及隋代詩風影響,多綺靡空洞的宮廷作品。沈佺期、宋之問完成了律詩形式的定型。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初唐四杰”則努力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推動詩歌“由宮廷走向市井”,“從臺閣移至江山與塞漠”。 此后,陳子昂進一步提倡“漢魏風骨”,創作了不少內容充實、風格沉雄的作品,從理論和實踐上推動了唐代的詩歌革新。
盛唐時期,唐詩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把晉、宋以來的山水田園詩提局到一個新水平。
以尚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大力描寫邊塞風光,抒發報國豪情,突出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和文人精神面貌的特點。 李白、杜甫這兩顆中國詩歌史上的巨星也出現在這一時期。
他們的詩歌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風貌和個人的精神追求,在藝術上繼往開來,多所建樹,分別達到了古代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峰。中唐以后,由于社會危機的加深和革新運動的興起,詩歌創作又呈現出新的面貌。
2.唐詩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代表作家好作品有哪些
中國唐代詩歌的稱謂.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唐代詩歌創作繁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流派眾多、體制齊備,作家作品量多質高,據《全唐詩》存錄,詩有4.89萬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詩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它顯示出中國古典詩歌已發展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發展過程 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個階段. ①初唐詩歌.初唐詩歌仍處于陳隋時期余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圍的文人詩作浮艷柔麗.上官體綺錯婉媚.只有魏徵、王績、王梵志等少數人能自拔于流俗.直到初唐四杰,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才有所開拓.但他們仍未擺脫六朝后期“采麗競繁”的影響.真正廓清梁陳詩風影響的,是武后時期的陳子昂.他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抵制浮靡詩風.與他略同時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問和文章四友(李嶠、崔融、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作品多是奉和應制、點綴升平,但他們其他題材詩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審言的詩.但他們的主要貢獻在律體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稱為五、七言律詩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詩歌.盛唐詩人在陳子昂和沈、宋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正確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結合起來.玄宗開元、天寶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邊塞詩和田園山水詩在盛唐詩中比重很大.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其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田園山水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最知名,他們的詩多反映閑適、退隱的思想情緒,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絕和五言古體.這派詩人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進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維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標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亂前為多.內容、題材豐富,氣勢雄放,想象豐富,風格飄逸,多側面、多層次地反映唐朝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時代心理.杜甫的詩則是動亂時代的詩史,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博大精深,沉郁頓挫;開新樂府運動先聲.在詩歌語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轉益多師,廣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后世詩歌發展開辟了眾多途徑.另外,元結、沈千運、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較有特色的詩人. ③中唐詩歌.中唐之初,國家衰落,詩壇也不景氣.劉長卿和大歷十才子詩學王維,精致秀潤,但內容多浮淺.盧綸、李益有部分蒼涼傷感、意境雄渾的邊塞絕句.此期較杰出者是韋應物,其田園山水詩高雅閑淡,而其樂府歌行則于婉麗流美中頗寄諷喻.此外,戎昱、顧況、戴叔倫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使詩壇重新活躍.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一派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大量廣泛反映現實、批評時政的政治諷喻詩,風格舒徐坦易.而韓愈、孟郊、李賀、賈島一派則以奇險峭刻見長.但韓詩氣豪,孟詩思深,李詩幽麗,賈詩清苦.此外,姚合詩清奇僻苦,盧仝、劉叉等人以奇崛見長.兩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詩或澹泊雅麗,或哀怨激越.劉禹錫的詩精練含蓄,意境優美,韻律和諧.這一時期,詩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個性風格是異常突出的. ④晚唐詩歌.晚唐五代詩風漸趨纖巧.雖有過在文學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作者和作品,但總的來說,缺少盛、中唐的闊大氣魄與渾融境界.杰出詩人李商隱、杜牧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其詩聲情流美,翰藻醲郁,但傷時憂國,哀怨深沉,有種沒落感.溫庭筠才思清綺,詞采秾麗,但格調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總體風格輕淺纖微.此后詩家多是效法前人,藝術上無重大突破.較有名的詩人有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杜荀鶴、羅隱、韓偓等人. 成就 唐代詩歌體制多樣,宋以后的整個中國古典詩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圍.唐人古體詩既可抒情,又可敘事、議論.由于受近體詩影響,唐人古詩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于晉、宋以前古詩的純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猶承齊梁變體,經陳子昂的變革,張九齡、李白的發揚,至杜甫而堂廡頓開.七言則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詩與精工整煉、有律化傾向的傳統歌行體的雙軌并行.樂府是古體詩中特殊的一類.唐人樂府多不合樂,或借舊題寫新意,或立新題記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為最高.五七言律詩是唐代新興詩體.五律經王績、初唐四杰,至沈、宋終于實現體制規范化.七律興起較晚,至沈、宋和杜審言始有成篇.經王維、李頎和高、岑等人的發展,到杜甫境界大開.此后,五七言律平行發展.大歷十才子、賈島、姚合、許渾、趙嘏等均是律體名家.至晚唐李商隱,七律的音調美和語言技巧,發展到更為成熟的境地.律詩中又有排律,多數作者往往逞博矜奧,夸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寫重大題材,工整流美,成就較高. 唐人絕句用來和樂歌唱,創作之盛,終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絕句,興象玲瓏,語意渾成,情景單純,韻味悠長;以李白、王維、王昌齡最為擅場。
3.古詩的發展順序
先秦時期的是兩言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代表作是詩經和戰國后期的楚辭。
兩漢的漢樂府詩,代表作是《古詩十九首》和《孔雀東南飛。魏晉時期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為中心組成鄴下文人集團,即后世稱道的“建安風骨”。
還有“竹林七賢”。代表作有阮籍的82首《詠懷詩》,東晉末年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對唐代山水田園詩派有直接影響。
南北朝時期,南方的代表詩人有謝靈運、鮑照等。南朝民歌清麗婉轉,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獷剛健,代表作是《木蘭詩》。
唐代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唐四杰”,盛唐時期首先出現兩大詩歌流派:一是以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多摩山范水,抒寫閑情逸致,風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多寫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或慷慨悲壯,或雄奇瑰麗。
接著李白、杜甫橫空出世,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雄視古今的“雙子星座”。安史之亂后,進人中唐時期,經過短期的過渡,唐詩呈現第二次繁榮。
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倡導了一場新樂府運動。他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創作了《新樂府》、《秦中吟》等針砭時弊的諷喻詩。
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是古代長篇歌行名篇,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韓孟詩派崇尚險怪,以散文手法作詩。此外各具藝術個性的詩人還有劉禹錫、柳宗元等。
中晚唐之交出現的“詩鬼”李賀,其詩冷艷深幽,恢奇詭譎,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晚唐之世,詩風趨于卑弱,感傷色彩較濃,惟杜牧、李商隱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譽。
杜牧擅七絕,詠史懷古、抒情寫景,無不清新俊逸,風姿絕代。李商隱工七律,風格深情綿邈,綺麗婉曲,尤其是“無題”詩,更是意蘊雋永,興寄深微,沉博絕麗,獨擅勝場。
宋詩總體成就不如唐詩,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等學李商隱,號西昆體。王禹俘、梅堯臣、蘇舜欽等反對西昆體,反對只講聲律辭藻與缺乏社會內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詩健康發展的基礎,歐陽修倡導詩**新運動,恢復關注現實的傳統,北宋詩壇影響最大的是“蘇黃”。
即蘇軾和蘇軾,南宋詩人的杰出代表是“中興四大詩人”(陸游、尤袤、楊萬里、范成大)。到宋末,有文天祥、汪元量。
金代最杰出的詩人是元好問。元代出現了散曲。
前期代表作家是關漢卿、馬致遠,后期代表作家是張可久、喬吉。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睢景臣的套曲《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是代表作。
明初,高啟、劉基等人的詩歌較有社會現實內容,但接著興起以朝廷輔弼大臣為首的“臺閣體”詩派,歌功頌德,空廓浮泛。明中葉以后,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后七子”,先后發起復古運動,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但他們盲目尊古,一味模擬,受到有識者的批評。
先有以歸有光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矯之,繼有以袁宏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極大地沖擊了前后七子的復古主張。稍后的“竟陵派”鐘惺、譚元春等人,主張與“公安派”相仿,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詩風。
清初,遺民詩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思想。 錢謙益、吳偉業等在清初詩壇影響很大。
王士禎提倡“神韻”說,成為當時詩壇領袖。清中葉以后,考據學風盛極一時,影響到詩壇,遠離現實、重視形式和以學問為詩之風大熾,唯鄭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黃景仁獨寫哀怨之作較有特色。
道光、咸豐年間,內憂外患日益嚴重,龔自珍以詩為武器,揭露社會黑暗,抒發報國大志,成為近代詩歌史上開一代風氣的第一位大詩人,贏得了“三百年來第一流”的稱譽。 詞是配合燕樂演唱的新詩體,起源于民間,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民間詞。
中唐之后文人填詞者漸多,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在作詩之余間或作詞。晚唐溫庭筠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力作詞的人,他確立了詞體規范,開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鼻祖”。
五代時,西蜀和南唐成為詞的創作中心,第一部文人詞集《花間集》問世。 西蜀韋莊名列花間,詞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以清麗疏朗見長。
南唐馮延巳注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抒寫個人生活感受,“開北宋一代風氣”(王國維語)。五代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以詞寫自己的人生際遇和真實性情,寫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不事雕飾,緣情而行,語言樸素自然而又流轉如珠,王國維評云:“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土大夫之詞。
” 詞在宋代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成為一代文學的主要標志。宋初詞家如晏殊、歐陽修等,主要還是沿襲晚唐五代詞風,寫的多半是個人的離愁別緒。
范仲淹詞中的某些詞作開始呈現境界開闊、格調蒼涼的風格,給宋初時期的詞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期的柳永對宋詞進行了第一次革新,創制并寫作了大量的慢詞,以寫相思旅愁見長,多用鋪敘和白描的手法,語言俚俗,富于平民色彩,產生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廣泛影響。
詞至蘇軾而又一變,蘇軾打破詩詞界限,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
4.唐詩的發展大致可分那幾個階段
初唐時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
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杰出的代表。
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杜甫的《三吏》、《三別》等等。
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詩人各有成就。但成績最卓著的要數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并親自參加領導“新樂府運動”,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晚唐時期 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等。
5.唐詩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代表人物
四個時期:
1、初唐時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
2、盛唐時期: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杰出的代表。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杜甫的《三吏》、《三別》等等;另有王維、孟浩然代表的田園派和高適、岑參代表的邊塞詩派。
3、中唐時期:在中唐時期,詩人各有成就。但成績最卓著的要數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并親自參加領導“新樂府運動”,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4、晚唐時期: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韋莊等,其中,李商隱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6.唐詩發展的四個階段及各階段的主要作家、文學流派
(一)唐代詩歌
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詩歌,有一代文學之稱譽。詩歌的創作不僅古體、近體等各種形式及藝術技巧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且作家和作品眾多。《全唐詩》所收詩歌近5萬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詩人和優秀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是其它時代無法比擬的。唐代詩歌一般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這也是整個唐代文學的一般劃分。
初唐詩歌是唐代詩歌走向興盛的準備階段。初唐大致是指從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時期(618-712)。初唐前期詩歌受南朝齊梁詩風的影響較大。貞觀時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圍的宮廷詩人虞世南、李百藥等,他們的創作日趨宮廷化、貴族化,多是奉和應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飾辭藻,齊梁積習猶存。以上官儀為代表的“上官體”,成為當時宮廷詩人創作的典范。初唐后期詩歌雖沒有完全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但出現了新的轉機。“四杰”的創作開創了不同于宮廷詩人的新詩風,在內容題材、審美追求和風格上都發生了關鍵性的轉變。“文章四友”、“沈宋”雖也都是宮廷詩人,但對律詩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貢獻。陳子昂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轉變唐代詩風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齊梁詩風,主張恢復漢魏風骨和風雅的興寄傳統,并且實踐了這個主張。總而言之,初唐詩歌顯示了過渡和創新的特點。
盛唐詩歌是唐代詩歌的極度繁榮時期。盛唐大致從唐玄宗開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這一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風格獨具的詩人。出現了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比較有名的田園詩人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寫作邊塞詩的著名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李頎、崔顥等。成就最卓著的兩位詩人就是“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他們達到了浪漫與現實詩歌創作的頂峰。
中唐詩歌是唐代詩歌的繼續繁榮時期。中唐大致從代宗大歷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這一時期作家眾多,流派林立。大歷至貞元年間出現了韋應物、劉長卿以山水詩為主的詩歌創作、元結、顧況等新樂府先驅的詩歌創作,以及以錢起、盧綸等“大歷十才子”和李益的邊塞詩創作。貞元以后出現了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張籍、王建、李紳等人參加的新樂府運動,出現了以韓愈、孟郊為代表追求奇崛險怪的韓孟詩派,還有風格奇譎怪誕的詩人李賀。此外,劉禹錫、柳宗元的詩歌創作也都獨具獨具一格。
晚唐詩歌是唐代詩歌的衰落時期。晚唐大致從文宗開成元年到唐滅亡(836-907年)。晚唐詩歌影響較大的詩人是李商隱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稱。陸龜蒙、皮日休繼承了新樂府運動的傳統,但多具閑適淡泊的情調。此外,溫庭筠、杜荀鶴、韋莊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二)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主要有駢文和“古文”兩大類,并且在不同階段中各自占據著優勢,在相互斗爭中消長,相互交融。此外,古文創作走向低潮后的晚唐小品文也顯示了它的奇光異彩。《全唐文》所錄的作家有3千余人,作品有2萬余篇。
初唐時期沿著南北朝駢文創作的道路,駢文仍然占據著文壇的統治地位。奏疏、章表、論說等等的寫作仍使用駢文,而且一直延續到盛唐。初唐駢文創作的優秀作家是“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閣序》、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此時古文運動的先驅陳子昂提出復古的主張,其文章也在向單行散體方向發展。駢文創作總體上是向著散文化的方向發展。
盛唐時期駢文的創作仍很興旺,但也顯示了新的變化。玄宗開元時號稱“燕許大手筆”的張說、蘇頲主張“崇雅黜浮”,駢文能夠運散入駢。天寶以后,前有蕭穎士、李華、元結,后有獨孤及、梁肅、柳冕等反對駢儷文風,主張宗經復古,寫作古文,雖未完全擺脫駢文的積習,但漸漸地改變著文風,也成為了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的先驅。
中唐時期散文的創作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前代文風革新努力的基礎上,韓愈、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并有李翱、皇甫湜、劉禹錫、白居易等一大批參與和響應者,形成了較大的規模和影響,使古文取得了壓倒駢文的優勢。韓柳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其理論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得到了重視,也以多種文體和多樣的風格實踐了他們的理論。蘇軾稱贊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韓文公廟碑》)。
晚唐時期古文創作衰微,小品文興起,駢文復興。出現了以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為代表的一批作家,被魯迅譽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小品文的危機》)此外,令狐楚、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曾致力于駢文的創作。
7.唐詩的發展分哪幾個時期
答:唐詩的發展分四個時期初唐時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詩人,他是第一個舉起詩歌革命大旗的作家。
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辟了新的世界。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別》等;另有王維、孟浩然代表田園詩派和高適、岑參代表邊塞詩派。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
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后期,前期處于低潮,后期則重現繁榮景象。前期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山水詩,王孟余緒)、盧綸、李益(邊塞詩,高適、岑參余緒)后期則出現“新樂府詩派”、“韓孟詩派”。
白居易、元稹領導了新樂府運動。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晚唐時期 晚唐時期為夕陽返照時期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韋莊等。其中,李商隱和杜牧被人們稱為“小李杜”。
8.唐詩的四個階段(列舉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謝謝~
初唐時期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杰出的代表. 中唐時期在中唐時期,詩人各有成就.但成績最卓著的要數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并親自參加領導“新樂府運動”,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國走向衰落過程中的危機和民間苦難. 晚唐時期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等. 溫詩綺麗柔糜,李詩晦澀.。
9.唐代詩歌發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請問是哪
唐詩的發展一般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四個階段。
(1)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開元初年(713) ,約 100 年。前 50 年的 詩歌,基本上是南朝形式主義詩風的延續。
后 50 年的詩歌,先有“初唐四杰” (王勃、楊 炯、盧照鄰、駱賓王) ,突破了宮體詩風的束縛;繼有陳子昂高舉革新的大旗,以自己的理 論與創作。扭轉了當時詩壇的風氣,顯示了剛健的風骨,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辟了道路。
(2)盛唐:自開元元年(713)——代宗大歷初年(766) ,約 50 年。這時期是唐詩發 展到繁榮的頂峰;充滿了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義詩風是這時期詩壇的主流。
玄宗開元、天寶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 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
(3)中唐:自大歷元年(766)——文宗大和九年(835) ,約 60 年,是唐詩發展史上 最為豐富的時期, (詩人多、流派多) ,其作品多表現為對現實的冷靜觀察與深刻思考,詩 歌的主流有浪漫轉向現實。(4)晚唐:自文宗開成九年(836)——昭宗天佑三年(906) ,約 70 年。
著名詩人有 杜牧、李商隱,二人有“小李杜”之稱。他們的創作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表示了對國家命運 的隱憂;繼有現實主義詩人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等,他們的詩歌也揭露黑暗,抨擊暴 政。
10.唐詩的發展分哪幾個時期
答:唐詩的發展分四個時期
1. 初唐時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詩人,他是第一個舉起詩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辟了新的世界。2. 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別》等;另有王維、孟浩然代表田園詩派和高適、岑參代表邊塞詩派。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
3. 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后期,前期處于低潮,后期則重現繁榮景象。前期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山水詩,王孟余緒)、盧綸、李益(邊塞詩,高適、岑參余緒)后期則出現“新樂府詩派”、“韓孟詩派”。白居易、元稹領導了新樂府運動。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4. 晚唐時期 晚唐時期為夕陽返照時期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韋莊等。其中,李商隱和杜牧被人們稱為“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