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回家的古詩有哪些
1. 《回家》
宋 陳著
為嫌客悶轉還鄉,到得還鄉夢轉長。
密友會疏心欲折,貧家事富擔難當。
秋山有態忻新雨,風葉無名怨夕陽。
此景勸君評洎取,免教詩社報凄涼。
2.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 《春日田園雜興》
宋 感興吟
兒結衰衣婦浣紗,暖風疏雨趲桑麻。
金桃接種連花蕊,紫竹稱根帶筍芽。
椎鼓踏歌朝祭社,賣薪挑花晚回家。
前村犬吠無他事,不是搜監定榨茶。
4. 《泊花石浦》
唐 劉言史
舊業叢臺廢苑東,幾年為梗復為蓬。
杜鵑啼斷回家夢,半在邯鄲驛樹中。
5. 《風入松·霏霏小雨惱春光》
宋 侯置
霏霏小雨惱春光。煙水更彌茫。
昨宵把酒高歌處,任一聲、雞唱清江。
憔悴杏花如許,情懷應似東陽。
宿酲猶在莫傳觴。消悶苦無方。
幾時玉杵藍橋路,約云英、同搗玄霜。
冷落黃昏庭院,夢回家在三湘。
2.盼望回家的古詩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寄人》 ----張泌----
淚縱能干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陳端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楊柳枝》 ----溫庭筠----
怕相思,已思相,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俞彥----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徐再思----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納蘭性德----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樓春》 ----周邦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減字浣溪沙》 ----況周頤.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玉樓春》 ----晏殊----
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唐寅----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次細思量,情愿相思苦! ----趙必豫----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席慕容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賦別》 。----鄭愁予----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月滿西樓》 ----李清照----
3.求以“回家”為題材的古詩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扶孤松而盤垣。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4.求在唐詩里回家的閱讀答案
也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個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裝才重回我們的衣柜,中國結又重系我們的裙衫,唐時的歌曲包上了搖滾的外殼,又一遍遍回響在我們耳畔……愛中國,可以有一千一萬種理由,選一個最浪漫的理由來愛她吧--唐詩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國,中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唐詩!愛唐詩,更愛中國。
站在世紀的長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終不渝地遙指著一個永恒的詩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詩書,精魂萬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詩句,字字珠璣,筆筆生花。
無論是沙場壯士征夫一去不還的悲壯,還是深閨佳人思婦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詩之美,或痛徹心扉,或曾經滄海,或振奮人心,或凄涼滄桑,都是絕倫美奐,久而彌篤。翻開《唐詩三百首》,讀一首唐詩,便如拔出了一支銹跡斑駁的古劍。
精光黯黯中,閃爍著一尊尊成敗英雄不滅的精魂:死生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夢一場,仰天長嘯歸去來……都在滾滾大浪中灰飛煙滅。多么豪邁的唐詩呵!讀一首唐詩,宛如打開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氳香氣中,升騰起一個個薄命佳人哀婉的嘆息。
思君君不知,一簾幽怨寒。美人卷簾,淚眼觀花,多少個寂寞的春夜襟染紅粉淚!多么凄美的唐詩呵!淺斟低吟,拭淚掩卷。
寒山寺的鐘聲余音裊裊,舒展雙翼穿越時空,飛越紅塵,似雁鳴如笛音,聲聲譜回腸。世事更迭,歲月無常,更換了多少個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嘆嗟。
富貴名祿過眼云煙,君王霸業恒河沙數。惟有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依然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
唐朝的江楓漁火,就這樣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詩句里,敲打世人淺愁的無眠。唐朝的月明。
不知誰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個望見了月亮,從此月的千里嬋娟,夜夜照亮無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鄉,床前的明月光永遠是思鄉的霜露;月是思婦的牽掛,在搗衣聲聲中,夜夜減清輝。
月是孤獨人的酒友,徘徊著與舉杯者對影成三人。唐朝的酒烈。
引得詩人紛紛舉杯銷愁,千金換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間醉幾回?臨風把酒酹江,醉里挑燈看劍。醉臥中人間榮辱皆忘,世態炎涼盡空。
今朝的酒正濃,且來烈酒一壺,放浪我豪情萬丈。唐朝的離別苦。
灞橋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斷歷歷柳的影子。木蘭輕舟,已理棹催發,離愁做成昨夜的一場秋雨,添得江水流不盡。
折盡柳條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腳步;挽斷羅衣留不住的,還有歲月的裙袂。一曲離歌,兩行淚水,君向瀟湘我向秦。
都說西出陽關無故人,何地再逢君呵?唐朝的詩人清高。一壺酒,一把劍,一輪殘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飲。舞出一顆盛唐的劍膽,飲出一位詩壇的謫仙。
醉臥長安,天子難尋,不是粉飾,不為虛名。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
滄海一聲笑,散發弄扁舟,踏遍故國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唐朝的紅顏多薄命。在刀刃上廣舒長袖輕歌曼舞,云鬢花顏,淚光瀲滟。
都羨一騎紅塵妃子笑,誰憐馬嵬坡下一抹黃土掩風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
一世百媚千嬌,不知誰舍誰收。長生殿里,悠悠生死別,此恨綿綿。
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三百篇詩句在千年的落花風里塵埃落定。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詩三百首》,聽一聽巴山夜雨的傾訴、子夜琵琶的宮商角羽,窗外有風透過湘簾,驀然間忘了今夕何夕。唐裝在身,唐詩在手,祖國在我心中。
5.回鄉偶書全詩
唐 賀知章 回鄉偶書二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意思】
回到家鄉偶得詩歌二首
少年小時候離開家鄉老了才回到家鄉來,
家鄉的聲音沒有改變但頭發已經疏落。
家鄉的兒童看見卻不認識,
笑著詢問客人是從哪里來的。
離開家鄉已經很多年了,
遠近的人或事幾乎都已經發生了徹底變化沒有了昔日的痕跡。
只有家門前的鏡湖水,
依然是春風蕩漾,依然是以前的碧波。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解】:
1、鬢毛摧:兩鬢的頭發已經斑白。
【韻譯】:
少年時離鄉,到老了才回家來;
口音沒改變,雙鬢卻已經斑白。
兒童們看見了,沒有認識我的;
他們笑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
【評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
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一、二句,詩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環境中,心情難于
平靜。首句寫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次句寫自己的“老大”之態,暗寓鄉情無限。
三、四句雖寫自己,卻從兒童方面的感覺著筆,極富生活情趣。詩的感情自然、逼
真,內容雖平淡,人情味卻濃足。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細品詩境,別有一番天
地。全詩在有問無答中作結,哀婉備至,動人心弦,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6.回鄉偶書古詩
《回鄉偶書二首》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雖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滿生活情趣。第一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第二首詩抓住了家鄉的變與不變的對比,流露出作者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
回鄉偶書二首⑴
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回鄉偶書·其一》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⑵,鄉音無改鬢毛衰⑶。
兒童相見不相識⑷,笑問客從何處來⑸。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⑹。
惟有門前鏡湖水⑺,春風不改舊時波。[2]
注釋譯文
編輯
作品注釋
⑴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⑵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⑶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一作“面毛”。衰:在《辭海》中有兩種讀音和意義: 一:(shuai)衰落;衰退。如:年老力衰。 二:(cui)1.依照一定的標準遞減。2.通“缞”。古時喪服,用粗麻布制成,披于胸前。 從詩句語境來看,“衰”應作減少講,即口音未變卻已鬢發疏落、減少。 而且,古人作詩講究合轍壓韻,“衰”應與首句尾字“回”壓“ui”韻。故此句中“衰”讀作“cui”,一聲。疏落,衰敗。鬢毛衰:老年人頭發稀疏減少。
⑷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⑸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⑹消磨:逐漸消失、消除。
⑺鏡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余里。賀知章的故鄉就在鏡湖邊上。[1-2] [3] [4]
作品譯文
【其一】
我從小離開家鄉年老才返回,我的鄉音沒變頭發卻已稀疏。家鄉的兒童看我是遠方的客人,他們笑著問我從何處來。
【其二】
我離別家鄉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變遷實在是太大了。只有門前那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紋,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