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紅顏知己的詩詞
1、荷葉杯·知己一人誰是 清代:納蘭性德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
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譯文:我的知己是誰?她人已離去;我們一生相伴,此身足矣。生死臨別,言猶不悔,難怪古人說多情不似無情好,愛喜生憂,癡情如我。
別說歡樂的時光很多,其實人生如朝露,轉眼青絲成白發,韶華流年,今世不忘.看見她留下的釵鈿,淚水就像雨一樣,假使有來生,希望她能借著前世遺物的指引,記起那些有我的時光。
2、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譯文: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你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每到達一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墻繞柱東看西樵尋找你的題詩。
3、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 宋代:蘇軾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別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譯文:飲別后歸臥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從船篷縫隙中所見之殘月是那么小。汴水無情,隨著故人東去,而我卻滿載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間,你我曾經一同大醉,當日歡聚暢飲時的情誼勝過別后的傷悲。誰讓我偏偏在蕓蕓眾生中發現了你,并與你成為朋友,這才釀成了今日分別這樣一場煩惱。
4、重別李評事 唐代: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譯文:不要說秋江離別使人難堪,明日解纜開船便駛向長安。看吳姬輕歌曼舞你我盡情酣飲,不要去管青楓白露秋夜凄寒。
5、虞美人·黃昏又聽城頭角 清代:納蘭性德
黃昏又聽城頭角,病起心情惡。藥爐初沸短檠青,無那殘香半縷惱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鏡憐清影。一聲彈指淚如絲,央及東風休遣玉人知。
譯文:黃昏時分又聽到城頭傳來號角聲,病中的我勉強坐起,心情不佳。藥剛剛煮沸,燈燭發出青色的光焰,快要燒盡的熏香散發半縷青煙,又勾起無限傷感。
自古以來多情者總是多病,我照著鏡子,嘆惜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顏。讀一句你的《彈指詞》,淚水突然滑落,拜托東風不要把我在病中對你的思念訴與你知道。
2.描寫紅顏知己的詩句
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
自古佳人多薄命,閉門春盡楊花落。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妾有容華君不省,花無恩愛猶相并,花卻有情人薄幸。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2.言到紅顏難相會,舉酒邀約獨自醉。
國破家亡夢方醒,原來紅顏是禍水
3.美女西施楊貴妃,昭君出塞貂禪美。
傾國傾城佳人貌,誰知紅顏乃禍水
4.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暗教君王骨髓枯。
5一笑傾人城 再笑傾人國
7.沖冠一怒為紅顏.
8.吳王夫差國土碎,女色引誘為罪魁。
勾踐若無此女助,臥薪嘗膽皆白費。
9.米脂貂禪翡冷翠。一女二許梟雄毀。
城頭高掛方天戟,名駒赤兔眼銜淚。
10.明皇只因玉環肥,開元盛世都弄沒。
清君之側安史亂,長恨歌成空憔悴。
11.王氏出塞假和親,美人施計是精髓。
從此西人懶東進,禍水西引頂邊陲。
12.圓圓牽扯癡三桂,沖冠一怒長城危。
千金博得美人笑,烽火戲侯褒姒罪。
13.酒池肉林妲己媚,弄權當政武家妹。
更有青青江邊水,為禍人間曰紅衛。
14.言到紅顏難相會,舉酒邀約獨自醉。
國破家亡夢方醒,原來紅顏是禍水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到,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紅顏彈指老,秋去霜幾絲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枯風破日亦憂愁,
四海一葉孤明舟。
萬金難得汝一笑,
我欲愁腸夢斷橋。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人生得一知己,已然不易。知己倘若又是紅顏,那該是何等的艷麗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更何況是紅顏知己。
能做紅顏知己的女人,定是女人中的精品,而擁有紅顏知己的男人,也定是男人中的智者!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尤唱后庭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
天何美女之爛妖,紅顏曄而流光
相逢何必曾相識,縱使相逢應不識.不逢相識又何如呢?江水滄滄,海水茫茫,水天一線兩相望,兩相忘!
琴聲不知從何處傳來,劃破夜空的寂靜,而我又為什么獨自在窗前垂淚,是酒入愁腸的相思淚嗎?一簾淡月,冷清的看著我不語,君可安否?紅顏禍水。
曾想與君一起共游大江南北,共享風雨
曾想與君一起,邀月對飲成三人
曾想與君一起,面朝大海,鳥語海濤,而今,紅顏禍水。
夜寂靜,寒聲碎,今年今夜,月華如凍,君涼否?
曾經的君,純情,純真,快樂,逍遙,而今手臂煙灰烙六梅,恨之深,痛之切!曾經的君,歡聲笑語,搞笑頑皮,愛友如己.而今自言陰司泉路覓地獄,紅顏禍水。
風絲一寸柔腸.冷香飛上詩句.發已濕,眼已迷,枕上淚水如風雨,殘殘殘!閉口不語.難斷萬愁縷.花無人澆,酒無人勸,醉也沒人語.君可眠否?
3.表達知己的詩句
1、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2、送韋城李少府
唐代:張九齡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別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譯文:
送別客人南昌縣尉,路旁驛亭拜別貴賓時,正是春天。
美麗野花盡收眼底,林中烏鳴猶感清新。
告別縣城踏上回鄉路,歸車走向白馬津。
知己摯友不分遠近,相隔萬里如同鄰居。
3、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唐代:岑參
皤皤岷山老,抱琴鬢蒼然。
衫袖拂玉徽,為彈三峽泉。
此曲彈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颼飗,忽在窗戶間。
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虛徐韻秋煙。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
幽引鬼神聽,凈令耳目便。
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
誰裁青桐枝,縆以朱絲弦。
能含古人曲,遞與今人傳。
知音難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終月已落,惆悵東齋眠。
譯文:
岷山老人頭發斑白,抱著古琴兩鬢蒼然。
衫袖拂過白玉琴徽,為我彈奏三峽流泉。
此曲尚未彈到一半,高堂之上好似空山。
風聲颼颼穿過石林,好像就在窗戶之間。
手指環繞琴聲嗚咽,琴弦進出流水潺潺。
幽怨好似楚天浮云,飄渺有如萬里秋煙。
更有陽臺陣陣細雨,夾雜巫山聲聲啼猿。
曲調幽深逗引鬼神,琴聲純凈動人心弦。
楚客為之愁腸欲斷,湘妃為之淚落斑斑。
是誰用那青桐木料,拉上根根紅色琴弦?
琴中彈出古人樂曲,樂曲轉給今人流傳。
知音本來不易再逢,可惜您已到了老年。
曲子奏完月已西落,惆帳且回東齋獨眠。
4、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清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浮塵;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清新明朗。
請你再飲一杯離別的酒吧;因為你離開陽關之后,在那里就見不到老朋友了。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4.求,寫給女知己的詩詞
蘇軾是職業寫這東西的人西江月蘇軾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蘇軾詞作鑒賞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
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
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
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
“素面常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
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象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
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
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
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技巧。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詞作鑒賞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杰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
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
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
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后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
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
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于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
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云歌此詞。朝云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墻里秋千墻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于綠水之內,環以高墻,所以墻外行人只能聽到墻內蕩秋千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
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墻里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墻,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向往。
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于艷,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輕,難能可貴。
從“墻里秋千墻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墻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墻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
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后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強自振奮。
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里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
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
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墻里、墻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
5.形容紅顏知己的詩詞
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 [元夕]舊歷正月十五無肖節。
[寶馬雕車]裝飾華華麗的馬車。[鳳簫]排簫,簫管排列參差如風翼,故名。
[玉壺]比喻月亮。[魚龍]拽魚燈,龍燈。
[盈盈]形容女子儀態美好。[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
[驀然]忽然。[闌珊]零落、冷清。
[譯文] 東風仿佛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著大街。
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蕩,職如風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
她們面容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她千百次,都見不到,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深處。
[簡要評析]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游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
本詞描繪出無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本詞有寄托,可謂知音。
上片與元夕之夜燈火輝煌,游人如云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6.形容知己的詩句
高山流水覓知音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撫鼓琴
題詩后
[唐]賈島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席間詠琴客
[唐]崔玨
七條弦上五音寒,
此藝知音自古難。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終憐得董庭蘭。
旅中懷孫路
[唐]貫休
暮塵微雨收,蟬急楚鄉秋。
一片月出海,幾家人上樓。
砌香殘果落,汀草宿煙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
知音者誠希
[唐]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長安書懷呈知己
[唐]項斯
江湖歸不易,京邑計長貧。
獨夜有知己,論心無故人。
一燈愁里夢,九陌病中春。
為問清平日,無門致出身。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