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必背的古詩詞
《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
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既薨家人發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 拾之以歸。
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杜甫《孤雁》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鄭谷《鷓鴣》 暖戲煙蕪錦翼齊, 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 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 苦竹叢深日向西。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贈荷花 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弊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原詩】 歸園田居(其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2.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的古詩詞
七年級(上) 1、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思鄉)。 2、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以 美女命運象征國家的命運)。 3、浣溪沙 蘇軾(北宋)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反用白居易的詩句“聽唱黃雞與百日”,熱愛生活,曠達樂觀。) 4、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思鄉)。 5、水調歌頭 蘇軾(北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 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哲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祝愿)。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景)。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7、西江月 辛棄疾(南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夏景)。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8、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景)。 9、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0、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層次美、曲折美)。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1、雪梅 盧梅坡 (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2、霜月 李商隱(唐)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樂游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3、故人莊 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4、游山西村 陸游(南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淳樸)。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哲理)。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5、一剪梅 李清照(南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 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7、三峽 酈道元(北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早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8、《論語》八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9、《狼》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盡矣,而兩浪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0、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21、絕句 志南和尚(南宋)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上的古詩
七年級上 (共11首,考查6首)
所有內容:
【一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三單元】13課·詠月詩詞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四單元】誦讀欣賞·古詩詞三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秋詞》
【五單元】誦讀欣賞·《論語》八則
【六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二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不考查內容: (5首)
《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七年級下 (共18首,考查9首)
所有內容:
【一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二首:《題破山寺后禪院》《登岳陽樓》
【四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孤雁》《蟬》《鷓鴣》
【五單元】專題·荷:《采蓮曲》《白蓮》《蓮葉》《贈荷花》《蓮》
【六單元】22課·**詞二首:《沁園春 雪》《卜算子·詠梅》
【六單元】23課·古詩三首:《木蘭詩》《觀刈麥》《破陣子》
【六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使至塞上》《黃鶴樓》《歸園田居》
不考查內容: (9首)
《題破山寺后禪院》《孤雁》《蟬》《白蓮》《蓮葉》《贈荷花》《沁園春 雪》《木蘭詩》《使至塞上》
4.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必背的古詩詞
《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 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杜甫《孤雁》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鄭谷《鷓鴣》
暖戲煙蕪錦翼齊, 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 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 苦竹叢深日向西。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贈荷花
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弊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原詩】
歸園田居(其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5.蘇教版七年級上必背古詩
第一單元
親近文學
古代詩詞四首
《次北固山下》、《題破山寺后禪院》、《赤壁》、《浣溪沙》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除鐘磬音。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第三單元
民俗風情
中秋詠月詩
《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詩詞三首
《過故人莊》、《游山西村》、《一剪梅》
第四單元
多彩四季
古代詩詞四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秋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六單元
奇思妙想
《古詩四首》 《迢迢牽牛星》、《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登岳陽樓》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七年級上冊蘇教版重要古詩詞(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必背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