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樂器的詩句
1,唐沈佺期《鳳簫曲》:“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
2,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5,唐白居易《箏》:“------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移愁來手底,送恨入弦中。”
6,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7,唐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
8,宋劉過《聽阮》:“絳臘攢花夜氣聞,尊前更著許多情,卻將江上風濤平,來聽紗窗摘阮聲。”
9,《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10,唐朱灣《詠拍板》:“赴節心常在,從繩道可觀,須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
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李頎《古從軍行》古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唐·李端《聽箏》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夜曲》王維 笛子:羌笛何須怨楊柳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瑟: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回。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胡笳: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2.描寫樂器的詩句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不知何處吹盧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唐沈佺期《鳳簫曲》
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聽彈琴》
3.描寫樂器的詩句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不知何處吹盧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昔時贏女厭世紛,學吹鳳簫乘彩云,含情轉來向簫史,千載紅顏持贈君——唐沈佺期《鳳簫曲》
鳳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唐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聽彈琴》
4.關于樂器的詩句
1.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38362.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3.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4.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5.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6. 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7.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8.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9.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10. 牡丹紅豆艷春天,檀板朱絲錦色箋。11.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12.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13.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4.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15. 溪邊倦客停蘭棹,樓上何人品玉簫?16.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17. 琵琶弦急對秋清,彈作關山久別情。18. 琵琶音最好,解說別離難。
19. 暖玉琵琶寒月膚,一般如雪映羅襦。20. 放琵琶。
挑燈羞看圍屏畫。21. 琵琶是誰制,長撥別離愁。
22. 說與琵琶紅袖客。好將心事曲中傳。
23. 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24. 小蓮初上琵琶弦。
彈破碧云天。25.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26.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27. 故人何處?玉簫明月空閑。
28.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29.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30.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31.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32. 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33.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34.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35.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36.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5.形容樂器的句子
1.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2.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
3.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4.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5.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
6. 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7.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8.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9.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10. 牡丹紅豆艷春天,檀板朱絲錦色箋。
11.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12.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13.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4.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15. 溪邊倦客停蘭棹,樓上何人品玉簫?
16.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17. 琵琶弦急對秋清,彈作關山久別情。
18. 琵琶音最好,解說別離難。
19. 暖玉琵琶寒月膚,一般如雪映羅襦。
20. 放琵琶。挑燈羞看圍屏畫。
21. 琵琶是誰制,長撥別離愁。
22. 說與琵琶紅袖客。好將心事曲中傳。
23. 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24. 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云天。
25.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26.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27. 故人何處?玉簫明月空閑。
28.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29.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30.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1.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32. 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33.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34.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35.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36.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37.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38.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39.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40.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41.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4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43.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44.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5.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46. 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47.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48.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49.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50.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51. 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52.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53.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54.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55.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56.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6.有哪些關于“嗩吶”的詩句
《朝天子·詠喇叭》
喇叭,嗩吶,
曲兒小,腔兒大。
官船往來亂如麻,
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
民聽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
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作者簡介:
王磐(約1470年~1530年)稱為南曲之冠[1] 。江蘇高郵人,字鴻漸。明代散曲作家、畫家,亦通醫學。少時薄科舉,不應試,一生沒有作過官,盡情放縱于山水詩畫之間,筑樓于城西,終日與文人雅士歌吹吟詠,因自號“西樓”。所作散曲,題材廣泛。正德間,宦官當權,船到高郵,輒吹喇叭,騷擾民間,作《朝天子·詠喇叭》一首以諷。
嗩吶:
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在臺灣民間稱為鼓吹,廣東地區亦將之稱為“八音”。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并用于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嗩吶分類
嗩吶多按筒音的音高(以第三孔的音高作為調名)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凡筒音在#f1以上的均為高音嗩吶,在#f~f'1之間的為中音嗩吶,在f以下的為低音嗩吶。如筒音為a1的嗩吶,就叫D調高音嗩吶,筒音為a的嗩吶,則叫D調中音嗩吶。
嗩吶影響:
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廣泛應用于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
樂器: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音色的工具。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
能夠發出樂音,并能進行音樂藝術再創造的器具。人類通過演奏樂器,借以表達、交流思想感情。對樂器的界定,音樂界和樂器學界有不同看法。音樂界認為,用于音樂的發聲器具才是樂器;樂器學界則通常將許多非音樂領域中的發聲器,如古代戰爭中的鳴金擊鼓、宗教中的祈禱誦經、婚喪中的禮儀信號、商販招攬的信號器等,也視為樂器,甚至將一些生產勞動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如:弓、鋸、杵、缶、杯、碟、盅、碗等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吹樂器愛情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