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于的同音字的古詩詞
1.帶于字的
停車坐愛風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帶余字的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3.帶魚字的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池魚躍不同,園鳥聲還異。
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里。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
眾鳥集榮柯,窮魚守枯池。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階庭空水石,林壑罷樵漁。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就枕滅明燭,扣舷聞夜漁。
臘響驚云夢,漁歌激楚辭。
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枻歌。
僚寀爭攀鹢,魚龍亦避驄。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舞鶴乘軒至,游魚擁釣來。.
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
因向智者說,游魚思舊潭。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
小白鴻翼于夷吾,劉葛魚水本無二。
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巨鰲未斬海水動,魚龍奔走安得寧。
我從此去釣東海,得魚笑寄情相親。.
蝘蜓嘲龍,魚目混珍。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何處滄浪垂釣翁,鼓棹漁歌趣非一。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舊宅樵漁地,蓬蒿已應沒。
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愿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黃口為人羅,白龍乃魚服。
澤被魚鳥悅,令行草木春。
虎伏被胡塵,漁歌游海濱。
魚鹽滿市井,布帛如云煙。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釵鈿約,竟拋棄。重泉若有雙魚寄。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鷗鷺眠沙,漁樵唱晚,不管人間半點愁。
2.有沒有人會初中語文詞語辨析啊
初中語文語文易混淆詞語辨析 1、不齒?不恥: “不齒”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視。
“不恥”意思是“不以……為恥”, “不認為……是可恥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溝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結,貶義詞。而“溝通”指兩方能夠通連。
3、定金?訂金:“定金”指為了保證成交,預先支付的一部分錢。而“訂金”指購買之前約定的價格。
4、預定?預訂:“預定”指預先規定或約定。而“預訂”指預先訂購。
5、作客?做客:“作客”指離開故鄉,寄居在別處。而“做客”指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
6、質疑?置疑:“質疑”指提出疑問。而“置疑”指懷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義。
7、義氣?意氣:“義氣”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氣”指志趣、性格、氣概,也指偏激的情緒。
8、本義?本意:“本義”指詞語的本來意義。而“本意”指原來的意思或意圖。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領、造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時間;②空閑時間;③指時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領、造詣”之意外,可與“工夫”通用。 10、牟取?謀取:“牟取”指獲取名利,貶義詞。
而“謀取”指的是設法取得,一般用于褒義。 11、巨變?劇變:“巨變”指的是巨大的變化,而“劇變”指劇烈的變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執行和遵守,是一種治理社會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依法治國;②根據法律治理國家。
13、自詡?自許:“自詡”指自夸,貶義詞。而自許指以某種崇高的使命激勵自己,褒義詞。
14、勉勵?勉力:勉勵,勸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處世?處事:“處世”泛指在社會上的活動,人際交往。而“處事”指處理事務。
16、形跡?行跡:“形跡”指①舉動和神色;②痕跡、跡象;③指禮貌,如“不拘形跡”。而“行跡”指行動的蹤跡。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來的形狀,本來的真實面目,常含貶義。原型:原來的類型或模型,特指文藝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
18、年輕?年青:“年輕”指①年紀不大,多指十幾歲至二十幾歲;②指事業學問的開創的時間不長。而“年青”指處在青少年時期。
19、連播?聯播:“連播”指連續播出(節目)。而“聯播”指同時轉播其他電視臺或電臺的節目。
20、終止?中止:“終止”指結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測,預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慮;例:老張的話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礙:“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礙”指阻礙,不能順利進行。
23、變換?變幻:“變換”指事物的一種形式或內容換成另一種。而“變幻”指無規則地改變,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貢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貢品”指古代屬國或本國臣民獻給帝王的禮物。
25、淹沒?湮沒:“淹沒”指大水漫過,也形容被聲音蓋過。而“湮沒”指名聲和成就被埋沒。
26、泄漏?泄露:“泄漏”指專指液體、氣體慢慢流出。而“泄露”指不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
27、樹立?豎立:“樹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而“豎立”指物體垂直而立。
28、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常被誤用來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29、炙手可熱:只能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常被誤用來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30、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常被人誤用來“首要”“首先”和“理所當然”之意。
31、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是敬辭,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綿薄之力”才是謙詞。
32、蓬蓽生輝:敬辭。表示別人使自己生輝。
33、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
34、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誤用于表毫不猶豫地做與正義無關的事。
35、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多用于否定形式。
3.有沒有人會初中語文詞語辨析啊
初中語文語文易混淆詞語辨析 1、不齒?不恥: “不齒”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視。
“不恥”意思是“不以……為恥”, “不認為……是可恥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溝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結,貶義詞。而“溝通”指兩方能夠通連。
3、定金?訂金:“定金”指為了保證成交,預先支付的一部分錢。而“訂金”指購買之前約定的價格。
4、預定?預訂:“預定”指預先規定或約定。而“預訂”指預先訂購。
5、作客?做客:“作客”指離開故鄉,寄居在別處。而“做客”指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
6、質疑?置疑:“質疑”指提出疑問。而“置疑”指懷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義。
7、義氣?意氣:“義氣”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氣”指志趣、性格、氣概,也指偏激的情緒。
8、本義?本意:“本義”指詞語的本來意義。而“本意”指原來的意思或意圖。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領、造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時間;②空閑時間;③指時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領、造詣”之意外,可與“工夫”通用。 10、牟取?謀取:“牟取”指獲取名利,貶義詞。
而“謀取”指的是設法取得,一般用于褒義。 11、巨變?劇變:“巨變”指的是巨大的變化,而“劇變”指劇烈的變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執行和遵守,是一種治理社會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依法治國;②根據法律治理國家。
13、自詡?自許:“自詡”指自夸,貶義詞。而自許指以某種崇高的使命激勵自己,褒義詞。
14、勉勵?勉力:勉勵,勸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處世?處事:“處世”泛指在社會上的活動,人際交往。而“處事”指處理事務。
16、形跡?行跡:“形跡”指①舉動和神色;②痕跡、跡象;③指禮貌,如“不拘形跡”。而“行跡”指行動的蹤跡。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來的形狀,本來的真實面目,常含貶義。原型:原來的類型或模型,特指文藝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
18、年輕?年青:“年輕”指①年紀不大,多指十幾歲至二十幾歲;②指事業學問的開創的時間不長。而“年青”指處在青少年時期。
19、連播?聯播:“連播”指連續播出(節目)。而“聯播”指同時轉播其他電視臺或電臺的節目。
20、終止?中止:“終止”指結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測,預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慮;例:老張的話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礙:“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礙”指阻礙,不能順利進行。
23、變換?變幻:“變換”指事物的一種形式或內容換成另一種。而“變幻”指無規則地改變,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貢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貢品”指古代屬國或本國臣民獻給帝王的禮物。
25、淹沒?湮沒:“淹沒”指大水漫過,也形容被聲音蓋過。而“湮沒”指名聲和成就被埋沒。
26、泄漏?泄露:“泄漏”指專指液體、氣體慢慢流出。而“泄露”指不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
27、樹立?豎立:“樹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而“豎立”指物體垂直而立。
28、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常被誤用來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29、炙手可熱:只能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常被誤用來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30、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常被人誤用來“首要”“首先”和“理所當然”之意。
31、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是敬辭,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綿薄之力”才是謙詞。
32、蓬蓽生輝:敬辭。表示別人使自己生輝。
33、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
34、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誤用于表毫不猶豫地做與正義無關的事。
35、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多用于否定形式。
4.含有“剛”字或同音的古詩詞
1、《花影》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譯文: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2、《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譯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難道能因為有禍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嗎?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還是退隱不仕,當一名成卒適宜。我開著玩笑,同老妻談起《東坡志林》所記宋真宗召對楊樸和蘇東坡赴詔獄的故事,說你不妨吟誦一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為我送行。
3、《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清代:納蘭性德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譯文:風中的柳絮殘飛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別離時拈一花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傷心離別的地方,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4、《中秋》唐代:鄭谷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馀天。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譯文:江南水鄉的雨后,空氣更加清新怡人,陣陣蓮花清香撲面而來。這樣的天氣讓人倍感舒適,客居他鄉的愁緒卻又從心頭泛起。
社會動蕩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而那在亂世中的舊友不知有幾人能保全。這樣的愁悶心情難以排解,只因未曾學習佛理寬慰己心。
5、《斗百花·滿搦宮腰纖細》宋代:柳永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舉措多嬌媚。
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但先睡。
譯文:剛好握滿手的纖細的腰肢,剛好成年了歲數。不解風流之事的她剛剛出嫁,把頭上的雙丫髻挽成云髻。第一次學著打扮嚴肅之妝,像用畫筆畫出的、雕塑家雕塑出的美好的身材,(想到男女相戀和云雨之事)臉上表現出一種既怕且羞的情意來。每一舉手投足都非常嫵媚可愛。
可惜心里還沒有學會主動搶先向丈夫示愛。常常是夜已經深了,還不肯入鴛鴦被睡覺。丈夫給他**,羞怯的背對著銀燈,對丈夫說:別幫我脫衣了,我先不睡,你先去睡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初中古詩詞同音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