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孩子名字叫“文弟”是什么意思
用字分析
文: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藝。文獻。文采。文華辭采:文質彬彬。溫和:文靜。文雅。
弟:韋束之次弟也。從古字之象。凡弟之屬皆從弟。
成語釋名
溫文爾雅 文武雙全 文質彬彬 舞文弄墨
唐詩宋詞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 -駱賓王《從軍行》
升平貴論道,文墨將何求。 -王昌齡《放歌行》
出入金犢幰,兄弟侍中郎。 -溫庭筠《江南曲》
借問送者誰,妻子與弟兄。 -白居易《挽歌》
2.宋詞..這句是什么意思
觀,應作覲,就是朝拜皇上之意。否則講不通,也不押韻。
真筌同真詮、真諦。類同神化的真理。已經超越了。
鳳凰也已飛回去了。即算它沒有登上過鳳凰臺,也不遺憾。作者自況其未達到較高的官位。
總還算好,兒子在洛陽附近做地方官.聲望還不錯。(漢循吏龔遂與黃霸的并稱。亦泛指循吏)
棠陰清永,比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政通人和之意。
壺中光景,指道家的仙境。比喻它辭官后的放松和享樂。
話雖如此,卻又幻想:
有那么一天,皇上會下一封詔令,派一輛輕車,請他回皇宮朝覲!
3.宋詞的詞牌名是什么意思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②(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個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詞牌的來源
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象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宜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④,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⑶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何罷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宋詞中小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