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故居在福建的具體位子
柳永柳永是現今武夷山市上梅鄉白水村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又字耆卿。
因排行第七,故又名為柳七。柳永故居現今無存,只有柳永紀念館。
“柳永紀念館”柳永紀念館位于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宮古街中段,一曲溪北岸,是一座三層樓閣式仿宋民間建筑,占地300米,坐南朝北,有展廳及辦公室、儲藏室、茶室等設施。風格樸實素雅,極富鄉土氣息。
這里原為茶觀,2001年初,對建筑進行整修,辟為柳永紀念館,在中國首屆柳永學術研討會期間正式對外開放。圖片/mediablog/user1/wei238015/archives/2006/11605.htm。
柳永的八聲甘州中上闋暗示詞人內心惆悵的句子是
白衣卿相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托。
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
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女捐錢安葬。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有《樂章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武夷山柳永唯一的館子,柳永故居在福建的具體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