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一篇關于《詩經》的賞析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編為“風”、“雅”、“頌”三部分。
據說《詩經》中的詩,當時都是能演唱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可分成風、雅、頌類。“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庸阝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組成,稱為十五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貴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頌是宮廷用于祭祀的歌詞。一般來說,來自民間的歌謠,生動活潑,而宮廷貴族的詩作,相形見拙,詩味不多。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 《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稱《詩》,編成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詩三百》。孔子將《詩三百》做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漢以后儒家學派把它當成經典,奉為“六經”之一,才稱為《詩經》。《詩經》廣泛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富于寫實精神,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按體制《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
(1)“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歌謠,是當時人民的口頭創作,反映了社會的風貌和人民的喜怒哀樂,是《詩經》中的精華。
(2)“雅”分大雅與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
(3)“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1)賦者,鋪也,鋪采螭文,體物寫志也。——鋪陳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聯想
風、雅、頌和賦、比、興合稱為“詩經六義” 、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稱“六藝”
《詩經》中的《國風》和《離騷》并稱“風騷”,代表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文學傳統。“風騷”后代指文學才華。 春秋賦詩言志,戰國著述引詩。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孔子:“詩可以興(聯想政教),可以觀(觀察得失),可以怨(諷刺政治),邇(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贊同0| 評論
2.以悠悠感詩經為題目寫一篇六百字作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千古傳誦的佳句,讓我第一次認識《詩經》。閱讀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諧、神秘的氣質所吸引,愛不釋手。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戀愛中人的典型心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一位厭戰思妻士兵的內心獨白。“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是征人對父母深深的思念;“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是身在衛國的宋國人的思鄉之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某種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生動地展示了一名堅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衛自己愛情的決心;“雖速我獄,亦不女從。”是一位女性對逼他從婚的貴人的斬釘截鐵的答復。
“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是人民愛屋及烏,對有德政的召伯的遺跡的珍重;“民之罔極,職涼善背。”是詩人對昏庸腐敗的統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憂患。“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剝削壓榨,忍無可忍,幻想投奔“樂土”的詩。
睿智、沉靜,是詩人的性格,含蓄,樸素而又精致,是詩的語言,詩人用詩的形式,抒寫的卻是他們并不平靜的心靈。對愛的自主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崇奉……每一種感情都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顆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誠。
閱讀《詩經》,我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我看到的盡是愛,智慧,自然,希望與陽光。一切美好的詞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著每一首詩。那么和諧,那么執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擁有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國已化為云煙;當年國色天香的羅裙已散入黃土……今天,真正觸動我的情感與靈魂的不是幾件博物館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經久不滅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詩,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帶到了遙遠的國度,歷史又重新展現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隱若現,神秘而悠遠……我仿佛聽到了來自遠古的聲音,隱隱約約,斷斷續續,仿佛要告訴我什么……也許是歷史,也許是故事,也許是未來,也許是別的什么。
愛,自由,正義,是《詩經》永恒的主題,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題。閉上眼睛,用心靜靜地聆聽,你可以聽得到——那來自遠古的心靈的呼喚。
3.一文章《夢回詩經》載于《求學高分作文》
夢回詩經
2010-04-15 10:59:38|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風、雅、頌,溯流而上,彌漫著宇宙里香火的氣息,夢回詩經,那里有水草豐美的土地,那里有草長鶯飛的四月,那里有金戈鐵馬的殺戮,那里有氣勢山宏的宮殿。當你用心靈去撞擊,當你用靈魂去感悟,你會醉心于那個地方,夢一樣的地方。
當你打開塵封的記憶。“良水”“豐草”“勘露”“玄鳥”……那些美麗的字符如同鐘聲響徹身心,當你夢回詩經,那些絢爛的文字將你包圍的時候,你會醉心于那樣的年代,沒有喧鬧的雜音,只有鳥兒的啼叫,沒有工于心計的對白,只有喃喃話語。
詩經里充滿著讓人無法割舍的眷戀。“汝傷吾心,吾心依依”一個戰士與一個國家淌血的傷口在《小雅》中暈開,化為永不完結的痛,等待戍邊戰士回家的女人吟誦的小調比得住任何一篇壯士渴歸的詩歌。夢回詩經,那里有因戰亂而不得不分開的情人,任情殤在十月蕭瑟的季節中回蕩。
詩經里充滿著再也找不到得執著渴望。“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吟誦了千年的詩句,在記憶中變成一種符號,那種相思卻不能相見,那種相愛卻被一江水隔絕的痛楚,在當下物欲橫流,表白比一次性商品還廉價的時代,誰還會去追尋那樣的愛,可望而不可即得愛。思念離我們很遠。夢回詩經,那里有無數的河流,他們承載著一代代執著的思念。
詩經里充滿著樸素卻讓人感動的愛,夕陽余暉下,你與你的愛人在堆滿柴垛的馬上,揮鞭至家,你們通紅的笑臉,絮叨的話語,呢喃的應答,在那樣蕭瑟的秋風里,溫馨的讓人羨慕。現在的世界,人們除了在虛擬的網絡,電影院,KTV里尋找心靈的慰藉,還有什么選擇。不要說物質的生活多么美好,當我們靜下來沉淀一下,當我們空虛的無所適從,我們依然是想回到那個年代,水草豐美的土地,蘆葦蕩漾的岸邊,揚鞭揮舞的夕陽。
詩經是草野中生長的植物,是春天遺失的白袍,當你夢回詩經,如同品嘗品嘗一道不食人間煙火的齋菜,如同聆聽一曲悠久綿長的樂曲。夢回詩經,醉心于那個地方,與我一同溯流而上,去感受宇宙香火的芬芳。
4.作文從詩經氓談起高一的
例文
太陽很干燥,熙攘的集市上塵土飛揚.
你走來,匆忙卻又顯得那么緩慢.你走來,滿臉憨厚地走入我迷離的視線,走入我的內心,如我懷中的蠶絲般的內心.你蓬亂的頭發上的塵土與草屑浸漬了你的汗味,在陽光下下旁若無地嬉戲著,鉆入我的鼻孔,讓我無比陶醉.
你把懷中的布匹遞過來.
你把我懷中的絲綢取過去,就那樣輕輕地取過去……你哪里知道呢,每一根絲都貯存了我一個個夜晚積攢下來的思念,你就那樣輕輕地取過去,笑嘻嘻的,我也斷不定這是憨厚還是油滑.
柔嫩的溪水剛剛沖洗過的我的雙手在你的布匹上潺潺地流淌過來又流淌過去.我的絲線卻被你隨意地塞到了懷里,一根也沒有在你的目光里流淌過.我一根根為你編織的絲線,這世界上最弱軟的絲線,就這樣被你隨意地塞到了懷里.
你說今天的太陽真圓,你說我的絲真柔軟.
我知道你根本沒有看過天上的太陽,我知道你根本沒有摸過我的絲.在這個世界上,對你而言,什么的最重要的呢?你沒有關注過天上的太陽,你也并不關心我的的絲……難道你真能把我當你最重要的嗎?你不是來用布匹換我的絲線的,你只是急匆匆地要給我穿上嫁衣.然而這是可以隨隨便便的事么?我哪里敢輕易地開口,你知道我只是個卑微而羞怯的姑娘,你可見我和別的姑娘拌過嘴,和別的小伙說過話?你呀你,你只知道一味地催逼我,你要把我催逼一個熱辣辣地妹子么?一個熱辣辣的妹子還能織出這么柔軟地絲么?
5.作文題目幽幽古風(讀詩經)
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同學們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他就大發雷霆,嗓門兒高得幾里外都能聽到.他的臉憋得通紅,然后大聲訓斥,毫不留情:“怎么搞的?上課不好好聽,又不完成作業,多影響我講課的心情!自己回去好好想想!真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接下來講課,他的聲調充滿了嚴厲,臉繃得緊緊的.可是慢慢地,他的聲調就緩和了許多,臉上又找回了微笑,那兩顆門牙也不由自主露出來.而他所講的內容更細了,還不時地輕聲問:“你們聽懂了嗎?”我們知道,原來他不是真生氣,反倒是在集中我們的注意力.于是我們就大聲回答:“聽懂了!”他笑得更歡了.
寫作老師,我將永遠記住您那燦爛如陽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