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形容花燈美麗好看的句子
1、寬闊的馬路兩旁花燈結彩。
2、掛著一排排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跑馬燈、龍燈、米老鼠燈、孔雀開屏燈……
3、我們看花燈得眼花繚亂,也不知先看什么好了。
4、眼前的百花燈掛在樹上呈放著光芒,為迎春燈會增添了春色。
5、各種花燈、動物燈仍然大發光芒。
6、花燈把大地打扮得絢麗多姿,給除夕披上了節日的盛裝。
7、瞧,那只“孔雀花燈”帶著吉祥如意的祝福來了!
8、這里真是花燈的海洋。
9、這里真的是花燈的天地!
10、一盞盞點燃起來的花燈遠遠望去,猶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
11、花燈又似滿天繁星,閃著亮光。
12、花燈制作精致、美觀、大方。
13、站在岸邊向大海望去,到處都是閃爍的花光。
14、突然間幢幢樓房亮起花燈,萬家燈火和天上的星光速成一片。
15、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花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
2.形容花燈唯美的句子
1、花燈式樣繁多,造型美觀,新穎別致,有玲瓏剔透的宮燈,有栩栩如生的動物燈,有富有時代氣息的廣告燈,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燈,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燈,有紅彤彤的霓虹燈,有色彩鮮艷的孔雀燈。
2、十里長街燈光輝煌,人聲鼎沸。我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金魚燈,形象逼真的荷花燈,古樸典雅的官燈——各式各樣的彩燈造型優美,裝飾考究,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3、“瞧,這燈真好看!”爸爸指著前面的彩燈對我們說。我們往前望去,只見好幾棵紅的、綠的、黃的、粉的彩色樹矗立在路旁,五彩繽紛,色澤艷麗,仿佛一個彩色的童話世界。游人們紛紛駐足觀看,拍照,想留住這絢麗的景色。我們拉著爸爸不停地拍照。
4、有一只燈籠,它是四方形的,每邊都貼著一朵金色的小花,手柄上刻著兩條呲牙咧嘴的青龍,每當點亮燈籠里的蠟燭,那金色的小花栩栩如生,再看青龍,在光的照耀下,像活了一樣,漂亮極了。
5、咦,天上怎么也飄著燈籠?啊!原來有人放孔明燈,孔明燈代表了愿望,很多人放上孔明燈許下了美好的愿望。孔明燈冉冉升起在明亮的夜空,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載著人們的許多愿望在天上自由飛著。
6、有鯉魚跳龍門、荷花、小豬放鞭炮、孫悟空等花燈,個個栩栩如生,非常好看。你看那荷花,粉紅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葉展綠疊翠,渾圓寬闊,碧盤滾珠,皎潔無瑕;你看那孫悟空,它舉著金箍棒,正要打妖怪呢,多神氣呀!
7、漂亮的兔子燈籠,雪白的毛絨絨的兔子燈籠,紅紅的圓眼睛,紅紅的三瓣嘴,紅紅的長耳朵,在蠟燭的輝映下活靈活現。
3.我想找一些形容花燈美麗好看的句子
寬闊的馬路兩旁張燈結彩,掛著一排排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宮燈:跑馬燈、龍燈、米老鼠燈、孔雀開屏燈……我們看得眼花繚亂,也不知先看什么好了。
眼前的百花燈掛在樹上呈放著光芒,為迎春燈會增添了春色。
各種花燈、動物燈仍然大發光芒,把大地打扮得絢麗多姿,給除夕披上了節日的盛裝。
瞧,那只“孔雀”帶著吉祥如意的祝福來了!它翠綠的冠子高高聳立,珍珠般的眼睛炯炯有神,鮮紅的爪子閃閃發光,五彩繽紛的羽毛光彩奪目,金黃的翅膀躍躍欲飛,像要和人比美呢。
這里真是燈的海洋,燈的天地!一盞盞點燃起來的燈,遠遠望去,猶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又似滿天繁星,閃著亮光。
金魚燈不僅制作精致、美觀、大方,而且尾鰭、鰓都能動,更有趣的是,它還不斷地吐著泡泡呢!
4.描寫花燈的詩詞
這樣的詩詞有很多。略舉一二吧。
1、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B音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儂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崔液《上元夜》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4、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 》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5.形容“花燈”的詩句有哪些
1. 曲屏深幌解香羅,花燈微透。《滴滴金·尊前一把橫波溜》
2.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燈十里正迢迢。《元夜有感》
3. 卿月花燈徹夜明,吟肩隨處倚傾城。《邀祝秀才(二首)》
4. 剩綺余芬還有韻,夜闌頻點照花燈。《落花(六首)》
5. 月下對花燈下字,年來漸覺老上關。《眠昏》
6. 插花呼酒少年場,爛賞花燈十里香。《燈夕》
7. 起吹松葉燼,自點臼花燈。楊萬里
8. 風流百巧花燈手,猶是夫差國里人。《姑蘇元夕》
9. 雨粘初蘚壁,風謝欲花燈。《清夜》
10.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對梅花燈欲昏。《除夜》
11. 故宮盆景嵌珠寶,元夜花燈下隴畦。《刨凍菜》
12. 春風九市花燈。尚憶東樓行樂,談笑故人情。
13. 桂魄澄輝,禁城內、萬盞花燈羅列。《念奴嬌·桂魄澄輝》
14. 訝鼓通宵,花燈竟起,五夜齊開。《失調名》
15. 萬朵花燈夜宴,一葉扁舟海島,寂寂五更風。《水調歌頭·仙掌下馳道》
16. 七人四百九十歲,吳家堂上看花燈。袁凱
6.形容花燈的詩句
1.正月十五日夜
(唐)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3.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4.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7.描寫花燈的詩句有哪些
1,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棄疾
2,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上元夜六首》唐代 崔液
3,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 唐 蘇味道
4,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十五夜觀燈》唐 盧照鄰
5,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生查子·元夕》 宋 歐陽修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于農歷正月十五日于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于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