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七哀詩三首·其二 王粲

            七哀詩三首·其二原文: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岡有余映,巖阿增重陰。
            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七哀詩三首·其二翻譯及注釋

            翻譯
            荊州不是我的家鄉,卻長久無奈地在這里滯留?
            極目望去,大船在江心正溯流而上,天色漸晚更勾起我思鄉的情愁。
            山坡上映著太陽的余暉,溝巖下的陰影顯得更加灰暗。
            奔跑的狐貍忙著趕回自己的洞穴,飛翔的鳥兒在鳥巢上盤旋。
            大江上涌動的浪花轟然作響,猿猴在臨岸的山林長吟,
            迅猛的江風掀起我的下衣和衣袖,秋天的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襟。
            夜深了我孤獨難眠,便又披衣起床拿起了桐琴。
            桐琴象理解我的心思一樣,為我發出悲涼的鄉音。
            在外寄人籬下什么時候才是盡頭,心中充滿了難以排遣的憂愁。

            注釋
            滯淫:長久停留。
            方舟泝大江:方舟,方形的小船。泝(sù),通“溯”:逆流而上。
            巖阿(ē):到處都是巖石的山阿。阿,山丘。
            增重陰:更黑暗。
            裳袂(mèi):下衣裙和上衣袖子。袂,袖子。
            攝:整理。
            絲桐:指琴,古人削桐為琴,揀絲為弦,故稱。
            羈旅:被羈絆而旅居在外,引申為長久寄居他鄉。
            壯:盛,指憂思深重。
            難任:難以承受。

            七哀詩三首·其二賞析

            “荊蠻”四句寫詩人久客荊州的苦悶和日暮乘船泛江時所引起的思鄉之情。起句自問,噴射出強烈的感情,直抒久留荊州的怨憤。為銷愁乘船泛江散心,不想銷愁愁更愁。江上日落余輝,并船逆流而上,引起詩人思鄉懷歸的無限憂愁。“愁”字虛籠全篇,詩篇始終處于這悲愁的氛圍之中。

            “山岡”以下八句寫日暮時的自然景色,抒發詩人思歸的凄苦之情。詩人攝下了落日西沉時大自然姿態的倏忽變化:山脊之上猶存夕陽余輝,山谷本來就很陰暗,天將晚則更顯得陰暗幽深。起兩句寫了山色秀拔,給人以清新之感;又因日將西落,山谷愈暗,造成了一種凄清氣氛。“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這兩句取《楚辭·哀郢》“鳥飛還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之意。日暮時刻,狐貍歸穴,鳥下窠巢。狐貍和飛鳥尚且思歸自己的穴巢,何況于人。“流波激情響,猴猿臨岸吟。”湍急的江流聲浪激越,山上的猴猿在岸邊凄厲嘶叫,氣氛越發凄涼。“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迅疾的江風吹動著衣袖,陰涼的露水沾濕衣裳。詩句點明秋季。秋風蕭瑟迅猛,白露陰寒濕衣,氣氛更為陰冷。以上八句詩人用寒秋日暮、荒江的寂寞、凄涼的景色,來映襯自己內心思鄉念歸的悲凄。情動于中而發于景,景見真情而感人。對仗優美,音韻和諧,節奏感強烈,讀來十分流暢。這樣的例子古詩里固然少見,在建安詩里也是極少的。它已經突破了漢詩古樸渾厚的風格,下開兩晉南朝風氣了。

            “獨夜”以下六句,由寫景轉入集中抒情,寫詩人夜不能眠憂思難忍的情狀。“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羈旅之客難以返歸,愁思不絕,夜不能眠。由“不能寐”而“攝衣起撫琴”,暗示著一種煩憂的過程。接下兩句,詩人以擬人手法賦物以人的情感,借以襯托、強化思歸感傷之情。琴也通曉人的心情,為詩人的不幸而哀鳴。這“悲音”體現了詩人無處寄托又無從宣泄的哀愁。通過物之情表現人之情,這是傳統詩歌中常用而又精巧的描寫手法。最后兩句悲憤低沉,哀怨不絕。寄居他鄉永無盡頭,沉重憂傷難以承擔。這悲憤的結句同扣篇首詩句,哀怨之情直露,毫不掩飾愁思深重的離人形象,令人黯然神傷。

            王粲久留荊州,不得舒展大志,此時此地,他憂多、愁多、憤懣多。這首詩抒發了他的沉痛之情,也是詩人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個人抱負無從施展的憂憤心情的流瀉。詩中具有相當強烈的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寫,增添了抒寫思歸之情的濃郁效果。

            七哀詩三首·其二創作背景

              詩中詩人抒寫自己久客荊州思鄉懷歸的感情。內容和詩人著名的《登樓賦》相似。大約同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荊州時的作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七哀詩三首·其二 王粲

            魏晉

            赴洛道中作 陸機

            閱讀(614)

            赴洛道中作原文: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赴洛道中作注釋修:長。振策:揮動馬鞭。陟(zhì):登上。崇丘:高丘、高山。案轡:

            魏晉

            畫工棄市 葛洪

            閱讀(609)

            畫工棄市原文: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于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后宮第一,善應付,舉止優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

            魏晉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陶淵明

            閱讀(648)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原文: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平津茍不由,棲遲

            魏晉

            輕薄篇 張華

            閱讀(671)

            輕薄篇原文:末世多輕薄,驕代好浮華。志意既放逸,貲財亦豐奢。被服極纖麗,肴膳盡柔嘉。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綾羅。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橫簪刻玳瑁,長鞭錯象牙。足下金鑮履,手中雙莫邪。賓從煥絡繹,侍御何芬葩。朝與金張期,暮宿許史家。甲笫面長街

            魏晉

            門有車馬客行 陸機

            閱讀(608)

            門有車馬客行原文:門有車馬客,駕言發故鄉。念君久不歸,濡跡涉江湘。投袂赴門涂,攬衣不及裳。拊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借問邦族間,惻愴論存亡。親友多零落,舊齒皆凋喪。市朝互遷易,城闕或丘荒。墳壟日月多,松柏郁茫茫。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長。慷慨

            魏晉

            詠史八首·其一 左思

            閱讀(556)

            詠史八首·其一原文: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詠史八首·其

            魏晉

            詠利城山居 支遁

            閱讀(563)

            詠利城山居原文:五岳盤神基,四瀆涌蕩津。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茍不宴出處,托好有常因。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逸民。玉潔箕巖下,金聲瀨沂濱。卷華藏紛霧,振褐拂埃塵。跡從尺蠖曲,道與騰龍伸。峻無單豹伐,分非首陽真。長嘯歸林嶺,瀟灑任陶鈞。詠利城

            魏晉

            招隱二首 左思

            閱讀(641)

            招隱二首原文: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

            魏晉

            詠史八首 左思

            閱讀(694)

            詠史八首原文: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

            魏晉

            七哀詩三首·其三 王粲

            閱讀(335)

            七哀詩三首·其三原文: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百里不見人,草木誰當遲。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七哀詩三首·其三翻譯及

            兩漢

            登樓賦 王粲

            閱讀(279)

            登樓賦原文: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

            魏晉

            悼亡詩三首 潘安

            閱讀(313)

            悼亡詩三首原文: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馀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

            魏晉

            七哀詩三首·其一 王粲

            閱讀(290)

            七哀詩三首·其一原文: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詩詞

            唐詩三首詩

            閱讀(35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三首詩,內容包括李白的共三首古詩內容,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含"年"的古詩三首含"年"的古詩。1.行路難三首·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滿山一作暗

            詩詞

            唐詩三首繁星

            閱讀(60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三首繁星,內容包括繁星中的第三首詩是什么意思,繁星春水.詩集《繁星》《春水》中的詩有什么特點請結合以下三首,在繁星195中出現了兩個風雨,分別是什么意思。網站上找到的:試著給你解釋一下.前三句我不用解釋你也能看懂

            詩詞

            唐詩三首排名

            閱讀(51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唐詩三首排名,內容包括唐詩三百首詩人排名,唐詩排行榜,帶拼音的《唐詩300首》。· 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 劉禹錫:蜀先主廟 · 張籍:沒蕃故人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 杜牧:旅宿 · 許渾:秋日赴闕題潼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