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漁船的詩句
石磯西畔問漁船。——唐 張旭 《桃花溪》
數莖紅蓼一漁船。——宋 譚用之 《貽釣魚李處士》
數只漁船何處宿。——唐 歐陽炯 《南鄉子·嫩草如煙》
借得漁船泝小溪。——宋 陸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
溪畔漁船青草中。——唐 王建 《江陵道中》
漁船爭入沼中蘆。——宋 楊萬里 《藏船屋二首
暖傍漁船睡不驚。——唐 齊己 《沙鷗》
瀧下漁船逆浪歸。——宋 楊時 《綠陰亭上》
2.和漁船有關的詩句
和漁船有關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賀《南園十三首(其十三)》
原文:
小樹開朝徑,長茸濕夜煙。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
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譯文:
樹叢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漸漸開朗,細嫩的雜草夜來被煙霧濕染。柳絮落滿河邊,令人驚奇,以為是雪,一場春雨,使水漲滿了溪邊的麥田。
古廟里遠遠傳來緩慢的鐘聲,山頭云氣中一彎缺月高懸。到了晚上,漁人們在岸邊敲石取火,點燃竹子,火光映照著漁船。
2、唐代張旭《桃花溪》
原文: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
一座高橋隔著云煙出現,在巖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3、唐代王維《桃源行》
原文: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譯文:
漁舟順溪而下,追尋那美妙的春景,夾岸桃花映紅了古渡口兩旁。花樹繽紛,忘記了路程遠近;行到青溪盡處,忽然隱約似見人煙。
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開朗一片平川。遠望去叢叢綠樹有如云霞綺聚集,進村見戶戶門前翠竹鮮花掩映。
4、南宋楊萬里《舟過安仁》
原文: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譯文:
一只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5、宋代戴復古《江村晚眺》
原文: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譯文:
江邊上空的夕陽籠罩江邊沙灘。潮水退了,漁船傾斜著靠在岸邊。
一對白色水鳥停在江水旁。聞得有人來,就警覺地飛入蘆葦叢中。
3.描寫漁船的句子
【第1句】河岸上躺著一條船,一條久經磨難的小漁船。
它已經破爛不堪,連最最高明的木匠也都搖頭皺眉。它靜靜地躺著,它太疲勞了,它需要長久地休息和整修。
它老了,它已經耗盡了全部的力量,仿佛一陣風便可把它的骨骼吹散。白天,它凝視太空,記起那漂泊的白日。
它曾陪伴著主人,撒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希望。… 【第2句】我的家鄉在海邊,是個美麗的濱海城市。
當然,這美麗離不開大海、漁船、漁網,更離不開勤勞、樸實、勇敢的漁民。當一張張風帆升上船桿,當船員們步履匆匆、精神抖擻地走上甲板,當一只只海鷗在天空中發出歡快的叫聲,我們聆聽著一陣陣響亮的汽笛聲。
一艘艘捕漁船即將出海,船上的船員們正與親人們揮手告別,期待著漁船滿載而歸。… 【第3句】漁船歸港,不僅因為潮汛之故,也不僅因為避風而歸,當然,漁民想家想老婆隨時都可返航,其中另有一個原因,是為了給漁船補給。
補網是常年的事。網場往往就在漁港邊的馬路上。
于是,馬路的一邊伸展著草藍或者醬紅色的網具,漁婦們頭系毛巾,坐在小凳子上,將梭羅穿梭在網眼之中,將長長的漁港點綴出了一道濃厚的漁家風情。… 【第4句】小漁船曾載著期待,載過收獲;它也曾載著幻想,載過幸福。
此時,那圓了又圓的太陽,正行進在萬頃波濤之間。它的臉不覺由紅變白,再由白變紅。
因為太陽看到了有著豐功偉績的漁船。相比之下它太渺小太自私。
它過分地保護了自己,把自己裝扮成圓了又圓的球,為的是不在風浪中沉沒。它過分地考慮了自己,把自己裝扮成封閉又封閉的球,為的是不攜帶任何東西。
… 【第5句】清楚的記得那天站在那破舊石橋上望下去的一片臟亂與落魄,現在看卻覺得有著一種滄桑的美,想給它配上文字,卻覺得打擾了它的美麗,就叫它“停靠在沙岸的漁船”吧。落魄或滄桑的也許并不是這景色,而是此刻的心情,寧靜的蕭條。
… 【第6句】漁港是漁船安睡的窩,也是漁民回家的停靠站。歸帆的漁船航向哪里?自然是漁港。
漁港是漁船一路航行的宿地。就像一個旅途勞頓的人,家才是他的歸宿。
早先的漁港簡陋,就在狹小的港灣里筑上一道石頭壘成的堤壩,堤壩上豎幾塊方形的條石,算作纜樁。那時候的漁港,既泊船,也賣漁貨。
魚腥的味道濃濃的,漁港的氣息如波浪一般起起伏伏。… 【第7句】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農家生活截然不同的是,漁民的生活有著季節性的變化。
每當休漁期,在海邊的馬路上,堆放著一張張大漁網,旁邊圍坐著許多人。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他們一邊將漁網攤開,一邊坐在小板凳上補漁網。
他們忙得滿頭大汗,熟練的手法讓人目不暇接,為美麗的海港增添了一道新的勞動樂章。過了休漁期,漁民們又沐浴著朝陽,在歡聲笑語中信心滿滿地揚帆啟航了。
… 【第8句】遠處漁船上的白帆也被這初升的太陽染紅了,像一面面巨大的紅綢在飄揚。 朝霞染紅了河水時,從淡淡的晨霧中駛來了一片片潔白的帆影,流光溢彩的河上,頓時好像綻開了一朵朵白蓮花。
漁船都揚起白帆,往來拉網,仿佛是成群結隊翩翩飛舞的白蝴蝶。海浪輕輕地拍著船頭和船舷,船身略側,向前滑去時輕盈得如同一只掠水的小燕兒。
… 【第9句】曾在臨海看潮的日子里,我一度瘋狂懷念家鄉長河中的那條漁船。不知道那條漁船是什么時候從上游漂來的,當我發現時,它已經在這片淺淺的水灣停留多日。
它依水而臥,被閃爍的漁火倒映在水中,在蒙蒙的霧靄中孤蕩起伏,那么寂寥,隨波跌宕。有水,有漁船的夜晚,自然就會有“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遐想。
不過,無論有否月光的夜晚,那閃爍的漁火,透過稀疏的烏篷,在江面上撒下點點碎碎的銀光。… 【第10句】大風起時,浪卷波涌,呼呼的風聲回蕩在漁港里。
漁港張起臂彎,將一艘艘的漁船倉促地接納起來。那些漁船,卻依然威風凜凜,機聲隆隆,緊一陣,猛一陣,蓋過風的怒叫。
待到拋完錨,打完纜樁,才偃旗息鼓,任憑風浪的撞擊。所有的漁船一下子回港,漁港就顯出擁擠,只得任由漁船參差不齊地錨泊。
只要漁船能平安,漁港的心里便踏實。… 【第11句】夜晚時分,漁港里布滿了燈火。
那盞盞燈火并不明耀,只是漁船安閑休憩的一種記號。然而,整個漁港里漁船的燈火連成一片,卻描繪出了一番燈火闌珊的情景,漁港在安寧中又顯露出一種繁盛的狀態。
明晃晃的燈火,映出了漁港波光粼粼,漁船就靜靜地枕在漁港的臂彎里。… 【第12句】這些散碎的銀光,伴隨著一些感慨,常常蕩漾在心的一隅,幽然若默。
記憶中的靜謐,該是靜坐在船頭,凝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的感覺。流水無聲的江面,隨波逐流著荒蕪的枯草,和一些頹敗的枝葉,偶爾會看到碧綠青蔥從眼前掠過,還來不及想什么,就眼睜睜地看著那抹碧綠在沉浮中漸漸遠去。
像某些人,某些事,逐漸在眼中,或記憶里隱去。… 【第12句】鄱陽湖里船天堂,鄱湖岸邊是家鄉。
飽受過湖上冰霜,習慣了湖面風浪。空閑船出去撒網,農時田地生產忙。
漁業農務兩不誤,漁戶生活奔小康。鄱陽湖里船天堂,鄱湖岸邊是家鄉。
主席功勞比山高,黨的恩情比江長。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歸來魚滿艙。
漁船駛向致富。
4.形容冬天江上漁船的詩句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韋莊《菩薩蠻》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江上漁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周邦彥《蘇幕遮》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5.描述黃河水上河道船的詩句
描寫黃河的詩句(贊美贊頌黃河)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關于黃河的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