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冬季早晨雪景的詩句
描寫冬季早晨雪景的詩句如下:
1、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虬《春雪》
鑒賞:春雪漫天飛舞,天地皆白。連花園中梅樹的枝條上,也堆聚點綴著團團雪花。遠遠望去,好象白梅正吐蕊怒放,真叫人分不清哪是真梅,哪是白雪了。詩句用春雪和白梅在外形上的相似,故意造成判斷上的錯覺,目的在于盛夸雪花有著白梅一樣的氣韻,表現對春雪的高度贊頌之情。
2、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鑒賞:詩人夜深后準備吹燈入眠,卻發現燈滅之后房間里更加明亮,原來是窗外的月亮照在一地的雪上,月光反射在窗戶上讓房間內明亮如白晝。詩人作為“性靈派”的代表人物,主張釋放個性,這首詩觀察得十分細致,從聲音到景色,都讓人仿佛聽在耳邊看在眼前。雪夜的明亮讓詩人暫時忘記入眠,靜下心來欣賞一番。
3、飛雪帶春風,裴回亂繞空。唐·劉方平《春雪》
鑒賞:這里詩人以凝煉的畫筆描繪出飛雪迎春的初春景象。雖然是漫天雪花徘徊縈繞長空,但東風已送來春天的氣息。料峭春風夾著飛雪,乃是春光明媚的信使。詩人懷著切盼春色的激情,吟出這令人興奮的詩句。
4、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宋·楊萬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
鑒賞:作者站立山頭向遠處望去,最令他流連忘返的是那座東山,它銀裝素裹,在淺紅的晚霞中閃耀著潔白的光芒,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詩句寫雪山在霞光掩映下產生的視覺差錯,原先的靜景化作動景,色澤又鮮麗明艷,仿佛把人帶入仙境之中。
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鑒賞:不知道早晨下了雪,還以為是昨夜園林中的百花開放了。詩人用花喻雪。形象而具體地描繪出了雪霰的純凈潔白,象梅花一樣晶瑩可愛。
2.有什么能形容早上起來看到冰雪蓋大地,河中起霧的詩句
詠雪 吳均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鷹背上,冰片馬蹄中。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一輪俏。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3.描寫下雪的詩句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劉基《北風行》
梅花大庾嶺頭發,柳絮章臺街里飛。——李商隱《對雪二首》
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杜甫《臘日》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釣南溪雪。——洪適《漁家傲引·子月水寒風又烈》
4.形容看大雪的才詩句
1、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2、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白樸《天凈沙·冬》 3、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5、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9、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 10、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瑞葉飛來麥已青,更煩膏雨發欣榮。
——范成大《雪后雨作》 1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13、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謝道蘊《詠雪聯句》 14、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蘊《詠雪聯句》 15、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駢《對雪》 16、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17、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
——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18、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辛棄疾《和廓之雪》 19、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20、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元稹《南秦雪》 21、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
——楊萬里《觀雪》 2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23、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元稹《南秦雪》 24、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2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呂本中《踏莎行》 26、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7、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
——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 28、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華幼武《春雪》 29、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
——徐渭《梨花》 30、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5.描寫正在下雪的詩句
年代:唐
作者:朱灣
作品:長安喜雪
內容:
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全似玉塵消更積,
半成冰片結還流。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微風繞御樓。
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內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殘照影,何處斷鴻聲。
繚繞先經塞,霏微近過城。因風低未斂,帶雨重還輕。
干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小儒同品物,無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
這是雪與人的靜思之情的很好結合,是封建社會才女的寂寥,窗內窗外人與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背景,這是文學作品與一定的社會背景有聯系的典型例子。
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這是李白直接描寫大片雪花的詩句,我們可以直接引用來描寫雪。我們要學習詩人通過細致觀察、進行形象刻畫的創作品質。
6.描寫早春下雪的詩句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云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 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 王守仁《春晴》
梅花歡喜漫天雪——毛···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7.形容冬天早晨的句子詩詞
原發布者:fuhuangf441
日出三竿 【解釋】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 【出處】《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日暈,虹抱珥直背。 陽光明媚 【解釋】形容天氣晴朗,碧空如洗,萬里無云。 【出處】今天陽光明媚,很適合郊游。 晨光熹微 【解釋】熹:指天亮、天明。熹微:天色微明。形容早晨天色微明。 【出處】晉陶潛《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和煦 【解釋】形容溫暖的、和煦的陽光。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當嚴勁而蔥倩,承和煦而芬腴。 東方欲曉 【解釋】指向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望去,天剛剛要亮。 【出處】〔莫道君行早〕舊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晨曦初露 【解釋】早上的陽光剛剛出現,說明時間很早。 【出處】北師大版六下語文第七單元《當代神農氏》:從那以后,不論是~,還是日落黃昏;不論是驕陽似火,還是陰雨霏霏,袁隆平都時刻守護在試驗田邊,精心培育。 旭日東升 【解釋】旭日:初升的太陽。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景象。 【出處】《詩經邶風匏有苦葉》:緇緇鳴雁,旭日始旦。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早起看見下雪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