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邊時寫的一首小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色,抒發了遠離家鄉、旅居在外時的孤獨傷感之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寒雨連江,夜暮降臨,以凄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鄉而改變志節,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整首詩歌先寫草堂春色,再寫雪山江船,有動有靜,色彩鮮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四、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題“獨坐”,一“獨”字為全詩的抒情和描寫定下了基調,但首句卻用一“眾”字開頭,然后從眾到“盡”,第二句再轉出“孤”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心頭上無限孤單寂寞的思潮。
最后鳥飛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獨,與作者同病相憐,共處寂寞之境。這樣不僅把敬亭山寫活了,也鮮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獨”運。
五、旅夜抒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的前四句寫自己旅途所見,創造出一個雄渾壯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對這壯闊宏偉的月夜江流圖和目前自身的處境抒發感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凝聚著、濃縮著詩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詩的情景交融得妙合無痕,突出了一個憂嘆身世而又未肯忘記壯志的孤苦伶仃的詩人形象. 六、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中間兩聯重在寫景、敘事,首尾兩聯都間接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七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爭、自己趕考落榜,處于痛苦、彷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2.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有哪些
1.《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賞析: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2.《天凈沙 春》 年代: 元 作者: 白樸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賞析:這支《天凈沙·春》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構成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征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3.《江雪》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4.《臨洞庭上張丞相》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賞析: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
詩人借了這句古語來暗喻自己有出來做一番事業的愿望,只怕沒有人引薦,所以這里說“徒有”。希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
作為干謁詩,最重要的是要寫得得得體,稱頌對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辭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這首詩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5.《長相思·汴水流》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賞析: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
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詞作采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后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因而給讀者留下強烈的懸念。
6.《春宮怨》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賞析:這首詩是代宮女抒怨的代言詩,其實也含有自嘆無人賞識之意。首聯寫因貌美而入宮,受盡孤寂,不愿梳妝,頷聯寫取寵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妝扮了。
頸聯寫景,春風駘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殘,寂寞空虛的情感。末聯寫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歷來為人所推崇的名句。??關于此詩作者,歷來有所爭議。
歐陽修和吳聿以為周仆所為,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卻斷為杜荀鶴所作,且云:“故諺云:杜詩三百首,惟在一聯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證。
7.《清平樂·別來春半》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賞析:這首詞寫的是離愁別恨。乾德四年(966),李煜弟從善入宋不得歸。
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詞。詞并未拘泥與此一情,而是虛筆點染,描繪出一種擴大的感情境界與氛圍。
詞的開篇,點明事由與季節。為什么在春意正濃.春光明媚之時,卻說“觸目柔腸斷”呢?原是“別來”之陰影籠罩了一切,觸目之景還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砌下”“還滿”寫出落花之多.佇立之久,表現了詞人無限哀傷的情懷和形象。過片緊承“別來”二字,“雁來音信無憑”既是景象的轉換,也是情感深入,謂雁能傳書,但是雁來人不來,雁歸人不歸,徒增愁恨。
“路遙歸夢難成”又翻進一層,為所懷念之人設想,語意奇特,委婉之至。結尾二句以遠接天涯.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愁別恨,形象生動,貼切自然;在語法上一波三折,在語意上一唱三嘆,頓挫有致,情韻俱生。
8.《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賞析:就詩人而言,在我為情,在物為境。詩思的觸發、詩篇的形成,往往是我與物、情與境交相感應的結果。
柳宗元的這首《偶題》,正是一首物我雙會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設想詩人創作時的狀態,他身為逐客,遠在異鄉,獨立庭院,百感叢集,這時,正如《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心因“物色之動”而搖,辭因“情以物遷”而發。
他的詩筆“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眼中的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會為一的。
9.《少年游·闌干十二獨憑春》 年代: 宋 作者: 。
3.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也稱直抒胸臆,有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是指詩人將自身要抒發的情感或表達的思想寄寓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
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感情表達志向和意愿的一種抒情方式。
用典抒情:詩歌中常常引用古書中現成的故事或詞句,叫做用典
以景結情: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這些是我從資料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4.寫景抒情的古詩詞,并說說他們的特色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墓犁為田, 松柏摧為薪。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千頃綠疇平似掌,蒙蒙春雨動春犁。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古墓犁為田, 松柏摧為薪。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采菱辛苦廢犁鋤, 血指流丹鬼質枯。 芒種才過雪不霽, 伊犁河外草初肥。
對之不覺忘疏懶, 廢卷荷鋤嫌日短。 亦念官賦急,寧知荷鋤勞。
罷鋤田又廢,戀鄉不忍逃。 五畝畦蔬地,秋來日荷鋤。
老子不辭沖急雨,小鋤香帶藥畦泥。 父耕原上田,子鋤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怒怨,但坐看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余。
使君謝羅敷, 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婦, 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 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 黃金絡馬頭。
腰中鹿盧劍, 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 四十專城居。為人結白皙, 鬑鬑頗有須。
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 皆言夫婿殊。
召平瓜地接吾廬,谷雨干時手自鋤。 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采菱辛苦廢犁鋤, 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 近來湖面亦收租!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適也。
階前流水玉鳴渠。 愛吾廬。
愜幽居。 屋上青山,山鳥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許, 今老矣,欲何如? 閑來活計未全疏。 月邊漁。
雨邊鋤。 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
誰喚九原摩詰起, 憑畫作,倦游圖。 怎么樣?還滿意吧? 滿意就選我啊。
5.寫景 敘事 抒情的古詩各一首
寫景:(唐)杜甫 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敘事: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抒情: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抒情:
6.寫景抒情的古詩
贈汪倫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注釋】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靜夜思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注釋】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注解】:1、舉:抬。
【韻譯】: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高考語文寫景抒情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