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白衣的句子
1、靈之來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
先秦
屈原
《九歌 東君》
2、白絹雙中衣
魏晉
繁欽
《定情詩》
3、悵臥新春白袷衣
唐
李商隱
《春雨》
4、虛白侍衣巾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5、黃衣使者白衫兒
唐
白居易
《賣炭翁》
6、風架白蕉衣
唐
白居易
《時熱少見客因詠所懷》
7、繡衣黃白郎
唐
杜甫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8、新縫白纻舞衣成
唐
王建
《舞曲歌辭·白纻歌二首》
9、虛白侍衣巾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時在常樂東園,走筆成)》
10、煙駕霓衣白角巾
唐
韓翃
《贈別華**士》
11、我衣不白兮
唐
顧況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蘇方一章》
12、衣殘更頭白
宋
趙彥端
《好事近·一沮寄江干》
13、衣白苧
宋
吳文英
《望江南/憶江南》
14、白犬舐客衣
唐
于鵠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
15、新裁白纻作春衣
唐
雍陶
《公子行》
16、白發麻衣破
唐
劉得仁
《送姚處士歸亳州》
17、塵土空緇白苧衣
唐
陸龜蒙
《句》
18、云白去時衣
錢
《江行無題一百首》
19、好風輕透白綀衣
唐
徐鉉
《和印先輩及第后獻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20、空歌白*衣
元
邵亨貞
《南柯子 次韻衛立禮春街蹋月》
21、白*衣輕
元
元好問
《減字木蘭花·幕天度地》
22、奪衣白奪餐肴
元
王哲
《西江月·悟徹兒孫偉貌》
23、誰著朱衣白簡
元
王惲
《水調歌頭 次前韻》
24、誰著朱衣白蘭
元
王惲
《木蘭花慢 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
25、藉莎白石和衣臥
元
姬翼
《鷓鴣天·事事無心恰到閑》
26、烏紗白葛道衣涼
宋
蘇軾
《病中游祖塔院》
27、應將白纻作春衣
宋
蘇軾
《四時詞》
28、孤村月白聞衣杵
宋
陸游
《冬夜》
29、白葛預裁充暑衣
宋
陸游
《晚春感事》
30、裁成白紵寄征衣
宋
陸游
《無題》
31、窗白鴉啼攬衣起;呼兒燒兔傾濁醪
宋
陸游
《雨聲》
32、素衣吳白紵
宋
王安石
《同應之登大宋陂》
33、舭白肺衣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34、金衣楚雀白
清
朱彝尊
《鴛鴦湖棹歌 之十三》
35、白團扇子白紗衣
宋
李石
《扇子詩》
36、窗白爐紅且攬衣
宋
陸游
《春晚》
37、月白侵衣冷
宋
王炎
《夜坐》
38、好風輕透白練衣
唐
徐鉉
《和印先輩及第后獻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39、飛入千人白佇衣
宋
張公庠
《宮詞》
2. 描寫白衣男子的詩句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譯文:他穿著白色云彩一般美麗的衣服,舉弓射向天狼座。
出自:先秦屈原《九歌·東君》
原文: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譯文:把青云當上衣白霓作下裳,舉起長箭射那貪殘的天狼。我抓起天弓阻止災禍下降,拿過北斗斟滿了桂花酒漿。輕輕拉著韁繩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東方。
擴展資料:
《九歌·東君》是屈原的組詩《九歌》中的一篇楚辭,祭祀對象是東君,也就是太陽神。詩歌各章歌辭之間的聯接承轉,又極其自然,在輪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貴、雍容、威嚴、英武,那高亢宏亮的聲樂正恰如其分地演繹出光明之神的燦爛輝煌,很好的表現了太陽神的特點。
《九歌·東君》所表現出的是藝術美之壯美,一方面來源于自然力,來源于東君的自然原型:太陽,體現在日神的自然神性上。另一方面來源于詩人的心靈創造體現在日神的人格上,即是主體移情的內容方面。
詩反映了人對于自然的祈愿、禮贊,對太陽的敬畏、崇拜、溢美,也間接地表現了人企望駕馭自然力、征服太陽的精神力量和幻想。同時詩也借神的形象溶入主觀情感內容與社會道德倫理觀念,通過神表達一些社會理想、生活愿望、習俗愛好等理性觀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九歌·東君
3. 描寫古代女子白衣的句子
她一生愛穿白衣,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實當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無俗念”三字贈之,可說十分貼切。
語音嬌柔婉轉,但語氣之中似乎也沒絲毫暖意,斯文的話語自有一股威嚴,教人難以違抗。聲音極是溫柔順從。
清脆明亮,聲音清柔,如擊玉罄。 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千古紅顏之下,褪去了俗氣與厭膩。
面容清純美麗,蒼白輕柔,澄澈空靈,超凡脫俗,秀美無雙,清麗出塵,秀雅柔弱,天真美貌,美若天仙,傾國傾城,美麗絕倫,玉顏俏麗,秀麗嬌美,嫵媚無限,嬌柔婀娜,冰肌瑩徹,美若芙蓉出水、清若姑射仙子。她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里,周身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似真似幻,實非塵世中人,除了如瀑的長發垂下,全身雪白。
艷極無雙,風姿端麗,嬌美難言,風致嫣然,莫可逼視。姿容清麗秀雅,嫣然一笑,真如異花初胎,美玉生暈,明艷無倫。
只是肌膚間少了一層血色,顯得蒼白異常,若有病容,雖然燭光如霞,照在她臉上仍無半點血色。清麗絕俗,仿佛不食人間煙火,實在是美極清極冷極,雖生于凡塵,但一瞥一笑,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個回眸,無一不流露出仙子氣息。
她一人所散發的清冷氣質懾人心魄,絕世容顏下,正是“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之意境。遠看幽影飄渺,仿佛出塵,姿容如玉,神韻脫俗,恍若王母下凡,玉女臨世,當真勝如凌波仙子,飄逸出塵,清麗無倫。
那張略顯蒼白的秀麗容顏,也仿佛隱在云霧中,看去黯淡而不可捉摸,實非塵世中人,美得不染半點塵埃,令人不敢逼視,宛若最純潔的梨花,氣質脫俗,飄落人間,秀麗絕俗,清逸如仙,淡雅超群,又如冰山上冰清玉潔的雪蓮花,神情神似仙女勝似仙女。 忽聽帷幕外一個嬌柔的聲音說道:“孫婆婆,這孩子哭個不停,干什么啊?”楊過抬起頭來,只見一只白玉般的纖手掀開帷幕,一個少女走了進來。
那少女披著一襲薄薄的白色布衣,猶似身在煙中霧里,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一頭黑發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只肌膚間少了血色,顯得蒼白異常。 堂上群雄本來一齊注目朱子柳與霍都二人,那白衣少女一住來,眾人不由自主的都向她望去。
但見她臉色蒼白,若有病容,雖燭光如霞,照在她臉上仍無半點血色,更顯得清雅絕俗,姿容秀麗無比。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誰也不知,此時一見那少女,各人心頭都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來。
她周身猶如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似真似幻,實非塵世中人。 只見一個白衣女郎緩緩的從廳外長廊上走過,淡淡陽光照在她蒼白的臉上,清清冷冷,陽光似乎也變成了月光。
她睫毛下淚光閃爍,走得幾步,淚珠就從她臉頰上滾下。她腳步輕盈,身子便如在水面上飄浮一般掠過走廊,始終沒向大廳內眾人瞥上一眼。
小龍女緩緩走到溪水上游,也掬上幾口清水喝了。臨流映照,清澈如晶的水中映出一個白衣少女,云鬢花顏,真似凌波仙子一般。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4. 描寫古代女子穿白衣的句子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lù)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y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蔭桂旗。
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tuān)瀨之玄芝。 曹植洛神賦。
5. 帶有白衣的詩句
《自詠》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禪。
今日維摩兼飲酒,當時綺季不請錢。等閑池上留賓客,隨事燈前有管弦。
但問此身銷得否,分司氣味不論年。《醉蓬萊·對黃蘆臥雨》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對黃蘆臥雨,蒼雁橫秋,江天重九。
千載淵明,信風流稱首。吟繞東籬,白衣何處,誰復當年偶。
藍水清游,龍山勝集,恍然依舊。 萸實嫩紅,菊團余馥,付與佳人,比妍爭嗅。
一曲婆娑,看舞腰縈柳。舉世紛紛名利逐,罕遇笑來開口。
慰我寂寥,酬君酩酊,不容無酒。《西江月·**正懷彭澤》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正懷彭澤,白衣俄致江州。
登高余醉快扶頭。此貺義兼情厚。
痛飲還須酒對,清吟況值詩流。輕投無惜萬金酬。
木李舊先瓊玖。《水龍吟·漢家金粟堆空》年代: 元 作者: 元好問漢家金粟堆空,玉花驚見天池種。
并州畫角,回腸凄斷,清霜曉弄。世事浮云,白衣蒼狗,知誰搏空。
恨北平老守,南山夜獵,風雨暗,貂裘重。總道煙霄失路,意平生、依然飛動。
高城置酒,汾流澹澹,無言目送。寶劍千金,盡堪傾倒,玻璃春甕。
問波神剩借,橫江組練,挽青絲夢。《沁園春·一部周官》年代: 宋 作者: 姚勉一部周官,學間淵源,山齊得來。
最雄姿直氣,不涂脂粉,仙風道骨,不涴塵埃。萬里青云,相期闊步,底事向天門折翼回。
君知否,這白衣御史,卿相胚胎。 時人休用驚猜。
機會到功名節節催。看蒲質易凋,何如松茂,菊花已老,須是梅開。
萬事何難,時來得做,且信天工次第排。從今去,愿徑游璧水,直上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