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七月詩經

            1.《七月》詩經全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2.《詩經.七月》全文 譯文

            《詩經七月》的全文如下:《七月》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豵,獻豣于公。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譯文:夏歷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去做。十一月(周歷一月)大風觸物發聲,十二月凜冽。

            沒有衣服,如何過完這一年?一月(周歷三月)修理耜類工具,二月抬腳踩耒耜等耕田。偕同我的妻子和孩子,送飯到那農田。

            田畯看到農民在田里勞動非常高興。夏歷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去做。

            夏歷三月開始暖和,黃鶯鳴叫。年輕姑娘手持深筐,沿著那小路(行走),在這兒尋找嫩桑葉。

            春天的晝長日落晚,采摘眾多白蒿。女子內心悲傷,恐怕遇到國君之子,被公子脅迫同歸。

            夏歷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八月收取萑葦。養蠶采取桑枝,取那斧子,去砍伐旁出過度的桑枝(因妨行路,故須砍去),拉住那柔桑。

            七月伯勞鳴叫,八月開始把麻的纖維織成紗線(以備織布)。(染成)又黑紅色又黃色,我的大紅色很鮮明,為公子做裳。

            四月植物抽穗開花,五月蟬鳴叫。八月收獲莊稼,十月草木枯黃落葉。

            十一月捕獸,取那狐貍,為公子做皮衣。十二月會獵,繼續圍獵。

            我私人占有小獸,獻大獸給統治者。五月斯螽發聲,六月莎雞發聲。

            七月在田野里,八月在檐下,九月在房內,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把鼠穴都找到了堵塞,用煙熏的辦法把老鼠趕出殺死。

            堵塞朝北的窗子,用泥涂抹門隙(御寒)。可嘆我的妻子和孩子,算是過年了,進入這個房屋居住(周代農忙季節時人們一般都住在野外田地上,至東時才入室內居住)。

            六月吃郁李和薁(一種野葡萄),七月蒸冬葵(蔬菜名)和豆葉。八月打棗,十月收獲稻谷。

            以此做冬天醞釀,經春始成的酒,以此祈求長壽。七月吃瓜,八月截斷葫蘆,九月拾取麻籽。

            采苦菜,將臭椿當柴燒,養活我們農夫。九月夯土“打谷場”(使結實),十月(將)谷物輸入糧倉。

            小米、稷(指不黏者,小米的一種)、早種晚熟的谷、晚種早熟的谷,禾麻豆麥。可嘆我們農夫啊!把打下的谷物集中到糧倉里,還要到統治者家中服修繕房屋的勞役。

            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繩子,趕忙登上屋頂(修理住房),歲始(春初)播種百谷。十二月鑿冰(發出)沖沖聲,一月放入冰窖。

            二月早朝(一種祭祀司寒神的儀式),獻羔羊祭韭菜。九月秋高氣爽,十月天地肅清,兩樽酒聚會宴饗,屠宰羔羊。

            登上國君接待外賓和國人的朝堂,舉起那犀牛角做的酒器,(祝賀)長壽沒有止境。擴展資料:《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

            這首詩以史詩般的氣勢記述農家的勞作、艱辛,以時間為線索將在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出來,在古代詩歌中恐怕無出《七月》之右者。中國古代詩歌一向以抒情詩為主,敘事詩較少。

            這首詩卻以敘事為主,在敘事中寫景抒情,形象鮮明,詩意濃郁。通過詩中人物娓娓動聽的敘述,又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勞動場面、生活圖景和各種人物的面貌,以及農夫與公家的相互關系,構成了西周早期社會一幅男耕女織的風俗畫。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這首詩正是采用賦體,“敷陳其事”、“隨物賦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實。讀者仔細吟誦其中任何一章,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陜西旬邑縣、邠縣一帶)的奴隸所做的詩歌。可能是因詩長,年代久遠,有某些錯簡的地方,但基本次序還是清楚的。

            全詩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節的先后,逐年逐月地來寫男女奴隸們的勞動和生活的。這首詩按時序敘事,很象是一首農歷詩,類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調或十二月歌。

            但由于它所敘述的內容反映了當時奴隸們一年到頭的繁重勞動和無衣無食的悲慘境遇,所以應把它看作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第一章總括全詩,從歲寒寫到春耕開始。

            七月火星向下降行,八月將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們去做,以備御冬。十一月天氣寒冷了,北風刮在物體上,發出觱發的聲響。

            十二月寒風“栗烈”,是一年最冷的時刻。而我們這些奴隸沒有御寒的。

            3.詩經七月的情感表達上的特點

            《國風·豳風·七月》是《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反映了周代早期的農業生產情況和農民的日常生活情況,不僅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也是一首杰出的敘事兼抒情的名詩.全詩共分為八章.第一章從歲寒寫到春耕開始;第二章寫婦女蠶桑;第三章寫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寫獵取野獸;第五章寫一年將盡,為自己收拾屋子過冬;第六章寫采藏果蔬和造酒,這都是為公家的,為自己采藏的食物是瓜瓠麻子苦菜之類;第七章寫收成完畢后為公家做修屋或室內工作,然后修理自家的茅屋;末章寫鑿冰的勞動和一年一次的年終燕飲.全詩圍繞著一個“苦”字,按照季節的先后,從年初寫到年終,從種田養蠶寫到打獵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層次的工作面和高強度的勞動,語言樸實無華,完全是用鋪敘的手法寫成的,語調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著一部沉重的歷史.文學賞析豳地在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公劉時代周之先民還是一個農業部落.《七月》反映了這個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它的作者當是部落中的成員,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極準,從各個側面展示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畫,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績、縫衣、狩獵、建房、釀酒、勞役、宴饗,無所不寫.詩從七月寫起,按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畫面.詩中使用的是周歷.周歷以夏歷(今之農歷,一稱陰歷)的十一月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與夏歷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歷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蠶月”,即夏歷的三月.皮錫瑞《經學通論》云:“此詩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實.”戴震《毛鄭詩考證》亦指出:周時雖改為周正(以農歷十一月為正月歲首),但民間農事仍沿用夏歷.首章以鳥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勞動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讀者帶進那個凄苦艱辛的歲月.同時它也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調,提示了總綱.朱熹《詩集傳》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終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終后段之意.”在結構上如此安排,確是相當嚴謹.所謂“衣之始”、“食之始”,實際上指農業社會中耕與織兩大主要事項.這兩項是貫穿全篇的主線.首章是說九月里婦女“桑麻之事已畢,始可為衣”.十一月以后便進入朔風凜冽的冬天,農夫們連粗布衣衫也沒有一件,怎么能度過年關,故而發出“何以卒歲”的哀嘆.可是春天一到,他們又整理農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則到田頭送飯,田官見他們勞動很賣力,不由得面露喜色.民間詩人以粗線條勾勒了一個框架,當時社會生活的整體風貌已呈現在讀者面前.以后各章便從各個側面、各個局部進行較為細致的刻畫.詩的二、三章情調逐漸昂揚,色調逐漸鮮明.明媚的春光照著田野,鶯聲嚦嚦.背著筐兒的婦女,結伴兒沿著田間小路去采桑.她們的勞動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懷有隱憂:“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輕輕的一筆點到了當時社會的階級關系,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開.“公子”,論者多謂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農奴,他的兒子們對農家美貌女子也享有與其“同歸”的特權.這里似乎讓讀者看到漢樂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雖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規律往往也會出現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們的美貌使她們擔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們的靈巧和智慧,也使她們擔心勞動果實為他人所占有:“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她們織出五顏六色的絲綢,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正如宋人張俞的《蠶婦》詩所說:“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四、五兩章雖從“衣之始”一條線發展而來,但亦有發展變化.“秀葽”、“鳴蜩”,帶有起興之意,下文重點寫狩獵.他們打下的狐貍,要“為公子裘”;他們打下的大豬,要貢獻給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這里再一次描寫了當時的階級關系.五章著重寫昆蟲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由蟋蟀依人寫到寒之將至,筆墨工細,繪影繪聲,饒有詩意.《詩集傳》云:“斯螽、莎雞、蟋蟀,一物隨時變化而異其名.動股,始躍而以股鳴也.振羽,能飛而以翅鳴也.”詠物之作,如此細膩,令人驚嘆.“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寫農家打掃室內,準備過冬,在結構上“亦以終首章前段御寒之意”.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條線而來,好像一組連續的電影鏡頭,表現了農家樸素而安詳的生活:六、七月里他們“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們打棗子,割葫蘆.十月里收下稻谷,釀制春酒,給老人祝壽.可是糧食剛剛進倉,又得給老爺們營造公房,與上面所寫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爛簡陋適成鮮明對比.“筑場圃”、“納禾稼”,寫一年農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詩集傳》引呂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終始農事,以極憂勤艱難之意.”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詩人用較愉快的筆調描寫了這個村落宴飲稱觴的盛況.一般論者以為農夫既這么辛苦,上頭又有田官監督、公子剝削,到了年終,不可能有條件有資格“躋彼公堂,稱彼兕觥”.其實社會是復雜的,即使在封建社會的中期,農民年終時也相。

            4.哪有《七月》詩經的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農夫。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5.詩經中七月的賞析

            《詩經·七月》賞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①。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②。無衣無褐③,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④。

            (一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⑤。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⑥。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⑦。(二章)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⑧。七月鳴(貝鳥),八月載績⑨。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⑩。(三章) 四月秀葽⑾,五月鳴蜩⑿。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⒀。一之日于貉⒁,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⒂,言私其豵,獻研于公⒃。(四章)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17,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18。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⒆。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五章) 六月食郁及(艸奧)⒇,七月亨葵及菽(21),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22)。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農夫(23)。

            (六章)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24)。黍稷重穋,禾麻菽麥(25)。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26。晝爾于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27)。(七章) 四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28)。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29)。九月肅霜,十月滌場(30)。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31)。

            (八章) ①毛傳:“火,大火也。流,下也。

            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鄭箋:“大火者,寒暑之候也。

            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將言寒,先著火所在。”按“火”即“大火”星,即心宿二。

            大火于夏歷五月初昏見于東北天空,六月初昏達于正南,七月昏則繼向西“流”,即所謂“七月流火”,是暑退將寒之候也。 ②毛傳:“一之日,十之馀也。”

            “觱發,風寒也。”“栗烈,寒氣也。”

            按一之日、二之日,即十一月、十二月,猶“十有一月之日”,“十有二月之日”,而簡省其文。詩中之月令,“興”也,即以天時挽起人事,又以月令為分別:一章言耕,二章言蠶,三章言績染,四章言田獵,五章葺屋御寒,六章點綴時物,七章收獲,八章以歲終之慶作結。

            每一章主線之外,則各以月令中細事別生波瀾,但總由月令放開去,提攏來。然而此雖寫實,卻又不為實所縛,故無須以“農書”目之,亦不必以夏歷、殷歷、周歷與詩中之月令分別對應,曰一詩而用三歷也。

            ③鄭箋:“褐,毛布也。”《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趙岐注:“以毳織之,若今馬衣也。

            或曰褐,枱衣也,一曰粗布衣也。”按趙注所謂“毳”,指獸毛。

            褐原指毛織衣,后又通指粗布衣,即粗麻所織衣。 ④朱熹曰:“于,往也。

            耜,田器也。于耜,言往修田器也。

            舉趾,舉足而耕也。”范處義曰:“農夫既興作,而在南畝,其婦子則為黍食以餉之,田大夫見其如此,所以喜也。”

            按三之日、四之日,即一月、二月,便是“因乘上數”(孔疏),取詩之諧也。 ⑤毛傳:“倉庚,離黃也。”

            按即黃鸝,亦名黃鶯。此為傳遞春消息的應節趨時之鳥。

            ⑥毛傳:“懿筐,深筐也。微行,墻下徑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遲遲,舒緩也。

            蘩,白蒿也,所以生蠶。祁祁,眾多也。”

            按用白蒿煮水浸沃蠶子,可促蠶子同時發蟻(孵化),故曰“所以生蠶”。 ⑦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

            殆,始。及,與也。”

            范處義曰:“女子感其所見,念當嫁娶之時,將遠其父母,所以傷悲,謂不得久于家。”徐紹楨曰:“此中采桑之人,固有婚姻及時之女,念及將有遠父母兄弟之行,則我之在此采桑,能有幾時,其心傷悲,固是出于性情之正。

            詩言殆及公子同歸者,殆,將然之詞,亦非謂此采桑之日也。” ⑧朱熹曰:“萑葦,即蒹葭也。

            蠶月,治桑之月。”“遠揚,遠枝揚起者也。

            女桑,小桑也。”按條桑,即挑桑,謂“挑撥而取之”(馬瑞辰)。

            斧斨,可合指一物,也可分言二物。分言,則斧是刃器頂端為銎,豎裝在橫木柄上;斨則刃器中間開方銎,將木柄橫貫其中。

            斨之功效較斧為高。猗,戴震曰:“猗然長茂也。”

            按桑樹特性是副芽多,且舒長迅速,若展開之葉芽受到損傷,副芽便很快長成葉叢來替代;若枝條折斷,副芽則迅速長成葉片更肥大的新枝條,以再生方式遞補。“蠶月”四句,即言善斬伐而桑益茂。

            ⑨毛傳:“(貝鳥),伯勞也。載績,絲事畢而麻事起矣。”

            胡承珙曰:“伯勞以夏至鳴,冬至去,五月以后皆其鳴時。”“詩則但言其鳴為將寒之候,以起下文載績,故以七月、八月連言之,不必定指始鳴。”

            按績即績麻,七月鳴(貝鳥),八月載績,若言伯勞鳴猶未止,亟制寒衣,可畢功于冬至之前。 ⑩毛傳:“玄,黑而有赤也。

            朱,深纁也。陽,明也。”

            嚴粲曰:“絲麻既成,或染之以為玄,或染之以為黃,其朱色者尤鮮明,將供公子之衣裳。” (11)葽,苦菜,菊科苦苣荬屬。

            《夏小正》,四月“秀幽”(幽、葽一聲之轉),《逸周書·時訓》,小滿之日“苦菜秀”,《月令》,孟夏“苦菜秀”,可知它是彼時標志時令的植物。 (12)蜩,蟬。

            (13)朱熹曰:“獲,禾之早者可獲也。隕。

            6.詩經,《七月》的中文全翻譯

            翻譯為: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十一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么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

            帶著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向陽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興。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春天陽光暖融融,黃鸝婉轉唱著歌。姑娘提著深竹筐,一路沿著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葉,春來日子漸漸長。人來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傷悲,害怕要隨貴人嫁他鄉。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蘆葦割。三月修剪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

            砍掉高高長枝條,攀著細枝摘嫩桑。七月伯勞聲聲叫,八月開始把麻織。

            染絲有黑又有黃,我的紅色更鮮亮,獻給貴人做衣裳。四月遠志結了籽,五月知了陣陣叫。

            八月田間收獲忙,十月樹上葉子落。十一月上山獵貉,獵取狐貍皮毛好,送給貴人做皮襖。

            十二月獵人會合,繼續操練打獵功。打到小豬歸自己,獵到大豬獻王公。

            五月蚱蜢彈腿叫,六月紡織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來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進門口,十月鉆進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門縫。

            嘆我妻兒好可憐,歲末將過新年到,遷入這屋把身安。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開始打紅棗,十月下田收稻谷。釀成春酒美又香,為了主人求長壽。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來摘葫蘆。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養活農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場,十月莊稼收進倉。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麥全入倉。

            嘆我農夫真辛苦,莊稼剛好收拾完,又為官家筑宮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趕著搓繩索。

            趕緊上房修好屋,開春還得種百谷。十二月鑿冰沖沖,正月搬進冰窖中。

            二月開初祭祖先,獻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來始降霜,十月清掃打谷場。

            兩槽美酒敬賓客,宰殺羊羔大家嘗。登上主人的廟堂,舉杯共同敬主人,齊聲高呼壽無疆。

            擴展資料 《國風·豳風·七月》為《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漢書·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

            據此,此篇當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劉處豳時期。豳地在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公劉時代周之先民還是一個農業部落。

            《七月》反映了這個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它的作者當是部落中的成員,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極準,從各個側面展示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畫,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績、縫衣、狩獵、建房、釀酒、勞役、宴饗,無所不寫。詩從七月寫起,按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畫面。

            詩中使用的是周歷。周歷以夏歷(今之農歷,一稱陰歷)的十一月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與夏歷相同。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歷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蠶月”,即夏歷的三月。

            首章以鳥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勞動者全年的生活,向讀者展示了那個凄苦艱辛的歲月。同時它也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調,提示了總綱。

            朱熹《詩集傳》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終前段之意。

            六章至八章,終后段之意。” 在結構上如此安排,確是相當嚴謹。

            所謂“衣之始”、“食之始”,實際上指農業社會中耕與織兩大主要事項。這兩項是貫穿全篇的主線。

            首章是說九月里婦女“桑麻之事已畢,始可為衣”。十一月以后便進入朔風凜冽的冬天,農夫們連粗布衣衫也沒有一件,怎么能度過年關,故而發出“何以卒歲”的哀嘆。

            可是春天一到,他們又整理農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則到田頭送飯,田官見他們勞動很賣力,不由得面露喜色。

            民間詩人以粗線條勾勒了一個框架,當時社會生活的整體風貌已呈現在讀者面前。以后各章便從各個側面、各個局部進行較為細致的刻畫。

            通過詩中人物娓娓動聽的敘述,又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勞動場面、生活圖景和各種人物的面貌,以及農夫與公家的相互關系,構成了西周早期社會一幅男耕女織的風俗畫。《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這首詩正是采用賦體,“敷陳其事”、“隨物賦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實。

            讀者仔細吟誦其中任何一章,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此詩通篇用“賦”的手法,圍繞著一個“苦”字,按照季節的先后,從年初寫到年終,從種田養蠶寫到打獵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層次的工作面和高強度的勞動,語言樸實無華,完全是用鋪敘的手法寫成的,語調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著一部沉重的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國風·豳風·七月。

            7.詩經中七月的賞析

            《詩經·七月》賞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①。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②。無衣無褐③,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④。

            (一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⑤。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⑥。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⑦。(二章)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⑧。七月鳴(貝鳥),八月載績⑨。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⑩。(三章) 四月秀葽⑾,五月鳴蜩⑿。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⒀。一之日于貉⒁,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⒂,言私其豵,獻研于公⒃。(四章)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17,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18。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⒆。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五章) 六月食郁及(艸奧)⒇,七月亨葵及菽(21),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22)。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農夫(23)。

            (六章)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24)。黍稷重穋,禾麻菽麥(25)。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26。晝爾于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27)。(七章) 四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28)。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29)。九月肅霜,十月滌場(30)。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31)。

            (八章) ①毛傳:“火,大火也。流,下也。

            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鄭箋:“大火者,寒暑之候也。

            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將言寒,先著火所在。”按“火”即“大火”星,即心宿二。

            大火于夏歷五月初昏見于東北天空,六月初昏達于正南,七月昏則繼向西“流”,即所謂“七月流火”,是暑退將寒之候也。 ②毛傳:“一之日,十之馀也。”

            “觱發,風寒也。”“栗烈,寒氣也。”

            按一之日、二之日,即十一月、十二月,猶“十有一月之日”,“十有二月之日”,而簡省其文。詩中之月令,“興”也,即以天時挽起人事,又以月令為分別:一章言耕,二章言蠶,三章言績染,四章言田獵,五章葺屋御寒,六章點綴時物,七章收獲,八章以歲終之慶作結。

            每一章主線之外,則各以月令中細事別生波瀾,但總由月令放開去,提攏來。然而此雖寫實,卻又不為實所縛,故無須以“農書”目之,亦不必以夏歷、殷歷、周歷與詩中之月令分別對應,曰一詩而用三歷也。

            ③鄭箋:“褐,毛布也。”《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趙岐注:“以毳織之,若今馬衣也。

            或曰褐,枱衣也,一曰粗布衣也。”按趙注所謂“毳”,指獸毛。

            褐原指毛織衣,后又通指粗布衣,即粗麻所織衣。 ④朱熹曰:“于,往也。

            耜,田器也。于耜,言往修田器也。

            舉趾,舉足而耕也。”范處義曰:“農夫既興作,而在南畝,其婦子則為黍食以餉之,田大夫見其如此,所以喜也。”

            按三之日、四之日,即一月、二月,便是“因乘上數”(孔疏),取詩之諧也。 ⑤毛傳:“倉庚,離黃也。”

            按即黃鸝,亦名黃鶯。此為傳遞春消息的應節趨時之鳥。

            ⑥毛傳:“懿筐,深筐也。微行,墻下徑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遲遲,舒緩也。

            蘩,白蒿也,所以生蠶。祁祁,眾多也。”

            按用白蒿煮水浸沃蠶子,可促蠶子同時發蟻(孵化),故曰“所以生蠶”。 ⑦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

            殆,始。及,與也。”

            范處義曰:“女子感其所見,念當嫁娶之時,將遠其父母,所以傷悲,謂不得久于家。”徐紹楨曰:“此中采桑之人,固有婚姻及時之女,念及將有遠父母兄弟之行,則我之在此采桑,能有幾時,其心傷悲,固是出于性情之正。

            詩言殆及公子同歸者,殆,將然之詞,亦非謂此采桑之日也。” ⑧朱熹曰:“萑葦,即蒹葭也。

            蠶月,治桑之月。”“遠揚,遠枝揚起者也。

            女桑,小桑也。”按條桑,即挑桑,謂“挑撥而取之”(馬瑞辰)。

            斧斨,可合指一物,也可分言二物。分言,則斧是刃器頂端為銎,豎裝在橫木柄上;斨則刃器中間開方銎,將木柄橫貫其中。

            斨之功效較斧為高。猗,戴震曰:“猗然長茂也。”

            按桑樹特性是副芽多,且舒長迅速,若展開之葉芽受到損傷,副芽便很快長成葉叢來替代;若枝條折斷,副芽則迅速長成葉片更肥大的新枝條,以再生方式遞補。“蠶月”四句,即言善斬伐而桑益茂。

            ⑨毛傳:“(貝鳥),伯勞也。載績,絲事畢而麻事起矣。”

            胡承珙曰:“伯勞以夏至鳴,冬至去,五月以后皆其鳴時。”“詩則但言其鳴為將寒之候,以起下文載績,故以七月、八月連言之,不必定指始鳴。”

            按績即績麻,七月鳴(貝鳥),八月載績,若言伯勞鳴猶未止,亟制寒衣,可畢功于冬至之前。 ⑩毛傳:“玄,黑而有赤也。

            朱,深纁也。陽,明也。”

            嚴粲曰:“絲麻既成,或染之以為玄,或染之以為黃,其朱色者尤鮮明,將供公子之衣裳。” (11)葽,苦菜,菊科苦苣荬屬。

            《夏小正》,四月“秀幽”(幽、葽一聲之轉),《逸周書·時訓》,小滿之日“苦菜秀”,《月令》,孟夏“苦菜秀”,可知它是彼時標志時令的植物。 (12)蜩,蟬。

            (13)朱熹曰:“獲,禾之早者可獲也。隕,墜。”

            孔疏:“。

            8.【七月《詩經幽風》求原文和翻譯】

            詩經·幽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畢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譯文:七月里大火星兒向西流,九月里婦女把衣授.十一月北風嘩嘩響,十二月寒氣冷颼颼.粗布衣裳都沒有,殘冬臘月怎能熬到頭?正月里修好鋤和耙,二月里舉足到田頭.老婆孩子莫忘記,晌午送飯村南頭.監工的田官樂悠悠.七月里大火星兒向西流,九月里婦女把衣授.三春太陽暖洋洋,黃鶯兒歡唱在枝頭.姑娘們手挽深竹籃,沿著小路向前走,采下了片片桑葉嫩又柔.春天太陽升起慢悠悠,采蒿人多似水流.姑娘不禁暗悲愁,怕公子把人搶了走.七月里大火星兒向西流,八月里蘆花滿汀洲.三月里桑樹要整枝,拿起刀鋸和斧頭.除掉高枝與長條,輕采柔桑片片收.七月里伯勞成對鳴,八月里紡紗織布不停手.染成黑色染成黃,我染的大紅顏色最艷秀,為那公子制衣縫又繡.四月里草藥遠志穗兒抽,五月里知了聲聲叫不休.八月里家家戶戶慶豐收,十月里紛紛黃葉墜枝頭.十一月里打狗獾,獵得狐貍取下皮,為那公子做輕裘.十二月農閑人歡聚,繼續練武耍戈矛.留下小豬自家吃,大豬公家去享受.五月里蚱蜢齊鳴兩腿抖,六月里蟈蟈雙翅顫悠悠.七月里蟋蟀鳴郊野,八月里它在檐下唱不休.九月里它怕冷躲門后,十月里它藏到床下不再走.家家清除垃圾熏老鼠,堵起北窗塞緊門縫防風透.干完關照妻和子:不久新年逢歲首.進入屋里歇個夠.六月里野李葡萄嘗嘗鮮,七月里烹煮葵菜燒大豆.八月里齊把棗子打,十月里又將稻谷收.新米新谷釀春酒,好給老爺去做壽.七月里好瓜吃在口,八月里葫蘆摘在手,九月里苧麻種子留.多采苦菜多砍柴,養活自己忙不夠.九月里筑好打谷場,十月里喜把莊稼收.小米高粱和谷子,粟麻小麥加大豆.唉呀我們種田人,莊稼活兒沒盡頭,又為公家宮室修.白天野外割茅草,夜里搓繩忙不休.急忙上房蓋屋頂,春要播種到田疇.臘月里鑿冰咚咚響,正月里藏進冰窖冷颼颼.二月里取出冰塊行祭禮,韭菜羔羊供案頭.九月霜降天氣爽,十月里清掃場地把谷收.滿斟美酒敬客人,宰殺羔羊爭獻酬.登上公堂同聚會,牛角杯兒舉過頭.高聲齊祝萬年壽。

            9.【《詩經》中的《七月》主要表達什么主題啊

            關于《七月》《七月》是《豳風》中的杰作.豳在今陜西旬邑和彬縣一帶,是周的祖先公劉率領族人由邰(今陜西武功西南)遷居至此而開發的.《豳風》就是這一帶地方的詩,共七篇,都產生于西周,是《國風》中最早的詩.周是重視農業的民族,豳詩大多有務農的地方色彩.《毛詩序》認為它的主題是“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陳奐《詩毛氏傳疏》則認為是“周公遭管蔡之變而作”,兩者時間相距甚遠,似不可憑信.《漢書·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這段話,有助于我們理解《七月》.但這首詩歷來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體現了《豳詩》的特點,而在于《七月》描繪了一幅形象的歷史圖景,具有很大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七月》表達主題:它以連續性的畫面,具體全面描繪了三千年前我國農奴的生活和勞動,真實反映了商周之際農業社會的方方面面. 《七月》原文和翻譯: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畢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彼南畝,田?至喜! 七月的時候火星就往西跑,九月的時候衣服得準備好.十一月到了四處風寒料峭,十二月到了寒氣逼人周遭.正月的時候開始修理犁耙,二月的時候抬腳下田除草;帶上兒子還有我的老太婆,迎著太陽在地里吃飯干活;偷著樂的只有那狠心農官!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的時候火星就往西跑,九月的時候衣服得準備好.春天來了能感覺太陽溫暖,就連黃鸝也知道快樂歌唱.年輕的姑娘們背起了竹筐,她們走在山路上彎彎扭扭,一心辛苦將柔嫩桑葉祈求.春天的白晝是特別得長呵,采下來喂蠶的白蒿也真多.可是姑娘的心里依然憂傷,怕自己會在少爺手下遭殃!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八月載績.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七月的時候火星就望西跑,八月的時候得把蘆葦收好.來年養蠶別忘了剪枝修桑,手上的工具自然有斧有戕.砍掉的那些一定很高很長,留下的可都是柔嫩的枝條.七月的時候?鳥叫得山響,八月的時候又得開始織紡.我沒日沒夜趕出來的紅裝,穿在你少爺的身上做衣裳! 四月秀?,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籜.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獻?于公. 四月的時候結子的是王瓜,五月的時候知了已經高唱.八月的時候糧食可以收倉,十月的時候枯枝風中搖晃.十一月到了去山里打野貉,狡猾的狐貍有美麗的皮毛,到頭來也成了少爺的衣料.十二月到了在山林里回合,還是繼續打獵抓一些野獸.小點的我能帶回家也享用,大的獵物還得歸老爺的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五月的時候綠蝗都在忙碌,六月的時候紡織娘娘露頭.七月的時候蟈蟈還在田野,八月的時候蟈蟈已到廊下.九月的時候蟈蟈安窩家中,十月的時候蟈蟈睡我床頭!還得用泥堵洞用煙火熏鼠,北窗破了要修門縫大得補.可憐呵我的老婆孩子命苦,都說是要過年了辛勞到頭,末了還是住在這破房陋屋! 六月食郁及?,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六月的時候吃李子和葡萄,七月的時候摘冬葵和大豆.八月的時候從樹上打紅棗,十月的時候要收田里的稻.春天喝的酒冬天就得釀造,到明年老爺用來慶賀長壽.七月的時候解渴用的西瓜,八月的時候飽肚可用葫蘆,九月的時候還能添上苴麻.挖了苦菜再砍椿枝做柴火,就這些已足夠活了我農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九月的時候修筑曬糧場圃,十月的時候收好谷物莊稼.早熟的晚熟的有黍也有稷,豆子麥子亂七八糟都得收.可憐呵我們是命苦的農夫,就算結束谷物糧食的辛苦,還有那么多家里的活沒動.整理收拾堆積成捆的茅草.忙碌不停的事還包括搓繩.還得爬上房頂修瓦蓋棚草,沒消停幾天又得插秧種稻!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十二月到了冰凌結得很硬,正月的時候就要藏起冰凌.二月的時候還得起個大早,宰個羊羔備好韭菜去祭廟.九月的時候大地一片濃霜,十月的時候打掃干凈麥場.倒兩杯酒你我也醉入夢鄉,佐餐的美味羔羊令人安詳.去到平日未敢去的公堂,舉起我手里裝滿酒的陶缸,祝福你老爺從此萬壽無疆。

            七月詩經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七月詩經

            詩詞

            關于幸福的詩歌

            閱讀(16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幸福的詩歌,內容包括求關于幸福生活的詩句1.要古詩詞的那種2.要能表現幸福生活的,詩,關于幸福的詩句,跪求以幸福為主題的現代詩,朗誦時間三分鐘左右。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擊鼓《詩經

            詩詞

            寫雨的詩歌

            閱讀(15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寫雨的詩歌,內容包括描寫“雨”的古詩句,,描寫雨的古詩名句,描寫雨的古詩詞(至少五句)。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

            詩詞

            詩經七月

            閱讀(1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七月,內容包括《詩經.七月》全文譯文,詩經七月,《七月》詩經全文。《詩經七月》的全文如下:《七月》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

            詩詞

            感恩母親的詩歌

            閱讀(15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感恩母親的詩歌,內容包括感恩母親的詩句,急,,求一首感恩母親的詩、求一首感恩母親的詩.要求絕對原創自創.作,感恩母愛的詩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

            詩詞

            詩經句

            閱讀(13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句,內容包括詩經中的經典名句有那些,詩經里面的經典名句,詩經中的優美句子。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揚揚,可以樂饑。《詩經·陳風·衡門》 譯:陳國城門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饑腸。 關關

            詩詞

            小學生寫的詩歌

            閱讀(14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小學生寫的詩歌,內容包括小學生寫的古詩小學生寫的古詩,不是詩歌,小學生寫的詩歌大全,小學生寫的詩歌。1 《江南》 樂府民歌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詩詞

            起名詩經

            閱讀(18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起名詩經,內容包括《詩經》題目的命名方式啊,取名詩經,給寶寶起名字哇好幸福喲親,你可以去詩經上挑女孩的名字育。詩經取名名字靜姝《詩經?靜女》:“靜女其姝” 于飛《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劌劌其羽”。 羽飛《詩經

            詩詞

            珍愛生命的詩歌

            閱讀(14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珍愛生命的詩歌,內容包括關于珍惜生命的詩句,詩歌《珍愛生命》整首詩歌,珍愛生命的詩歌50五十字左右。有三首題為《珍愛生命》的詩歌:懸崖峭壁上一株青松聳立 清風吹不倒 吹不倒威武的松 吹不到平原的邊際 懸崖聆聽著 你對

            詩詞

            清明的詩歌

            閱讀(15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清明的詩歌,內容包括古詩《清明》的念法有幾種,求題目為清明的三首古詩,不要太長,好的話我會加分的,描寫清明節的詩句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那句。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詞

            詩經誦讀

            閱讀(16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誦讀,內容包括經典誦讀系列:詩經(注音版),如何誦讀《詩經》就是用普通話念嗎有何要求,詩經兩首習題1、誦讀這兩首詩,簡要說說它們各自所要表達的主題。《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詩詞

            理想的詩歌

            閱讀(1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理想的詩歌,內容包括收集關于理想的古詩,現代詩.,關于理想的現代詩,有關理想的詩歌。關于理想的詩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魏 曹操《龜雖壽》)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戰國 荀況《

            詩詞

            有關詩歌的故事

            閱讀(21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關詩歌的故事,內容包括有關詩歌的故事,有關詩歌的故事,200字左右,簡潔明了,質量高,關于月亮的美稱,詩句和故事關于月亮的美稱(2個),詩句和故事(。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

            詩詞

            詩經大雅

            閱讀(23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大雅,內容包括求助詩經大雅抑,《詩經》的大雅和小雅有什么區別,詩經里的大雅,小雅分別是什么。《詩經》,有《風》《雅》《頌》《風》,來自民間“采風”有專門用人員到民間采集收集民風民俗,民間風土人情。《雅》,古人認為

            詩詞

            金波的詩歌

            閱讀(19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金波的詩歌,內容包括金波詩歌大全,金波的詩歌,金波的兒童詩。1:尋找春天 風,搖綠了樹的枝條,水,漂白了鴨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你看,春天已經來到!讓我們換上春裝,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飛過樹

            詩詞

            詩經七月

            閱讀(18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七月,內容包括《詩經.七月》全文譯文,詩經七月,《七月》詩經全文。《詩經七月》的全文如下:《七月》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

            詩詞

            詩經句

            閱讀(13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句,內容包括詩經中的經典名句有那些,詩經里面的經典名句,詩經中的優美句子。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揚揚,可以樂饑。《詩經·陳風·衡門》 譯:陳國城門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饑腸。 關關

            詩詞

            起名詩經

            閱讀(18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起名詩經,內容包括《詩經》題目的命名方式啊,取名詩經,給寶寶起名字哇好幸福喲親,你可以去詩經上挑女孩的名字育。詩經取名名字靜姝《詩經?靜女》:“靜女其姝” 于飛《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劌劌其羽”。 羽飛《詩經

            詩詞

            詩經二首

            閱讀(22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二首,內容包括詩經兩首,詩經兩首關雎蒹葭的全文翻譯,謝謝,《詩經》兩首關睢蒹葭翻譯。1.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

            詩詞

            詩經注音

            閱讀(18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注音,內容包括詩經關雎原文注拼音版本,《詩經》拼音版,經典誦讀系列:詩經(注音版)。關關雎鳩,guān guān jū jiū在河之洲。zài hé zhī zhōu窈窕淑女,yǎo tiǎo shū nǚ君子好逑。jū

            詩詞

            詩經全文

            閱讀(15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全文,內容包括《詩經蒹葭》全文速度噢‘謝謝.我要完整的全文,詩經全文,《詩經》中的《蒹葭》全文誰知道、、、、說一下。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

            詩詞

            詩經的愛情

            閱讀(17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的愛情,內容包括詩經中的愛情詩,關于愛情的詩經句子可以說一些關于愛情詩經里的句子嗎,如何理解詩經中的愛情詩。在《詩經》中有許多男女戀情詩,而戀人之歌,多集于《國風》。風即指音樂曲調,國是地區、方城之意,“國風”即

            詩詞

            詩經原文

            閱讀(18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原文,內容包括《詩經》原文+譯文,急求,蒹葭詩經原文,《詩經》全文要全哦,不要有錯字,按順序排列。《詩經》兩首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