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古詩中中最桀驁不馴的詩句是什么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具體原文如下: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譯文
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谷粒秋天長得正肥。
喊著童仆給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吵鬧牽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游說萬乘之君已苦于時間不早,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
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賞析
此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這不僅點明了從山中歸家的時間是秋熟季節,而且,白酒新熟,黃雞啄黍,顯示出一種歡快的氣氛,襯托出詩人興高采烈的情緒,為下面的描寫作了鋪墊。
接著,詩人攝取了幾個似乎是特寫的“鏡頭”,進一步渲染歡愉之情。李白素愛飲酒,這時更是酒興勃然,一進家門就“呼童烹雞酌白酒”,神情飛揚,頗有歡慶奉詔之意。詩人的情緒感染了家人,“兒女嬉笑牽人衣”,此情此態真切動人。飲酒似還不足以表現興奮之情,繼而又“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一邊痛飲,一邊高歌,表達快慰之情。酒酣興濃,起身舞劍,劍光閃閃與落日爭輝。這樣,通過兒女嬉笑,開懷痛飲,高歌起舞幾個典型場景,把詩人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活靈活現。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描寫自己的內心世界。
2.描寫詩人瀟灑、灑脫的詩詞有哪些
手持山海經,頭戴漉酒巾。
興逐孤云外,心隨還鳥泯。
---《詠陶淵明》顏真卿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贈孟浩然》李白
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間伴月明。
---《讀李白集 》 鄭谷
風骨神仙籍里人,詩狂酒圣且平生。
---《李白 》徐鈞
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
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贈元稹》白居易
3.表現詩人有骨氣的詩句
七律·長征
毛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南北朝)鮑照《擬行路難》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 魏)曹植《白馬篇》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南北朝)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燮以《題竹石》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詠石灰》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唐)李頎《送陳章甫》
4.求表達詩人雄心壯志、豪邁情懷的三句詩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神童詩》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明)楊繼盛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另外還有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蒼海.”--李白 《行路難》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陸游《書憤》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觀滄海.步出夏門行》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辛棄疾《賀新郎》
此外,還有: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蘇軾《江 城 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功決不還。
埋骨豈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5.形容詩人的古詩詞
一、《贈孟浩然》唐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夢李白》唐 杜甫
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其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調張籍》唐 韓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七丁,雷電下取將。
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兩翼,捕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6.表達詩人想要遠離俗世的詩句
表達"詩人想要遠離俗世"的詩句有:
1.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飲酒》陶淵明
2.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終南別業》王維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4.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蘇軾
5.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6. 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
7.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8.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9. 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白居易《贈吳丹》
10.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更多: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飲酒》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創作背景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后愉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