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銅爵妓 江淹

            銅爵妓原文:

            武皇去金閣,英威長寂寞。
            雄劍頓無光,雜佩亦銷爍。
            秋至明月圓,風傷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燭映蘭幕。
            撫影愴無從,惟懷憂不薄。
            瑤色行應罷,紅芳幾為樂?
            徒登歌舞臺,終成螻蟻郭!

            銅爵妓鑒賞

            詩的開頭四句寫曹操身后寂寞,雄風已逝,給人以悲涼冷落之感。“武皇”即指曹操。“金閣”,猶言金闕,宮觀樓臺之美稱,此指銅爵(雀)臺。臺建于建安十五年,在鄴城西北,“高十丈,有屋百余間。”(《水經注》卷十)樓臺之頂置大銅雀,舒翼若飛。又其“西臺高六十七丈,上作銅鳳,窗皆銅籠,疏云毋幌,日之初出,乃流光照耀”(《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引《鄴中記》)。浮光躍金之樓觀,以“金”狀之,確也非常貼切。但是,如今人去樓空,已無復當年的英風雄威、歌舞升平,留給后人的,只是一片凄涼寂寞。開頭兩句就這樣強烈地渲染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氣氛。“雄劍”,本指春秋時吳國人干將、莫邪所鑄之劍,其劍有二,一雌一雄,雄劍進獻于吳王,此處是以“雄劍”代指魏武所佩之劍。這劍當年曾伴隨他南征北戰,削平群雄,而今卻已埋沒于塵封之中而黯然失色了。“雜佩”亦指魏武所佩之飾物。古人述及人之佩戴物常以劍佩對舉,如《說苑》云:“經侯過魏太子,左帶玉具劍,右帶環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故此處劍佩連類而及。“銷爍”,猶言銷镕,在此即是蕩然無存之意。這二句,由曹操的遺物引出,再申前意,補足文氣。

            接下去“秋至”四句,則從《遺令》中的“月朝十五”生發而出。三五之夜,皓月當空,正是曹操要求諸妓向帷帳歌舞作樂之時。試想活生生的人幽閉于荒臺孤館,且要侍奉空床虛帳,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悲劇!這些歌妓無異是奉獻于帝王祭壇上的活的犧牲,因而對她們說來,皎潔的秋夜只會更增加內心的悲感凄涼。這四句寫景恰似“主觀鏡頭”,展現出她們眼中特有的悲涼的夜景:風露凄凄,清夜湛湛,孤獨搖曳的燭光,將她們的身影分明地投于蘭幕之上。全詩悲劇的氣氛,至此越加濃重了。

            此后六句,轉入直抒怨憤,比之上面的托物訴情,感情更為強烈。“撫影”承上“孤燭”句,轉接極為自然。眾妓顧影自憐,悲從中來,無所適從,但覺心中的憂思,綿綿不絕,難以消解。“薄”即停止之意,如《楚辭·九章·哀郢》云:“忽翱翔之焉薄。”“瑤色”,猶言玉顏,“紅芳”即紅花,此亦指美人的紅顏。“行應罷”,行將衰頹老朽;“幾為樂”,為樂能有幾時。這二句互文見義,渲染強烈。詩人感嘆著妓人的青春難駐、紅顏易老,不禁要為她們的不幸生涯灑一掬同情之淚,發一曲不平之歌。最后兩句應《遺令》中“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的意思,感情由悲而怨,由怨而憤,達于高潮。這里著一“徒”字,實蘊含無窮的悲思與怨憤。登臺歌舞,遙望西陵,對銅雀妓來說,只是侍奉幽靈、虛擲青春的徒勞之舉,而對死去的帝王來說,也同樣是毫無意義了,因為他最終也成了一堆“螻蟻郭”,亦即“蟻垤”,螻蟻之穴,其外壅土如城郭,故云。古人常用它和高山對舉,以顯示其渺小,如《孟子·公孫丑》云:“泰山之于丘垤。”趙岐注:“垤,蟻封也。”又郭璞《游仙詩》云:“東海猶蹄涔,昆侖螻蟻堆。”此處用“螻蟻郭”,一方面說明皇陵雖高,無異于蟻垤一堆,藐視之意可見;另一方面也表示,貴為天子者最終也要與平民百姓同歸丘墓,而魏武卻要作威福于死后,其自私冥頑雖到了荒謬絕倫的地步,但到頭來還不是黃土一抔,又復何益!這二句和第一層詩意恰好遙相呼應,使同情歌妓與批判帝王的兩個方面渾然統一于詩歌的主題之中。

            江淹此詩流麗中有悲壯之氣。李調元《雨村詩話》云:“詩之綺麗,盛于六朝,而就各代分之,亦有首屈一指之人,……粱則以江淹文通為第一,悲壯激昂。”而這種悲壯又是通過強烈的對比突現出來的。在寫魏武時,將其生時的威武雄壯與死后的寂寞蕭條作對比;而在寫歌妓時,則以青春、自然之美與其生活、命運之悲作對比。帝王的淫威自私與歌妓的痛苦犧牲則是此詩最根本的一個對比。綺麗的辭藻與悲劇的氣氛相反相成,形成此詩凄艷的風格,沈博絕麗之中回蕩著幽怨之氣,這正是楚辭的傳統。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銅爵妓 江淹

            南北朝

            折楊柳歌辭五首 佚名

            閱讀(221)

            折楊柳歌辭五首原文: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放馬兩泉澤,忘不著連羈。擔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蹕

            南北朝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庾信

            閱讀(243)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原文:蕭條亭障遠,凄慘風塵多。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鑒賞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對異域風物而起羈旅之嘆。但這首詩所描寫的邊塞景象,并不一

            南北朝

            子夜歌 佚名

            閱讀(212)

            子夜歌原文:高山種芙蓉,復經黃檗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

            南北朝

            詠孤石 惠標

            閱讀(204)

            詠孤石原文: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澤浪,頂入香爐煙。崖成二鳥翼,峰作一芙蓮。何時發東武,今來鎮蠡川。詠孤石注釋①中原:漢民族居住地域之中心。廣義指黃河流域,狹義指河南省一帶。地理:指地理結構、地貌形成。②彭澤:江西省極北一縣,瀕臨

            南北朝

            同謝諮議詠銅雀臺 謝朓

            閱讀(220)

            同謝諮議詠銅雀臺原文:穗帷飄井干,樽酒若平生。郁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芳襟染淚跡,嬋媛空復情。玉座猶寂寞,況乃妾身輕。同謝諮議詠銅雀臺注釋①這是一首應和(同)謝咨議憑吊魏武帝曹操的詩。曹操臨死時,在他的《遺令》中曾經囑咐諸子將自己的遺

            南北朝

            之零陵郡次新亭 范云

            閱讀(269)

            之零陵郡次新亭原文: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之零陵郡次新亭注釋①干:大水之旁。②滄:蒼。水色青蒼,所以流水稱“滄流”。未可源:言不能窮其源。已:止。末二句寫水程行役之勞。之零陵郡次新亭鑒賞

            南北朝

            詠萍 劉繪

            閱讀(216)

            詠萍原文:可憐池內萍,葐蒀紫復青。巧隨浪開合,能逐水低平。微根無所綴,細葉詎須莖?飄泊終難測,留連如有情。詠萍鑒賞浮萍給人們的印象,似乎總有一種隨水現蕩的不安定感。所謂“停不安處,行無定軌”,在懷才不遇的詩人眼中,便往往成了身世飄泊的象征

            南北朝

            秋至懷歸詩 江淹

            閱讀(257)

            秋至懷歸詩原文:悵然集漢北。還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參差萬里山。楚關帶秦隴。荊云冠吳煙。草色斂窮水。木葉變長川。秋至帝子降。客人傷嬋娟。試訪淮海使。歸路成數千。蓬驅未止極。旌心徒自懸。若華想無慰。憂至定傷年。秋至懷歸詩鑒

            南北朝

            子夜歌·夜長不得眠 佚名

            閱讀(211)

            子夜歌·夜長不得眠原文: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子夜歌·夜長不得眠注釋①灼灼:明亮貌。②想:想象。散喚聲:指斷斷續續的呼喚聲。③諾:答應的聲音。 子夜歌·夜長不得眠品評  這位女子思念心上人,想得神迷心癡,以至于

            南北朝

            雨雪曲 江總

            閱讀(272)

            雨雪曲原文: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雨雪曲翻譯及注釋翻譯雨雪紛飛成了邊塞的隔離,跟著軍隊度過了隴西。繞著營地能看見狐貍留下的蹤跡,在山旁還依稀能看見雪地上馬蹄的

            南北朝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

            閱讀(226)

            與胡興安夜別原文: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與胡興安夜別注釋⑴胡興安:興安,南朝所置縣名,在今四川成都附近。胡興安當為在其地做官的胡某。⑵居人:留居的人,指自己。 行:將

            南北朝

            悼室人 江淹

            閱讀(200)

            悼室人原文: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風光肅入戶,月華為誰來?結眉向蛛網,瀝思視青苔。鬢局將成葆,帶減不須摧。我心若涵煙,葐蒀滿中懷。悼室人鑒賞“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秋天到了,天氣轉涼,照例要另添新衣了。羅、紈都是絲織品,在制衣前先要將其

            南北朝

            劉太尉琨傷亂 江淹

            閱讀(204)

            劉太尉琨傷亂原文: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秦趙值薄蝕,幽并逢虎據。伊余荷寵靈,感激狥馳騖。雖無六奇術,冀與張韓遇。寧戚扣角歌,桓公遭乃舉。荀息冒險難,實以忠貞故。空令日月逝,愧無古人度。飲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投袂

            南北朝

            古離別 江淹

            閱讀(250)

            古離別原文: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古離別翻譯及注釋翻譯  心愛的人要到雁門關外很遠的地方

            南北朝

            恨賦 江淹

            閱讀(302)

            恨賦原文: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若乃趙王

            南北朝

            別賦 江淹

            閱讀(284)

            別賦原文: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

            詩詞

            描寫江淹的詩句

            閱讀(21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江淹的詩句,內容包括形容江淹的成語是哪兩個,形容江淹的成語是哪兩個一個江郎才盡,哪位老師知道:有關于“江郎才盡”或“江淹”的詩句。江淹? (生卒年不詳)?江淹,南北朝時的著名文人.因獨享漢語中兩個成語“夢筆生花”和“江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