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形容心累很無奈的詩詞
1、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代:柳永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譯文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2、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 一作:守著窗兒)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
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
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雕欄 通:闌) 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4、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
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腸斷 一作:斷腸)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2.形容心累的詩句
1、《春盡》
唐代: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譯文:惜別傷春連日來酒醉昏昏,醒來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細水上漂著落花流入另澗,陰云帶雨飄入那遠處孤村。閑居無聊恨芳時白白流去,異地千里難招來古人精魂。最感激流鶯掀轉深情厚意,每當清晨還特意飛到西園。
2、《群鶴詠》
南北朝:蕭道成
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
譯文:迎著八面來風張開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鳴叫飛翔的鶴。因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玩物。
3、《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宋代:黃庭堅
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
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夢中往事隨心見,醉里繁華亂眼生。
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譯文: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卷起白天遮陽的簾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邊并排停泊的兩只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4、《金字經·樵隱》
元代:馬致遠
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
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梁材。
譯文:當明月掛上了山頭,挑著柴擔一步步走下山崗;在長滿苔蘚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鋒亮。姑且做個樵夫,去隱居在山鄉。打柴,那打柴的朱買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處,埋沒了棟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時光!
5、《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譯文: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么相似啊。
3.形容心累的成語 詩詞
1、形容心累的成語:
心力交瘁
解釋:交:一齊,同時;瘁:疲勞。精神和體力都極度勞累。
出處:冰心《南歸—貢獻給母親在天之靈》:“我們心力交瘁,能報母親的恩慈于萬一么?”
心如死灰
解釋:死灰:已冷卻的灰燼。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精疲力盡
解釋:精神疲乏,氣力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出處:漢·焦延壽《焦氏易林·巽》:“蹇驢不材,駿驥失時,筋勞力盡,罷于沙丘。”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
心勞日拙
解釋::心勞:費盡心機;日:逐日;拙:笨拙。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出處:《尚書·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疲憊不堪
解釋:疲憊:極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出處: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臥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擠做一團,弄得疲憊不堪。”
心力憔悴
解釋:指代心力為之付出多,以至于勞累不堪,心力不支之意。
出處:《楚辭 漁父》:顏色憔悴。
身心俱疲
解釋:比喻人的身體和心理都很疲憊。
2、形容心累的詩詞:
菩堤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凄切切,慘淡黃花節。夢里砧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塵生燕子空樓,拋殘弦索床頭。一樣曉風殘月,而今觸緒添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4.形容心累的詩句
1、《春盡》 唐代: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譯文:惜別傷春連日來酒醉昏昏,醒來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
細水上漂著落花流入另澗,陰云帶雨飄入那遠處孤村。閑居無聊恨芳時白白流去,異地千里難招來古人精魂。
最感激流鶯掀轉深情厚意,每當清晨還特意飛到西園。 2、《群鶴詠》 南北朝:蕭道成 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 譯文:迎著八面來風張開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鳴叫飛翔的鶴。
因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玩物。 3、《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宋代:黃庭堅 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
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夢中往事隨心見,醉里繁華亂眼生。
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譯文: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卷起白天遮陽的簾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
突然江邊并排停泊的兩只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
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4、《金字經·樵隱》 元代:馬致遠 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
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梁材。 譯文:當明月掛上了山頭,挑著柴擔一步步走下山崗;在長滿苔蘚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鋒亮。
姑且做個樵夫,去隱居在山鄉。打柴,那打柴的朱買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處,埋沒了棟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時光! 5、《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譯文: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
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
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么相似啊。
5.求一句 形容突然發現自己心累的詩句
菩堤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意思就是最后兩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家說~色和空是一致的~色指的是世上萬事萬物,形形色色,空是虛無的~什么也沒有的也就是講,從佛家的角度看,菩提樹不是樹,明鏡臺不是臺,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萬事萬物,內心明澈,也不會有塵埃,也指不會有迷惑內心的業障來阻礙自己了。
表達的都是對佛法的理解。 我對這一佛家偈語的理解是:神秀的境界很高,但還是停留在有為的境界,但從慧能的詩可以看出,他比神秀的境界更高,已經達到無為的境界。
擴展資料: 詩句出處【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創作背景 關于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
并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后,“遂喚秀上座于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
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后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于西間壁上題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菩提偈。
6.心累的詩詞
1.一生百年凡塵苦,風華燃盡指間輸。人間歲月盡虛度,崎嶇坎坷走迷途。梅傲寒霜香如顧,旭日依舊東方出。回首前世無為路,心力衰竭神形枯。——《芳華》唐:張華
2.心累猶不盡,果為物外牽。偶因耳目好,復假丹青妍。嘗抱野間意,而迫區中緣。塵事固已矣,秉意終不遷。——《題畫山水障》唐:張九齡
3.不易識蓬瀛,憑高望有程。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隱隱排云峻,層層就日明。凈收殘靄盡,浮動嫩嵐輕。——《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唐:許彬
4.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明日歌》明代:錢福
5.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贈衛八處士》唐代:杜甫
6.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夢李白》唐代:杜甫
7.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樛木》先秦:佚名
8.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鷓鴣天·西都作》宋代:朱敦儒
9.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溪居》唐代:柳宗元
10.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凜凜歲云暮》兩漢:佚名
7.體現心累的詩句有哪些
1.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謫居。
2.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篇諫書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陽去。
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4.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5.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 《瀟湘神》
楚地的游子啊若想聽聽瑤瑟的幽怨,在這瀟水湘江之上當著夜深月明之時。
6.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7.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8.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
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9.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
10.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
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