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真童趣
唐 - 施肩吾 - **詞 **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宋 - 楊萬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宋 - 楊萬里 -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 - 楊萬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宋 - 楊萬里 -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宋 - 辛棄疾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唐 - 呂巖 -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
2.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
1、《舟過安仁》宋代:楊萬里
原文: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譯文:一只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2、《所見》清代:袁枚
原文: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3、《稚子弄冰》宋代:楊萬里
原文: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譯文: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4、《村居》清代:高鼎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農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5、《池上》唐代: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3.寫童真童趣的古詩句請你從積累的古詩中寫出描寫童真童趣的古詩并注
唐 - 施肩吾 - **詞 **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宋 - 楊萬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宋 - 楊萬里 -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 - 楊萬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宋 - 楊萬里 -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宋 - 辛棄疾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唐 - 呂巖 -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4.描寫童真,童趣的古詩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
艇:輕便的船。
解:懂得。
[譯文]:
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①藏蹤跡,浮萍②一道開。
【注釋】①解:知道。②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助讀】這首詩寫出了小孩的貪玩和天真。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注釋】
[題解]
本詩作者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在當時與陸游等人齊名。本詩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宿:住宿。新市: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徐公店:一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公:古代對男子的通稱。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語意理解]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樣子。 一徑深:一條小路很遠很遠。 徑:小路。 樹頭:樹的枝頭。 陰:樹陰。
未成陰:是新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未形成樹陰。 急走;快跑。
無處尋:找不到了,此處有“分不清”之意。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已經凋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陰。兒童們奔跑著,追撲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們了。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5.描寫童真童趣的是詩句有哪些
唐 - 施肩吾 - **詞
**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宋 - 楊萬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宋 - 楊萬里 -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 - 楊萬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宋 - 楊萬里 -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宋 - 辛棄疾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唐 - 呂巖 -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6.求描寫孩子童真的詩句,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 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童真: 萬千的天使, 要起來歌頌小孩子; 小孩子! 他那細小的身軀里, 含著偉大的靈魂.唐 - 施肩吾 - **詞 **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宋 - 楊萬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宋 - 楊萬里 -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宋 - 楊萬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宋 - 楊萬里 -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宋 - 辛棄疾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唐 - 呂巖 -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7.描寫童真,童趣的古詩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 艇:輕便的船。
解:懂得。 [譯文]: 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
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①藏蹤跡,浮萍②一道開。 【注釋】①解:知道。
②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助讀】這首詩寫出了小孩的貪玩和天真。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注釋】 [題解] 本詩作者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在當時與陸游等人齊名。
本詩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宿:住宿。
新市: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徐公店:一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
公:古代對男子的通稱。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語意理解]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樣子。
一徑深:一條小路很遠很遠。 徑:小路。
樹頭:樹的枝頭。 陰:樹陰。
未成陰:是新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未形成樹陰。 急走;快跑。
無處尋:找不到了,此處有“分不清”之意。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已經凋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陰。
兒童們奔跑著,追撲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們了。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8.關于童真童趣的古詩
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2、《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3、《**詞》唐·施肩吾**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4、《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5、《所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6、《舟過安仁》宋·楊萬里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7、《稚子弄冰》宋·楊萬里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8、《閑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里(其一)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其二)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9.【小學三年級描寫童真童趣的詩句有那些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高鼑《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俞樾《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胡令能《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楊萬里《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