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什么”來形容
一、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豐功偉績)來形容!二、形容成就的詞語,還有:不世之功、殊勛異績、赫赫之功、丘山之功、蓋世之功、卓著功勛、豐功偉績、史詩巨著、功勛卓著、豐功偉業、頗有建樹 三、中國成就:1、政治方面的成就: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國版TPP。
上合組織,亞洲版的小北約 東盟+3,中國與東盟的對話窗口 非洲論壇,中國開拓非洲的急先鋒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占世界6成。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占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占世界的52%,力壓美國占世界第一。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其他的例如電腦、電視、冰箱、平板、空調、手機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之類,就根本不用說了。
3、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里約奧運會,中國發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奧運,中國是奧運會金牌榜絕對王者。籃球出現突破——姚明出現了。
劉翔——得了三個金牌然后,忽悠了2屆奧運會 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杯賽 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 中國橫掃世界乒壇 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金牌 女子網球崛起,金花群芳爭艷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系列火箭,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長征五號,大火箭,世界僅有中美俄能造。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巨型戰略預警雷達,世界僅有中美俄三國可造,探測距離5000公里 鐵基超導,新一代常溫超導材料 八光子糾纏態,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記錄。
5、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量占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只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略核潛艇,和平捍衛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機動登陸平臺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蛟龍600,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巨浪導彈,世界上只有五個國家能水下發射戰略導彈 航天測量,航天測量船遠望1-7號,海軍天眼。
2.二十世紀初期積極向上的古詩詞
20世紀《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最早著錄于梁蕭統主持編纂的《文選》,是一組代表著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詩歌,它對魏晉以來文人五言詩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劉勰譽之為“五言之冠冕”。
此后歷代詩論家不斷探求《古詩十九首》千古不朽的藝術魅力,或對它作畫龍點睛式的評點;或寫專書進行研究。他們的評論為《古詩十九首》罩上了美麗的光環,使其成為繼《詩經》、《楚辭》之后獲得高度贊譽的詩歌。
承近代《古詩十九首》研究之余緒,20世紀的《古詩十九首》研究,在古詩文本的解讀、研究資料的整理、研究內容的深化、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瞻目的研究成果。本文根據不同時期的研究特點,分三個階段論述: 一、1900~1949年 如果說傳統的《古詩十九首》研究或側重于事理的詮釋、出處的羅列、語詞的探尋;或以“比興”、“寄托”的方法揭示詩歌的內在意蘊;那么,本世紀前半期的諸多學者,從對《古詩十九首》的注釋、解說、考證等傳統的研究方法入手,既注重“事象層面”的探求,又注重“意象層面”的開掘,在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考辨中多有創獲。
賀靈揚的《古詩十九首研究》一書,對《古詩十九首》的作者、作品產生的時代、藝術特色、各家之擬作等作了較為系統地研究。[1]這一時期,發表在期刊上的二十多篇論文,既對《古詩十九首》文本進行詮釋、箋注、解說、考疑等,也對《古詩十九首》的作者、時代、表現的情感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作了初步地探討。
較具代表性的是徐中舒的《〈古詩十九首〉考》,他結合相關典籍及后人擬詩,嚴于考證,慎于論斷,認為《古詩十九首》產生于東漢以后。[2]關于《明月皎夜光》一詩中“玉衡指孟冬”一句,因李善注引《淮南子》、《漢書》中“明是漢之孟冬,非夏之孟冬”、“漢之孟冬,今之七月”所引起的千余年的爭論,金克木《古詩“玉衡指孟冬”試解》一文,尋繹詩意,查考星圖,并引證天象,即景解文,認為“玉衡指孟冬”并不指月份及節候,而是說一日的時刻,他的這一說法,合乎天文的理論與實際,比較前人與時賢之說似乎較少牽強,從而動搖了《明月皎夜光》成詩于“太初改歷以前西漢初年”的推論。
[3] 隋樹森的《古詩十九首集釋》,可以說是集前人研究之大成的著作。該書卷一“考證”對《古詩十九首》產生年代及其作者諸問題條分縷析,列出“枚乘、傅毅說”、“曹植、王粲說”、“張衡、蔡邕說”,認為這些都是傳說推測之詞,并無真憑實據,而不足為信。
六朝以來至清人顧炎武、近人徐中舒等有關“東漢說”、“西漢說”的諸論點,理由不能充分成立,經逐一駁正后,他認為“兩漢之說”最為可信。前人“《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的說法是對的。
此說似已無大的爭議;卷二“箋注”,每首詩在六臣注之后,列舉了從“文選學”專著及《古詩源》、《古詩鏡》等詩歌選本中精選出的評論《古詩十九首》的資料,層次清晰,方便研究者對讀;卷三輯錄了清代及近代學者劉履、張庚、吳淇等的著作和論文中對《古詩十九首》的解、說、評點資料;卷四“評論”輯錄了自劉勰以來歷代詩論家對《古詩十九首》精當的評語。這部集資料性與學術性于一體的著作,是研究《古詩十九首》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書。
[4] 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集釋》別開生面,他以新的學術眼光和審美情趣分析《古詩十九首》,在“注釋”部分繼承李善“釋典”、“釋事”的傳統,“說明”部分揭示《古詩十九首》內在旨意,把詮釋詩歌中的“典事”和闡發詩歌中的“意蘊”相結合,體現了新舊文學的融會貫通,在疏通文義的基礎上,分析探求古詩的思想內涵及藝術特征,形成了既長于注解考證,又善于鑒賞批評的研究特色,成為后人研究的典范。[5] 可以說20世紀前半期的學者,以篤實謹嚴的治學態度、深厚扎實的學術功力,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或集評箋注,評論鑒賞;或辨析資料,旁征博引;大都打破了舊學的“比興說”、“君臣說”的模式,實現了從舊學到新學不同研究手法的過渡。
他們的研究成果為初學古詩者指示了門徑,為《古詩十九首》的研究推向深入奠定了深厚堅實的基礎。 二、1950~1979年 1956~1957年,馬茂元、朱光潛先后在《新建設》、《語文學習》、《中國青年》上發表論文,開始對《古詩十九首》進行研究。
馬茂元的《古詩十九首探索》一書,使人們有了閱讀、欣賞《古詩十九首》的新注本。該書和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集釋》體例相同,先列原詩,再加注釋,最后是說明,注釋和說明也兼采眾長,并融進自己的新見。
他首次用美學和文藝學的方法,深入細致地分析了十九首古詩,彌補了朱自清《古詩十九首集釋》只完成九首的缺憾。以往對《古詩十九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對作者、寫作年代和詩中具體詞句的考證方面,馬茂元一書的創新之處在于以精當的鑒賞,優美的語言,對《古詩十九首》產生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和藝術特征進行了新的闡述。
該書以學術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令人耳目一新。[6]然而,這部使馬茂元成為著名的古典詩歌評論家的著作,在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卻引起。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20世紀有什么詩句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