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藍天白云的詩句有哪些
1、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代: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譯文
我站在觀景臺倚著欄桿觀賞鵝湖山,春天的寒意還讓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誰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難道是神仙將它移到了天上么?
原來是云彩閑來無事,故意將它給遮住了啊!讓它就像天空一樣白茫茫一片。還好東風吹來,將山原樣的追回來了。
2、襄邑道中
宋代: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譯文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云 ,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
3、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唐代: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壯麗的山河,不論楚秦,處處飛白云。
白云處處飛,為著長隨你。
長隨你,你去楚山隱居。
白云也跟隨你渡過湘江水。
湘江上,女蘿做流蘇,瀟灑又飄逸。
那里的白云真美麗,你早去早享受。
4、虞美人·影松巒峰
清代:侯文曜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里依巖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云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譯文
一時間云彩與高峰相聚,與峰間青松不明的樣子。望著依偎在另一側巖壁的云彩,一樣的與天交接。
有時候山峰與天氣為敵,不允許有一滴露珠,特別是像酒一樣的顏色,濃淡隨著山崖之力。
5、浪淘沙·云藏鵝湖山
宋代:章謙亨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譯文
我站在觀景臺倚著欄桿觀賞鵝湖山,春天的寒意還讓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誰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難道是神仙將它移到了天上么?
原來是云彩閑來無事,故意將它給遮住了啊!讓它就像天空一樣白茫茫一片。還好東風吹來,將山原樣的追回來了。
2. 贊美藍天白云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藍天白云的詩句有:
1、許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幾個最高的山巔籠罩起來,似乎給它們披上了幾片白色的輕沙。
(1) 作者:顧工;
(2)出處:《金君瑪梅》;
2、我愛清澈見底的小溪;我愛淡淡的花香;我愛筆直挺拔的大樹;不過我更愛藍天白云。
(1) 作者:葉紹翁;
(2)出處:《我愛藍天白云》;
3、云層低低地停留在機艙的下方,好像無數石灰小丘組成了一片白茫茫的荒原。高空則是另一番景象——它是那樣的明凈而清澈,仿佛使人覺得藍色蒼穹之上只有無邊無際的空虛。
(1) 作者:帕·維任諾夫;
(2)出處:《《夜弛白馬》》;
4、皓空藏藍天,云遮羞月顏。
(1) 作者:白冼;
(2)出處:《晨練》;
5、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
(1) 作者:王寵;
(2)出處:《湖上(二首)》;
7、六龍初駐浴藍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1) 作者:納蘭性德;
(2)出處:《湯泉應制》;
8、層崖翠接尉藍天,百太清風待皎然。
(1) 作者:孔尚任;
(2)出處:《送牧堂上人游五臺》;
9、綠陰幕定蔚藍天,庭戶蕭然有漏仙。
(1) 作者:洪咨夔;
(2)出處:《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10、塔影遠連空翠塢,鐘聲高入蔚藍天。
(1) 作者:趙彥齡;
(2)出處:《題南峰精舍藍光軒》;
11、雨江洗出揉藍天,結璘下鋪白玉筵。
(1) 作者:朱翌;
(2)出處:《八月十四夜對月效李長吉》;
一、贊美藍天白云的句子
1、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2、天空澄碧,纖云不染,遠山含黛,和風送暖。
3、晴朗湛藍的高空萬里無云,像碧玉一樣澄澈。
4、淺藍色的天幕,像一幅潔凈的絲絨,鑲著黃色的金邊。
5、晴空萬里,天上沒有一絲云彩,太陽把面烤得滾燙滾燙。
6、天空象是一只大鳥的豐滿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云。
7、天空高遠、潔凈,片片白云輕輕飄著,像大海里浮動的白帆。
8、金黃色的云塊散布在天空中,越來越細,仿佛是梳洗過的頭發。
9、那光潔的藍天,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藍寶石,又像織得很精致的藍緞子。
10、滿天紅云,滿海金波,紅日像一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
11、太空仿佛是一本經常翻開著的大書,誰懂得閱讀,誰就會感到十分有趣。
12、青山,白云,還有那追逐嬉戲的林間小鳥,構成了一幅絕好的水墨丹青。
13、天那么藍,連一絲浮絮都沒有,像被過濾了一切雜色,瑰麗地熠熠發光。
14、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受不住酷熱,悄悄地躲得無影無蹤。
15、天空中有幾顆發亮的星,寥寥幾片自云,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里。
16、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著。
3. 描寫藍天白云的詩句
描寫藍天白云的古詩句,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等。
(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
詩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該詩為詩人觀物寄情之作。詩中,詩歌以一副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兩個黃鸝鳴翠柳”,早春時節嫩芽初發的柳枝上,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歡唱,好一片具有喜慶氣味的生機;“一行白鷺上青天“,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此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
憑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畫,門外停泊著來自東吳,暢行萬里的船只。這首絕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為一,聯結的是詩人內心的心緒。
在表面看來是一切生機,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托著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對希望可否成真的無著、彷徨。(二)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出自南朝謝靈運的《入彭蠡湖口》。詩曰:”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該詩是詩人表達對二度歸隱悲憤之情之作。
在詩的第五至八句,作者開始描述沿途之景:有時乘月夜游,濕露而行,聆聽那哀怨的猿啼,賞玩那芳草的濃香;有時則晨起遠眺,只見近處晚春秀野,碧綠無際,遠處蒼巖高峙,白云朵朵,似同屯聚在峰頂上一般。早晚這一昏一朝,恰似是兩幅恬靜的美景。
(三)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出自明代詩人王寵的《湖上(二首)》。
詩曰:”石湖春色太可憐,卻似美人明鏡前。錦甸平鋪鴨綠水,白云飛動蔚藍天“。
該詩是一首寫景詩,描述了石湖春色的可愛,整個湖面就似美女的明鏡;鴨子在碧綠的湖面游戲,而藍天上白云在飛動。自古以來,人們在寄情山水的同時,也毫不吝惜對蔚藍天空的贊美,”白云飛動蔚藍天“可謂是對藍天白云美好景象的概括。
4. 形容藍天白云的詩詞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5. 形容藍天白云的古詩詞有哪些
形容藍天白云的古詩詞有:
1、小雅·白華:“英英白云,露彼菅茅。”作品出處:《詩經》。作者:無名氏。白話釋義:濃濃云霧空中飄,沾濕菅草和絲茅。《小雅·白華》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2、白云向空盡:“白云升遠岫,搖曳入晴空。”出處《白云向空盡》,作者焦郁,白話釋義:白云從遠山之中升起,搖搖曳曳飄到晴朗的天空中。
3、詠云:“帝鄉白云起,飛蓋上天衢。”詩詞出處:全唐詩:卷63_9。作者董思恭。詩句大意是指人飛黃騰達,建功立業。
4、山中五絕句·嶺上云:“嶺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出處《山中五絕句》,作者白居易,意思是山上的白云還沒散開,田里的小麥就要枯萎了。
5、云:“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出處《云》,作者李嶠,英英:輕盈明亮的樣子,在古詩詞中可用來形容白云。白話釋義:白云從大梁氤氳而起,朦朧彌漫不曾止歇。
參考資料:云 (李嶠著詩)-百度百科
6. 關于藍天白云的詩句有哪些
1、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2、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云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郁悶長懷愁。
3、登廬山五老峰
唐代: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譯文
五老峰坐落于廬山的東南,聳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花。登上峰頂可以攬取九江的秀麗景色,我將在這里巢居于云松。
4、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唐代: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譯文
壯麗的山河,不論楚秦,處處飛白云。白云處處飛,為著長隨你。長隨你,你去楚山隱居。白云也跟隨你渡過湘江水。
湘江上,女蘿做流蘇,瀟灑又飄逸。那里的白云真美麗,你早去早享受。
5、涼州詞二首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后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7. 形容藍天白云的句子
東隅晨鐘破蒼穹,云水悠悠幽藍天。心若游龍沖太虛,淡天琉璃醉蝶花。三月的天空 那是片片虛妄的愁云
沉重 深厚 陰暗
云朵的重量在緩緩地聚集
似我那沉寂的心那般 永恒的黑暗
三月的天空 那是片片灰沉的淚云
深沉 垂壓 沉暗
云朵的容量正在漫漫升漲
蒼孔如我沉重的心那般 淚眼婆娑
1、天藍得像一汪海水,幾朵飄悠悠的白云,洋洋灑灑地點綴在天空中,像一個美妙的老人的夢。
2、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著。
3、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受不住酷熱,悄悄地躲得無影無蹤。
4、天空高遠、潔凈,片片白云輕輕飄著,像大海里浮動的白帆。
5、秋高氣爽,天像擦拭得一塵不染的玻璃,輕綿的云朵,雪白雪白的如奶汁一樣。
6、那光潔的藍天,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藍寶石,又像織得很精致的藍緞子。
7、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飄游。
8. 描寫“藍天白云”的古詩有哪些
1.《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涪右眾山內,金華紫崔嵬。上有蔚藍天,垂光抱瓊臺。
系舟接絕壁,杖策窮縈回。四顧俯層巔,澹然川谷開。
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霧里仙人來。
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悲風為我起,激烈傷雄才。
2.《湯泉應制》年代: 清 作者: 納蘭性德
六龍初駐浴藍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潤逼仙桃紅自舞,醉酣人柳綠猶眠。
吹成暖律回燕谷,散作薰風入舜弦。
最是垂衣深圣德,不須詞筆頌甘泉。
3.《送牧堂上人游五臺》年代: 清 作者: 孔尚任
層崖翠接尉藍天,百太清風待皎然。
古雪難消山北面,春鶯懶到寺東邊。
經色渡水何妨濕,衲袖穿花更覺鮮。
不比人間行路苦,離情也廢一宵眼。
4.《山行》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二十四詩品》年代: 唐 作者: 司空圖
匪神之靈,匪機之微,如將白云,清風與歸。
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
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稀。
白云是怎么樣形成的?
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云的外觀。
9. 形容藍天白云的詩詞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
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
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