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書的句子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
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
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二首》 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清。
黎志遠《漢陽舟次》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 趙翼《論詩五絕》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坐舟--諺語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宋之問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
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
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秋讀書,玉露涼,鉆科研,學文章。
晨鐘暮鼓催人急,燕去雁來促我忙。菊燦疏籬情寂寞,楓紅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無成空自傷。 冬讀書,年去忙,翻古典,細思量。
掛角負薪稱李密,囊螢映雪有孫康。圍爐向火好勤讀,踏雪尋梅莫亂逛。
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載寒窗一舉湯。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
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
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
2.關于尊師的詩句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9、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10、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
11、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12、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
1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14、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
16、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3.關于有尊師重教的詩句或者句子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____鄭燮《新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____杜甫《春夜喜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____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____劉基《題太公釣渭圖》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____韓愈《聽穎師彈琴》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
——歐陽修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 愈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 子“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德籍猶太人〗愛因斯坦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 子身教重于言傳。
——王夫之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俄〗斯大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布魯納假定美德既知識,那么無可懷疑美德是由教育而來的。
——〖古希臘〗蘇格拉底。
4.關于贊揚龐統的詩句有那些
演義三十五回司馬徽語于劉備:“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四十七回蔣干、曹操皆稱:“久聞大名”;五十七回魯肅語于孫權:“此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于管樂,樞機可并于孫吳,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服其智”;孫權語于魯肅:“孤亦聞此名久矣”;孫乾語于張飛:“龐士元高明之人,未可輕忽”;魯肅致書于劉備云:“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任方稱其才”;諸葛亮語于劉備:“士元非百里之材,胸中之學,勝亮十倍”;龐統自語于張飛:“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
由上可見龐統不但是個名人,而且是大大的有名,有很多仰慕者,他本人也是自視甚高。 三國演義后面所寫,吊念龐統的古詩: 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
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 誰知天狗流星墜,不使將軍衣錦還。 陸游路過龐統祠墓時所詠的詩一首: 鹿頭山 過龐士元墓 士元死千載 凄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合 天心豈易知 英雄千古恨 父老歲時思 蒼蘚無情極 秋來滿斷碑 。
5.關于英雄的名言或詩句
拿破侖名言 我成功,因為志在要成功,未嘗躊躇。
沒有機會!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詞。 不以小事為輕,而后可以成大事。
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于能夠屢敗屢起。 達到重要目標有二個途徑——勢力與毅力,勢力只是少數人所有,但堅韌不拔的毅力則多數人均可擁有。
它沉默的力量隨著時間發展而至無可抵抗。 不會從失敗中尋求教訓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遙遠的。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一切不道德事情中最不道德的,就是去做不能勝任的事情 行軍就是戰爭 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樣的字眼。
我愛力量。但我之所以愛力量,猶如想借魔術奏出美妙音樂的小提琴家愛他的小提琴一樣。
換句話說,我是以藝術家的方式愛著的。 拿破侖在征俄慘敗時說過一句名言:“ 從偉大崇高到荒謬可笑,其間只相差一步”。
所謂軍事指揮藝術,就是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實際上居于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 統治者最糟糕的,莫過于不道德。
上梁不正下梁歪。統治者要是不道德,就會影響風尚,毒化社會。
我以為負恩是人類最大的缺點。 我留給兒子的只有我的名字。
其實,人家批評與否跟我有什么關系? 我發誓,我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法國!如果我沒有給它更多的自由,那只是它并古需要自由。 人一生一世,不給人間留點痕跡,不如不出生。
在思考一次戰役時,我在內心與自己辯論,力求駁倒自己;在制訂戰役方案時,我是最謹小慎微的人。我總是擴大危險和意外,即使我看來高興,其實我始終極度緊張和激動。
我永遠在工作著,我思考得很多。 要說我對某事已準備就緒, 足堪勝任,那只是因為在此以前,我已反復考慮過;即使是細枝末節,我也要千思萬想。
勤奮是構成天才的要素之一。 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沒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與榮譽, 在我死后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
活著本身就是受苦受難。不過勇者應不斷力求自制,最終總會做到這一點。
我很少抽出劍來,我用我的眼睛,而不是武器,來贏得勝利。 女人是無常多變的,好運也是。
最了不起的藝術,它本身包含著所有其他的藝術。 精神勝于武力。
統帥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智力上的素質:洞察力、遠見、計算、果斷、口才、對人性的了解。 不過這些也都是使人們在文職中輝煌的素質。
要是只要憑臂力和勇敢就能當統帥, 任何英勇的士兵都可以統帥三軍了。如今,武力屈從于道義,佩刀的人拜倒在有才能、有學識的人腳下。
大多數人內心生來具有善與惡、勇與怯的種子,這是人的天性;后天如何成長,則取決于教養與環境。 一個統治者對人民應該舉止端莊,但是不要奉承群眾 因為那樣一來群眾的要求稍不滿足就以為受了欺騙。
你們問我為什么會做恫嚇演說? 我這樣做為的是免得被迫做我所恫嚇的那些事。 請相信我,上天操縱著一切,我們只是它的工具而已。
沒有人能逃脫自己的命運。 無所謂幸福,也就無所謂不幸。
幸福者的生活是在一幅銀色底片上顯示黑色的星星; 不幸者的生活則猶如黑底版上的銀色星星。 與世無爭是理性的范疇,是心靈的真正勝利。
挫折也有好的一面,它教給我們真理。 人不管處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可以幸福。
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在同一個世紀里不能重復做同一件事。
應該蔑視一切政黨,心目中只有廣大民眾。只有依靠廣大民眾的支持,才能建立偉業。
為政之道在于惠及全體人民。 君主不應以統治為目的,而應傳播道德,教化和福澤。
為政不一定遵循多么完善的理論,只須就所掌握的條件與能力從事建設,有所建樹。 拿破侖是在向世界證明,經過多少世紀之后,愷撒和亞歷山大終于后繼有人。
——司湯達 拿破侖的不朽功績就在于:他發現了在戰術上和戰略上唯一正確使用廣大的武裝群眾的方法……以至現代將軍們只能試圖在自己最光輝和最成功的決戰中抄襲他罷了。 ——恩格斯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戰爭只是時代的錯誤! 我是長得比你矮,但如果你因此而蔑視我的話,我將砍下你的頭顱,來消除這一差別。
6.關于學習的詩句
1、詩句: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2、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唐代·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釋義: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3、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釋義: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4、詩句: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出自:唐代·杜甫《柏學士茅屋》
釋義: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5、詩句: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出自:宋代·汪洙《勤學》
釋義: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7.關于新事物的詩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解讀]在沉船旁邊又有千萬只船駛過,枯樹前面又有千萬棵綠樹在茁壯成長.唐敬宗寶歷二年(公元826年),劉禹錫和白居易在揚州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詩贈劉禹錫,為劉禹錫被貶二十三年鳴不平,劉禹錫寫詩作答.雖然也感嘆自己遭遇不幸,埋沒一生,自比“沉舟”、“病樹”;但又相當達觀,看到的是千帆競發,萬木爭春,自己并不感到頹唐.詩句形象生動,比喻新穎,包含著一種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至今仍被人常用來說明沒落的事物,就由它沒落吧;新生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千帆過:船只來來往往很多.萬木春:萬木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解讀]蒼茫的沙漠中,升起一縷孤單的狼煙,直立而上;長長的黃河上,映照著將落的太陽,又紅又圓.詩句將塞外奇特的風光,寫得開闊鮮明,氣勢雄渾,如在眼前.“直”、“圓”二字傳神,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現了詩人的親切感受.詩人把自己只身赴邊的孤寂的情緒溶化在自然景觀的描繪中.近代王國維稱這兩句詩為“千古壯觀”的名句.大漠:沙漠. 孤煙:指狼煙.燒狼糞的煙,直上而且不散開,容易看得見,古代用來做軍事報警.直:孤煙高而不散的樣子.長河:指黃河.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解讀] 平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榮.無情的野火哪能燒盡,溫暖的春風又使它發芽滋生.前兩句寫出了野草一枯一榮的自然規律,后兩句寫出野草綿延繁榮的具體形象,熱情贊頌了野草雖備受摧殘,但枯后復榮,頑強堅韌的生命力.現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是阻擋不住,扼殺不了的.此詩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傳說后來他從江南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謁見老詩人、著作郎顧況.顧況看到他姓白名居易,就說:“長安物貴,居大不易.”接著看詩卷第一篇《賦得古原草送別》,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說:“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因此替他宣傳,稱道他的才能,于是白居易名聲大振.離離:形容春草茂密繁盛的樣子. 枯榮:一年一度,秋枯春榮.枯,枯死,榮,茂盛.
8.搜集關于描寫戰場的詩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岳飛《池州翠微亭》)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關于老師的詩句
贊美老師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李商隱《無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乙亥雜詩》贊美老師的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斯大林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清〗鄭燮不管一個人取得多么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等種子。
--居里夫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國]布魯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為別人照訂暢斥堆儷瞪籌缺船畫亮道路,自己必須放出光芒——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蘇聯]捷爾任斯基為學莫重于尊師。
——譚嗣同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歐陽修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呂不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圣人無常師。——韓愈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程頤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唐.韓愈《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