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霧的詩句
1、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從仙境遙望人世間 只看到茫茫塵霧看不到魂牽夢縈的長安
2、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譯文: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3、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 —— 宋 · 李清照《臨江仙·梅》
譯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云簇疏欞,霧迷高閣,春天總是遲遲不來。
4、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宋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譯文: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
5、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 宋 · 李清照《漁家傲》
譯文: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只在舞動風帆。
6、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 宋 · 蘇軾《海棠》
譯文:裊裊的東風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濃。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2.描寫迷茫的古詩詞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
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
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我以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
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 起聯兩句,從來的注家也多有誤會,以為據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
其實不然。“無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
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
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鍵在于“華年”二字。
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瑟具弦五十,音節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常令聽者難以為懷。
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
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
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 (《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
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
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玉溪運用,已經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
本聯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詩一過頷聯,“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
我們讀唐人詩,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這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
3.形容對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詩句有哪些
形容對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詩句有: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出處《全唐詩》,作者李白。白話譯文: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出處《全唐詩》,作者李白。白話譯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3、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出處《全唐詩》,作者李白。白話譯文:大道雖寬廣如青天,唯獨沒有我的出路。
4、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出處《全唐詩》,作者李白。白話譯文: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無聲,只有那善飲的人才留下美名。
5、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出處《全唐詩》,作者王維。白話譯文: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國,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參考資料:行路難三首 (李白組詩作品)-百度百科
4.形容心情迷茫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錦瑟》
作者:唐代李商隱
1、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翻譯
精美的瑟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鵑。
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
此時此景為什么要現在才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二、《行路難·其一》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翻譯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擴展資料:
鑒賞:
1、《錦瑟》
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
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2、《行路難·其一》
這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獨善一身的矛盾。正是這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濤使組詩氣象非凡。
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又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成為后人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
5.描寫迷茫的詩句
1、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臥讀琴譜卻為誰?
2、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4、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6、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云里.
7、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9、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10、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11、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1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盡天涯不見家.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15、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16、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18、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19、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20、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1、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
2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4、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25、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6、一簾秋雨,滿城楓葉,孤枕難眠!
27、關山夢魂長,魚雁音塵少.兩鬢不幸青,只為相思老.
2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29、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30、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31、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32、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33、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34、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35、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3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37、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8、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39、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0、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41、我本將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4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北宋-蘇軾《春宵》】
4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44、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45、衣帶漸寬人終不悔,為尹消得人憔悴!
4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47、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48、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49、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50、提壺脫褲催歸去,萬恨千情.萬恨千情,各自無聊各自鳴.
51、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
52、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5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54、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55、張潮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5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5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58、卜算子(王觀)送鮑浩然之浙東
59、奇文共觀賞,疑義相與析.
60、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無聲淚先垂.
6.表示迷茫的詩句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而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依今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