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騷和詩經中的植物
文學作品藉草木特性以寄諷時事或賦志抒情,《楚辭》更有特色地賦予草木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詩人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詩歌的美質。
《楚辭》中的植物大致可以分為香草(木)、惡草(木)兩大類別。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序有言:“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草香,以配忠貞;惡禽臭物,……” 楚辭的香草香木共有三十四種。
其中香草有二十二種,包括江離、白芷、澤蘭、惠、茹、留夷(芍藥)、揭車、杜衡、菊、杜若、胡、繩、蓀、蘋、襄荷、石蘭、枲、三秀、藳本、芭、射干及捻支等,香木有木蘭、椒、桂、薜荔、食茱萸、橘、柚、桂花、楨、甘棠、竹及柏等十二種。《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是先民采摘香草的一個典型,這種風俗,《詩經》中即有多例,是農事、民俗活動;而《楚辭》中采摘“香草”則是文人“重之以修能”的一種外化、象征,如采薜荔、采蓮(芙蓉)等。
《楚辭》中有采摘香花相贈更是普遍的現象,如《離騷》:“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及其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貽”、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湘夫人》:“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楚辭》文化系統影響下的采花草相贈是文人之間以人格為基點的勖勉、相思之情的流露。《楚辭》中有一部分香草香木象征詩人人格高尚峻潔。
如“朝搴阝比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攬木根以結兮,貫薜荔之落蕊”“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蔣驥說:“木蘭去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故詩人“朝搴”“夕攬”以示自己的堅貞不渝。“蘭”“椒”“芷”“蕙”皆為名貴香草,故詩人行于蘭皋,止于椒丘,茹蕙掩涕,幽蘭結佩,甚至在因“蕙纟襄”被替之后還要繼續采摘芷草。
這象征詩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美好的理想和情操來陶冶自己,表現詩人高潔的人格。在《楚辭》中以香草香木比喻美德的詩句有很多,美德與香草幾乎成為同義語。
僅以《離騷》為例“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芳菲菲而難虧兮,芳至今猶未沫。”詩人反復申訴,自己質性香潤,雖然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但是美德懿行固存于已身。
盡管歷盡坎坷磨難,芳香之德非但沒有虧損,反倒久而彌盛,再如:“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
這是以芳草香花比喻德行美好的賢人。“余既滋蘭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文中提到的四種植物都是香草香木,詩人用載種香草香木比喻培養具有美德的人才。《楚辭》的創作與楚國境內的巫風直接相關,其中的“香草香木”意象則是巫風的折射、移植。
荷、蘭、蕙、薜荔、桂等構成《楚辭》的“香草香木”意象系統。楚國巫風盛行,《呂氏春秋?侈樂》一針見血:“宋之 衰也,作為千鐘;齊之衰也,作為大呂;楚之衰也,作為巫 音”;而“香草”就是女巫祭祀歌舞時的祭品、道具。
《九 歌?東皇太一》:“瑤席兮玉填,盍將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 藉,奠桂酒兮椒漿。
..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出現了蕙、蘭、桂、椒等“香草香木”。《九歌?禮魂》亦云:“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娉女倡兮容與。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王逸注“傳芭”句云:“言祠祀作樂,而歌巫持芭而舞,訖以復傳與他人更用之。”
祭祀的目的是達到人與神的溝通,各民族都曾有過用芬芳植物作為祭品的時期。愛德華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早期人類用熏香供奉神靈:“這些供品以蒸汽的形式升到了靈物那里,這種思想是十分合理的。”
“香草”祭祀的起因也主要出于此;《楚辭》中的“香草香木”大多氣味芬芳馥郁。此外。
以鮮花作為女巫的裝飾、道具也有取悅神靈的用意。《楚辭》中有大量香草香木是用來裝點服飾和住所的, 香花芳草,自然本色,純樸而浪漫。
《楚辭》中有很多關于居室、服飾的描寫,而奇妙的是《離騷》、《九歌》等浪漫型作品中這些多用香草香木裝飾,采用自然色彩。《九歌?湘夫人》在對湘水女神宮殿的描寫中羅列了眾多的花草樹木,荷葉編織成屋脊,上面加蓋芷草,四周用杜衡環繞,蓀草飾墻,紫貝砌院,桂樹作梁,木蘭作掾,辛夷為門,薜荔為帳,白玉鎮席,花椒滿堂,荷葉綠色,芷草白色,花椒深紅??這些描述,不僅使人感到芳香飄散,而且把人帶入了絢麗的色彩世界,帶入了純潔質樸的大自然中。
少司命的住處與湘夫人非常相似,少司命的庭院也有秋蘭、有靡蕪、綠葉白花,令人賞心悅目,各種色彩生于自然,取于自然。把陸地的鄉草香木紛紛植入水下幻境,構成了浪漫的境界。
再看服飾描寫《, 離騷》《九歌》中人和神的服飾都以自然物為材料。《離騷》抒懷主人公最初的服飾是“扈江離與僻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把江離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蘭佩帶在腰間。
用菱葉制成上衣,用荷花編織下裳。江離、菱葉為綠色,蘭草綠葉紫莖,。
2.求屈原描寫植物的文章 越多越好
木蘭:見離騷(朝搴之木蘭兮) 譯:早晨摘山上的木蘭花
宿莽:見離騷(夕攬洲之宿莽) 譯:傍晚采州中的宿莽
申椒和菌桂:見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譯:讓申椒和菌桂交錯流香
蕙草和香芷:見離騷(豈維紉夫蕙芷)譯:將蕙草和香芷連結佩帶。
杜衡:見離騷(雜度蘅與方芷) 譯:又增加了杜衡和香芷
薜荔:見離騷(貫薜荔之落蕊)譯:將薜荔花連成花綴
瓊花:見九歌(盍將把兮窮芳)譯:敬神的瓊花啊多么芬芳,
扶桑:見東君(照吾檻兮扶桑) 譯:紅光啊照到我的欄桿扶桑
辛夷:見湘夫人(辛夷楣兮藥房)譯:辛夷的門楣啊白芷的房
秋菊:見補魂(春蘭兮秋菊)譯:春天敬蘭花秋天敬香菊
女蘿:見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譯: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蘿
3.屈原的詩句中有哪些花草樹木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離騷》《九章》 《九歌》 《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離騷》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后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部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等等。
自己去找
4.關于《離騷》中的有關詩句
《離騷》中表現屈原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句子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中表現屈原堅持真理、現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中表現屈原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離騷》中表現屈原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中表現屈原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屈原·離騷》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離騷中關于植物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