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美妙樂曲的詩句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
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擾。
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鷺羽鳳簫參樂曲,荻園竹徑接帷陰。
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薰琴。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2.描寫歌聲的古典優美詩句有哪些
1. 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云不遣飛。——(唐)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 歌 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釋義:動人的歌聲,由青樓傳出,輻散到遙遠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幾處響起清脆的歌聲。歌聲飄入云霄,妙音繚繞,似乎要纏住行云不讓飛去。
2.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唐)劉禹錫《踏歌詞四首-第二首一作張籍《無題詩》》
釋義:唱完新曲,歡樂的女郎們跑遠了,只有綠樹亭亭玉立在紅霞之中,間或傳來鷓鴣的鳴叫。
3.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北宋)周彥邦《片玉詞》
釋義:高雅動人的歌聲巧似泉水自流,輕柔婉轉,瀏亮圓潤。其間偶爾可以聽到如鳴玉器的水石相擊之聲,清脆悅耳,悠揚遠韻。
4.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轉目顧盼四周靜坐的賓客們,然后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雛鳳一般的清脆的歌聲。
5.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的歌聲清越、高亢,盡管琴弦的關紐也為之迸斷,蘆管也為之裂開,但各種樂器所發出的聲音都無法與輕柔而上、綿延不絕的張好好的歌聲相比,它響遏行云,震驚四方。
6.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唐)李白《贈汪倫》
釋義: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7.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唐)白居易《琵琶行》
釋義:今晚聽到她的琵琶聲,好像聽到了仙樂,耳朵里只有這個聲音,別的都聽不到 。
8. 碧袖一聲歌,石城怨、西風隨去。——(宋代)史達祖《湘江靜》
釋義:“碧袖”二句,筆鋒陡轉,深入寫愁。詩句沒有寫成,哀怨的歌聲又突然傳來,聲聲哀怨,融入秋風,把愁境的描寫推進了一層。
9. 含羞斂態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唐)權德輿《雜興五首》
釋義:悠揚的樂曲嘎然而止,嬌美的女子緩緩起座,掩面低眉欲要離去,周圍的聽眾歡聲叫喊,請她再奏一曲《刮骨鹽》。句中將女子的沉靜與周圍觀眾的歡鬧相比,更顯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謙遜的態度。
10. 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宋代)晏幾道《浣溪沙·唱得紅梅字字香》
釋義: 句中“紅梅”指《梅花落》曲調。“柳枝”、“桃葉”,一語雙關,它們既是曲調名稱,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藝術上的通感,用嗅覺感受出的“香味”來形容音樂的悅耳動聽。后句進而襯托,強調別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為遜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3.形容 音樂非常美妙的,詩句是
一、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出處:《贈花卿》唐·杜甫
翻譯:如此美妙音樂,只應神仙享用,世間的平民百姓,一生能聽幾回?
二、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出處:《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翻譯: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三、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出處:《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翻譯: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白云凝聚起來不再飄游。
四、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出處:《聽蜀僧濬彈琴》唐·李白
翻譯: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仿佛聽到萬壑松濤風。
五、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出處:《江上琴興》唐·常建
翻譯:泠泠的調完了七根琴弦,周邊的森林越發的幽靜陰涼。
4.形容 音樂非常美妙的,詩句是
一、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出處:《贈花卿》唐·杜甫翻譯:如此美妙音樂,只應神仙享用,世間的平民百姓,一生能聽幾回?二、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出處:《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翻譯: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三、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出處:《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翻譯: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白云凝聚起來不再飄游。
四、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出處:《聽蜀僧濬彈琴》唐·李白翻譯: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仿佛聽到萬壑松濤風。
五、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出處:《江上琴興》唐·常建翻譯:泠泠的調完了七根琴弦,周邊的森林越發的幽靜陰涼。
5.描寫古典音樂的詞語句子
描寫古典音樂的詞語句子列舉如下:
1,典型的中國風再添上幾筆時尚的元素,淡淡勾勒,便成就一曲聽覺大餐。
2,“素胚勾勒出青花,筆峰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裝。”了了幾筆,便讓佳人模樣現眼前,如潑墨的中國畫一般。
3,“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唱腔圓潤,嗓音優美,曲調悠揚,長出了對伊人的思念。
4,閉上眼睛,靜靜聆聽,斷橋邊,柳堤旁,煙雨中,油紙傘下翩翩白衣公子等待伊人歸來······
5,在舒緩低沉的音樂中,我們逐漸成熟;在清新明快的音樂中,我們懂得了進取;在熱情奔放的音樂中,我們擁有了激情。
擴展資料:
古典音樂是一個含義廣泛的術語,廣義的西洋古典音樂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并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或者指植根于西方傳統禮拜式音樂和世俗音樂,其范圍涵蓋了約公元9世紀至今的全部時期。
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于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在地理上,這些音樂主要創作于歐洲和美洲,這是相對于非西方音樂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樂主要以樂譜記錄和傳播,和大多數民間音樂口傳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認為“古典”是對應于“流行”而言的,因為這些音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能夠引起不同時代聽眾的共鳴。
但如果細究古典一詞,本意可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6437以理解為古代留傳下來堪稱經典的音樂作品(古代+經典),但是一般來說,古典音樂是具有規則性本質的音樂,具有平衡、明晰的特點,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認為具有持久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流行。
6.描寫美妙樂音的古代詩文
聽蜀僧睿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7.我國古代詩詞中關于音樂的詩句
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是寫音樂的。好象還有韓愈的一個《聽穎師彈琴》,你可以去找找。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首詩共十四行,用了十四個比喻性意象來贊美李憑彈箜篌時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彈技美。這些意象中,有現實的,有幻覺的,有神話的。詩的一連串意象撲面而來,不免使人眼花繚亂,加上語言晦澀,初讀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細細品味,逐漸清晰:
開頭首先寫李憑所彈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謂極品,襯托樂音之美;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彈奏,可以想見天高云淡秋風涼爽的天氣,正是人意氣風發之時;由于空氣清徹,樂音也能憑風傳向很遠,這一句寫出了彈奏時的情景美。接下來,寫空山浮云被音樂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動得愁怨涕流,而出現這種情況,都只因為李憑在彈箜篌。我們形容一個人美,說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這里的音樂,卻有使浮云凝止,美女傷心之效。
從第五句起,寫彈奏的旋律之美妙和產生的感染力:彈到清脆之處,似聽到昆侖山玉石破碎和鳳凰的鳴聲;彈到婉轉之處,仿佛蓮花上的露珠滴落,幽蘭也發出笑聲;彈到凄清之處,長安十二個城門的氣溫都變冷,宮中的皇帝也為之動情,整個長安籠罩在寒光之中;彈到悲傷之處,致使女媧補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愴然而下,似乎看到李憑在教善于彈箜篌的成夫人,技藝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學習,那音樂感動得老魚也躍出波濤,淵中的瘦蛟也舞動起來;月宮里的吳剛也聽得難以入眠,依著樹發呆,就連玉兔也不知寒露已打濕了皮毛。這一連串的描寫,從動物寫到植物,從人間寫到仙界,從水中寫到天上,大膽夸張,浪漫新奇。這十四個意象,有的喻聲,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擬人、通感、夸張等各種修辭手法,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表現了聽李憑彈箜篌所引起的反應和情思。
這首詩的構思也很巧妙:開頭一句先寫琴,第二三句寫音,先聲奪人,然后才說到演奏者;寫演奏時,先寫情景,為下文寫旋律作鋪墊;寫旋律,又寫它蘊含的悲喜憂思。詩人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寫箜篌演奏的音質美及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飽含著對李憑技藝的贊美感嘆,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描寫音樂的絕唱。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古典音樂美妙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