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神仙的詩詞
《仙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神仙
作者:張彪 (唐代)
神仙可學無,百歲名大約。天地何蒼茫,人間半哀樂。
浮生亮多惑,善事翻為惡。爭先等馳驅,中路苦瘦弱。
長老思養壽,后生笑寂寞。五谷非長年,四氣乃靈藥。
列子何必待,吾心滿寥廓。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晝升天成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貴起來。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正失》:“俗說淮南王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鴻寶苑秘》枕中之書,鑄成黃白,白日升天。”
餐葩飲露 吞食百花,吸飲露水。形容超塵脫俗的神仙生活。
出處:漢·劉向《列仙傳·赤將子輿》:“子輿拔俗,餐葩飲露。”
二仙傳道 兩位神仙共同傳授道法。比喻兩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傳道去罷!’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訖。”
鴻衣羽裳 以羽毛為衣裳。指神仙的衣著。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二》:“巖堂之內,每時見神人往還矣,蓋鴻衣羽裳之士,練精餌食之夫耳。”
呼風喚雨 舊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動勢力猖獗。
出處:宋·孫覿《罨溪行》:“罨畫溪頭烏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壺里乾坤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出處:明·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諸侯,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壺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出處:金·長筌子《西江月》詞:“返照壺天日月,休言塵世風波。”
閬苑瓊樓 閬:空曠,寬闊;瓊:赤色玉。廣大的園林,華美的樓閣。傳說中的神仙住處。也指皇帝貴族的宮苑。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一回:“里面閬苑瓊樓,奇花異草,奧妙非常。”
料事如神 料:預料。預料事情象神仙一樣準確。形容預料事情非常準確。
出處:宋·楊萬里《提刑徽猷檢正王公墓志銘》:“公器識宏深,襟度寬博,議論施加人數等,料事如神,物無遁情。”
鸞姿鳳態 比喻神仙的儀態。
出處:《云笈七簽》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云松者,有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
人間天上 人世社會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極美好的處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處:唐·崔顥《七夕詞》:“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神仙中人 ①指神采、儀態、服飾、舉止不同凡俗的人。②指像神仙一般自在快活之人。
通真達靈 與神仙交往。
出處:《云笈七簽》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門發精,耳目玄徹,通真達靈。”
吸風飲露 道家及詩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絕食五谷。
出處:《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仙山瓊閣 仙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瓊閣:精美的樓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現在也比喻虛無縹緲的美妙幻境。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瑤臺銀闕 裝飾華麗的樓臺宮闕。多指神仙居處。
月下老人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簡稱“月老”。
出處:唐·李復言《續幽怪錄》記載傳說故事:唐朝的韋固路過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一本書。詢問后,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
珠箔銀屏 箔:簾子;屏:屏風。珠綴的簾子,銀制的屏風。多形容神仙洞府陳設華美。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詩:“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
2. 描寫“神仙”的詩詞有哪些
1、《長歌行》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后,強歡歌與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2、《風入松·危樓古鏡影猶寒》宋代·張炎
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
畫人間。
寶光丹氣共回環。水弱小舟閑。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
到深山。
3、《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宋代·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4、《念奴嬌·天南地北》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
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
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5、《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3. 描寫仙人的詩句
風吹仙袂飄飄舉。
——長恨歌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賦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莊子《逍遙游》
“或者聳身入云,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云,上造天階;或者化為鳥獸,浮游青云;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氣,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間而人不識,或者隱其身而莫能見。”
--《神仙傳》
4. 描寫神仙人物古詩詞
1.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代: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2.仙人篇
魏晉:曹植
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韓終與王喬,要我于天衢。
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
飛騰逾景云,高風吹我軀。
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
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余。
玉樹扶道生,白虎夾門樞。
驅風游四海,東過王母廬。
俯觀五岳間,人生如寄居。
潛光養羽翼,進趣且徐徐。
不見昔軒轅,升龍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與爾長相須。
3.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4.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5.生年不滿百
兩漢:佚名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5. 古詩中寫神仙的詩
夢游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6. 描寫神話的古詩詞
《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屈原 《九歌·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一陰兮一陽,眾莫知兮余所為;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何為?《漢郊祀歌》之《天門》:“天門開,詄蕩蕩,穆并騁,以臨饗。
光夜燭,德信著,靈寖鴻,長生豫。太朱涂廣,夷石為堂,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
雜曲辭《艷歌》:“今日樂上樂,相從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
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姮娥垂明 ,織女奉瑛琚。蒼霞揚東謳,清風流西歈。
垂露成帷幄,奔星扶輪輿。”陶淵明《讀<山海經>》之九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李白《日出入行》:“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懷仙歌》:“一鶴東飛過滄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
堯舜之事不足驚,自余囂囂直可輕。巨鰲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
《夢游天姥吟留別》: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裳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兮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李商隱《鈞天》:上帝鈞天會眾靈,昔人因夢到青冥。伶倫吹裂孤生竹,卻為知音不得聽。
李賀《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蝸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人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蚊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劉禹錫《九華山歌》“軒皇封禪登云亭,大禹定計臨東溟”李清照《漁家傲 記夢》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 古詩中寫神仙的詩有哪些
1、《玉樓春》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燕鴻過后春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2、《鷓鴣天·看盡巴山看蜀山》年代: 宋 作者: 陸游看盡巴山看蜀山。
子規江上過春殘。慣眠古驛常安枕,熟聽陽關不慘顏。
慵服氣,懶燒丹。不妨青鬢戲人間。
秘傳一字神仙訣,說與君知只是頑。3、《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年代: 宋 作者: 陸游禹廟蘭亭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鸚鵡杯深君莫訴。
他時相遇知何處。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
神仙須是閑人做。4、《水調歌頭·八蠻朝鳳闕》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八蠻朝鳳闕,四境絕狼煙。
太平無事,超烘聚哨效梨園。笛弄昆侖上品,篩動云陽妙選,畫鼓可人憐。
亂撒真珠迸,點滴雨聲喧。韻堪聽,聲不俗,駐云軒。
諧音節奏,分明花里遇神仙。到處朝山拜岳,長是爭籌賭賽,四海把名傳。
幸遇知音聽,一曲贊堯天。5、《鷓鴣天·鶴算遺芳績世傳》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鶴算遺芳績世傳。
武夷來作散神仙。柳營隱隱兵戎整,蘭砌詵詵子舍賢。
傾柏酒,爇沉煙。殷勤起舞祝長年。
行須一札飛鴉詔,促綴銀班侍九天。6、《鷓鴣天·織女初秋渡鵲河》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織女初秋渡鵲河。
逾旬蟾苑聘嫦娥。蓬萊仙子今宵降,前后神仙引從多。
餐玉蕊,撫云璈。壽筵戲彩捧金荷。
黃金照社三兒貴,他日潘輿侍綺羅。7、《滿庭芳·月屬重三》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月屬重三,蓂開二六,于門車馬駢闐。
彩麟高設,金鴨噴祥煙。試問誰來瑞世,人都道、蓬島神仙。
非凡子,年才志學,勛業已精專。坐聯。
湯餅客,傾銀注玉,盛展華筵。羨巍冠初冠,氣宇飄然。
底用遐齡頻祝,但愿雙親未老,富貴雙全。功名事,吾家舊物,早共復青氈。
8、《滿江紅·曲水蘭亭》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曲水蘭亭,陪宴后、又還三日。最好是,風檐月觀,墮紅堆碧。
喬木故家今有數,太平人物年幾百。看扶藜、行處亂花飛,神仙宅。
天地外,逍遙客。談笑里,文章伯。
是富貴淵明,洞天彭澤。老鶴蹁躚摩漢翮,靈龜燕息支床力。
看一時、長傍壽星邊,天南極。9、《滿庭芳·兒女如花》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兒女如花,妻顏似玉,算來眼下時光。
積財千萬,難買不無常。驀地陰公來請,無辭訴、更不推忙。
空歸去,資財換主,兒女各分張。聰明賢達者,早離火院,躲了忙忙。
逍遙散誕,落個清閑,饑后巡門化飯,寒來紙布衣裳。無牽系,神仙未了,落得壽延長。
10、《滿庭芳·大道無形》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大道無形,難言難說,世人不曉其根。不憑清凈,數墨強尋文。
若是只憑經典,世間有、多少能人。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滿玉皇庭。
何須開辯利,休窮周易,罷講黃庭。真清真凈,心上要無塵。
自有神仙提契,恁時節、得赴玄門。幽微處,逍遙快樂,終日羅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