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七哀 曹植

            七哀原文: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七哀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游移不定。
            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的嘆息。
            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
            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么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
            可以的話,我愿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
            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注釋
            (1)七哀:該篇是閨怨詩,也可能借此“諷君”。七哀作為一種樂府新題,起于漢末。
            (2)流光:灑下的月光。
            (3)余哀:不盡的憂傷。
            (4)宕(dàng)子:蕩子。指離鄉外游,久而不歸之人。
            (5)逾:超過。
            (6)獨棲(qī):孤獨一個人居住。
            (7)清:形容路上塵。濁(zhuó):形容水中泥。“清”、“濁”二者本是一物。
            (8)浮:就清了。沉:就濁了。比喻夫婦(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
            (9)逝:往。
            (10)君懷:指宕子的心。良:很久,早已。

            七哀賞析

            詩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婦被遺棄的不幸遭遇來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的境況,以思婦與丈夫的離異來比喻他和身為皇帝的曹丕之間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詩人有感于兄弟之間“浮沉異勢,不相親與”,進一步以“清路塵”與“濁水泥”來比喻二人境況懸殊。“愿為西南風,長逝人君懷”,暗吐出思君報國的衷腸;而“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則對曹丕的絕情寡義表示憤慨,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全詩處處從思婦的哀怨著筆,句句暗寓詩人的遭際,詩情與寓意渾然無間,意旨含蓄,筆致深婉,確有“情兼雅怨”的特點。

            這首詩的起句與結尾都相當精妙。起句既寫實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氣氛,籠罩全詩。月照高樓之時,正是相思最切之際,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婦的縷縷哀思——曹植所創造的“明月”、“高樓”、“思婦”這一組意象,被后代詩人反復運用來表達閨怨。詩歌結尾,思婦的思念就象那縷飄逝的輕風,“君懷良不開”,她到哪里去尋找歸宿呢?結尾的這縷輕風與開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構成了一種幽寂清冷的境界。

            七哀鑒賞

            開頭兩句用的是托物起興的手法。明月在中國詩歌傳統里,起著觸發懷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光月夜,會撩起詩人綿綿不盡的思緒,勾起心中思念怪掛懷的人或事。當皎潔的明月照著高樓,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輕輕晃動著,佇立在高樓上登高望遠的思婦,在月光的沐浴下傷嘆著無盡哀愁。曹植接著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牽引出怨婦幽幽地敘述悲苦的身世,這同時也是曹植牽動了對自己崎嶇境遇的感慨。從明月撩動心事到引述內心苦悶,曹植寫得流暢自然,不著痕跡,成為“建安絕唱”。

            丈夫外行已經超過十年了,為妻的常常形只影單的一人獨處。夫妻本來像塵和泥那般共同一體,如今丈夫卻像路上的輕塵,自己則成了水中的濁泥。輕塵浮空飛揚,濁泥卻深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什么時候才能重會和好?曹植于此自比“濁水泥”的棄婦,“清路塵”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繼位后不再顧念手足之情,疏遠甚至防范著自己的親弟。曹睿稱王時,曹植多次上表上書自試,終究無法獲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濁泥和清塵的遠離相互映照,襯托出和兄長侄子形勢兩異的遙遠距離。

            曹植盼望著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說但愿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可是丈夫的懷抱若是不開展,曹丕曹睿始終防我疑我,做妻子的我無人可依靠,曹植“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抱負就不能實現。人一般能在外在環境的壓迫困窘而激發出潛在的力量,曹植就是這樣。當他意氣風發、開朗無憂的時候,只能寫些騎馬射箭、山明水秀等沒有深刻內涵的詩文,對后世影響不深。而為人稱道的,是后來落魄時迸發出來的火花。

            七哀創作背景

            曹植的詩歌,一般皆以建安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氣盛之際,以洋溢的才華令人側目外,更因此受盡了父親疼愛。曹操對這個“每見進難問,應聲而對”的兒子,是“特見寵愛”的。于是這個時期的曹植,過的是富貴無憂的公子哥兒的生活,詩歌里也就充滿著少年人的雄心壯志及趾高氣揚的意味,《白馬篇》可作代表。而本來憑著出色的天賦與才華,曹植極有可能繼承其父的霸業,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終于漸漸使曹操對他喪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同母的兄長曹丕卻自重自持,雖然才華光芒皆稍遜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風云的終結,同時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轉捩點。曹丕繼位以后,對這個一度曾是王位準繼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備。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甚至還設了“監國使者”,以防其弟圖謀不軌,威脅本身的地位。人們耳熟能詳的《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脅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殘的詩歌。這首詩歌真正的淵源不可考究,流傳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從這首詩里,還是得以見出曹丕兄弟間相互爭斗猜忌確屬事實。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七哀 曹植

            魏晉

            壯士篇 張華

            閱讀(308)

            壯士篇原文:天地相震蕩,回薄不知窮。人物稟常格,有始必有終。年時俯仰過,功名宜速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嘯咤起清風。震響駭八荒,奮威曜四戎。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獨步圣明世,四

            魏晉

            自祭文 陶淵明

            閱讀(316)

            自祭文原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

            魏晉

            思舊賦 向秀

            閱讀(277)

            思舊賦原文: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于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

            魏晉

            短歌行 陸機

            閱讀(293)

            短歌行原文:置酒高堂,悲歌臨觴。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蘋以春暉,蘭以秋芳。來日苦短,去日苦長。今我不樂,蟋蟀在房。樂以會興,悲以別章。豈曰無感,憂為子忘。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可詠,長夜無荒。短歌行翻譯及注釋翻譯  因為

            魏晉

            吳孫皓初童謠 佚名

            閱讀(284)

            吳孫皓初童謠原文: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吳孫皓初童謠賞析三國時期,地處東南的吳國是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家。但在孫權病亡前后,統治集團內部在繼承權問題上就亂開了。朝官分成擁嫡、擁庶兩派,為廢、立太子斗爭非常尖銳

            魏晉

            悼亡詩三首 潘安

            閱讀(312)

            悼亡詩三首原文: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馀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

            魏晉

            蟬賦 曹植

            閱讀(309)

            蟬賦原文: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實澹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隱柔桑之稠葉兮,快啁號以遁暑。苦黃雀之作害兮

            魏晉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閱讀(316)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句解(1)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直譯:樹林有

            魏晉

            擬挽歌辭三首 陶淵明

            閱讀(320)

            擬挽歌辭三首原文: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

            魏晉

            白發賦 左思

            閱讀(320)

            白發賦原文:星星白發,生于鬢垂。雖非青蠅,穢我光儀。策名觀國,以此見疵。將拔將鑷,好爵是縻。 白發將拔,惄然自訴:稟命不幸,值君年暮。逼迫秋霜,生而皓素。始覽明鏡,惕然見惡。朝生晝拔,何罪之故?子觀桔柚,一暠一曄,貴其素華,匪尚綠葉。愿戢子之手,攝子

            魏晉

            箜篌引/野田黃雀行 曹植

            閱讀(301)

            箜篌引/野田黃雀行原文: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

            魏晉

            室思 徐干

            閱讀(296)

            室思原文:沉陰結愁憂,愁憂為誰興?念與君相別,各在天一方。良會未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餐食,慊慊常饑空。端坐而無為,仿佛君容光。峨峨高山首,悠悠萬里道。君去日已遠,郁結令人老。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時不可再得,何為自愁惱?每誦昔鴻恩,賤軀焉

            魏晉

            停云 陶淵明

            閱讀(300)

            停云原文:停云,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魏晉

            青陽渡 佚名

            閱讀(282)

            青陽渡原文: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青陽渡翻譯青青的荷葉蓋住了盈盈綠水,芙蓉穿上了紅衣服。水下有連成線的藕,上面有大頭蓮子。

            魏晉

            蟬賦 曹植

            閱讀(309)

            蟬賦原文: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實澹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皦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隱柔桑之稠葉兮,快啁號以遁暑。苦黃雀之作害兮

            魏晉

            雜詩七首 曹植

            閱讀(325)

            雜詩七首原文: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鴈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類此游客

            魏晉

            名都篇 曹植

            閱讀(243)

            名都篇原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膾鯉臇胎鰕

            魏晉

            美女篇 曹植

            閱讀(280)

            美女篇原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

            魏晉

            贈白馬王彪·并序 曹植

            閱讀(259)

            贈白馬王彪·并序原文: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

            魏晉

            銅雀臺賦 曹植

            閱讀(291)

            銅雀臺賦原文:從明后而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獲逞。揚仁化于宇

            魏晉

            雜詩七首·其四 曹植

            閱讀(285)

            雜詩七首·其四原文: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雜詩七首·其四翻譯及注釋翻譯在南方,有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艷,如李花般清麗。早晨她來到江北岸邊游玩,夜晚她到

            魏晉

            七哀詩三首·其一 王粲

            閱讀(289)

            七哀詩三首·其一原文: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