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烤肉”的句子有哪些
1、烤肉滋滋發出聲響,一滴熱油順著飽滿的肉的紋路慢慢滑下,令人心醉。
2、細細的嗅,慢慢的聞,饞蟲迅速被勾起。終于忍不住,顧不得燙,一咬就是一大口,哇!爽。
3、滿口火熱沸騰,滿滿的幸福感,肉經炭火洗練,本就香氣四溢,又因椒鹽辣醬的增色,變得更加入味,嫩滑,焦酥,鮮咸,麻辣一瞬間都在口中翻騰起來舞蹈起來,美味的口感直達舌苔尖端滿嘴的肉香。
4、一嚼,忘了所有的不快,二嚼,人仿佛在天上飄,三嚼,如同羽化飛升,還有什么重要的事呢?還有什么能比一個吃貨能在這里大快朵頤的品嘗烤肉要快樂呢。
5、焙烤的香味,飄散的炊煙,燒的烏黑的炭火,一切都讓人們欲罷不能。這就是我眼中的燒烤。
6、吃著自己烤的土豆片,雖然味道怪怪的,但在我心里,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了!
1、羊肉色澤醬紅,麻辣鮮香、油亮,不膩不膻,外酥里嫩,肉質鮮美,別具風味。
2、色澤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膻,肉嫩可口。
3、不聞人間煙火,但食人間美味。不一樣的燒烤體驗,烤出不一樣的新意。
4、嘗百味燒烤,品人生百味。超凡的味道,超凡的體驗,超凡的享受。
5、吃喝玩樂不失之雅,色香味形自成一格。
6、創意燒烤,時尚享受。
7、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8、外焦里嫩,香味撲鼻。
9、烤肉是北京久負盛名的特色菜肴,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食品,被稱作帳篷食品。曾作為宮廷的一種美味而臍身于大雅之堂。
10、最早的烤肉,是把牛肉或羊肉切成方塊,用蔥花、鹽、鼓汁稍浸一會兒再行烤制。
11、明末清初時,蒙族人則是把大塊的牛、羊肉略煮,再用牛糞烤熟。到了清初時代中期,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烤肉技術日臻完美。
12、烤肉是北京久負盛名的特色菜肴,它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13、據說它是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食品,曾被稱作帳篷食品。它也曾作為宮廷的一種美味而躋身于大雅之堂。《明宮史·飲食好尚》中就有凡遇雪,則暖室賞梅,吃炙羊肉的記載。
14、最早的烤肉,是把牛肉或羊肉切成方塊,用蔥花、鹽、豉汁稍浸一會兒再行烤制。明末清初時,蒙族人則是把大塊的牛、羊肉略煮,再用牛糞烤熟。
15、到了清初時代中期,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烤肉技術日臻完美。
16、道光二十五年,詩人楊靜亭《都門雜味》中贊道:'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爭得醉燒刀。
2.關于燒烤的詩句有哪些
1、火燎煙熏鯽魚肉,精工細作翡珠巖
解釋:鯽魚肉是用火烤過用煙熏過,制作這條魚的過程像在雕刻翡翠一樣嚴謹
作者:淡水吟風
出自:《燒烤》
2、驚看桌滿油沾嘴,莫怕人多汗濕衫
解釋:吃驚的看著滿桌的人嘴邊占滿了油,不要害怕人多汗打濕了衣服
作者:雁苔
出自:《燒烤》
3、踏春逸興共燒烤,伴酒欣然品淡咸
解釋:踏春一起去燒烤,喝著酒悠然的吃著燒烤
作者:無名氏
出自:《七律》
4、煙繞千峰留五味,香勾四皓出商巖
解釋:煙非常的大還帶著香味,而香味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作者:佚名
出自:《踏春》
5、潛心長技藝,滋味今勝昔
解釋:潛心苦練技術,現在坐的菜滋味比以前更好
作者:佚名
出自:《潛藝》
3.形容想吃燒烤的句子
烤肉滋滋發出聲響,一滴熱油順著飽滿的肉的紋路慢慢滑下,令人心醉。
細細的嗅,慢慢的聞,饞蟲迅速被勾起。終于忍不住,顧不得燙,一咬就是一大口,哇!爽!滿口火熱沸騰,滿滿的幸福感,肉經炭火洗練,本就香氣四溢,又因椒鹽辣醬的增色,變得更加入味,嫩滑,焦酥,鮮咸,麻辣一瞬間都在口中翻騰起來舞蹈起來,美味的口感直達舌苔尖端滿嘴的肉香,一嚼,忘了所有的不快,二嚼,人仿佛在天上飄,三嚼,如同羽化飛升,還有什么重要的事呢?還有什么能比一個吃貨能在這里大快朵頤的品嘗烤肉要快樂呢?【純原創!打字不易請給好評哦!不行我餓了……我要去吃烤肉了,給好評哦!親~~。
4.適用于燒烤店廣告詞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1. 上聯:燒烘烙烤出真味,
下聯:香脆嫩酥流仙涎。
(橫批:香飄九州)
2. 上聯:和氣生財旺如爐中火燒
下聯:合法經營盛如箅上炭烤
(橫批:和合美美)
3. 潛心長技藝,滋味今勝昔。
4. 燒不盡的美味,烤不完的享受。
5. 燒烤有期待,鴨脖雞腿帶。
6. 縱觀美食不老少,本人專門愛燒烤。
7. 大塊酒來大塊肉,吃得過癮喝得好。
關于燒烤的句子:
1、我們拿起一碗大蒜和一碗配料,又開始了我們的“頂級燒烤”。
2、年初三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阿姨、哥哥、叔叔一起在我的樓頂燒烤。
3、我們又烤了肉串、香腸、青菜、刀切饅頭……真是應有盡有,無所不會呢!
4、燒烤活動使我們嘗到了美味無比的佳肴,也使我們感受到了來自鄉村的野趣!
5、吃著自己烤的土豆片,雖然味道怪怪的,但在我心里,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了!
6、今天,春光明媚,正是郊游的好天氣。我們全家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去太湖邊踏春燒烤。
7、今天晚上,我和媽媽齊上陣,對爸爸軟硬兼施,迫使爸爸答應了我和媽媽去吃燒烤的請求。
8、焙烤的香味,飄散的炊煙,燒的烏黑的炭火,一切都讓人們欲罷不能。這就是我眼中的燒烤。
9、我家進行了燒烤,我的親戚都來了,特別是廠里的人,我們那里很熱鬧。我們的主菜是韭菜。
10、烤啊烤,不一會,一條香噴噴的熱狗就出爐了,真不錯啊,自己動手加工出來的熱狗格外好吃。
11、啊!燒烤太好吃啦!特別是我們一家三口自己燒的燒烤,既正宗又美味,有機會,下次還來吃!
12、我的寒假生活有滋有味,特別是大年夜的那個晚上,我和家人在老家的樓頂上燒烤的事,令我回味無窮。
13、開始烤肉了,我拿了幾個雞翅放到燒烤的隔離網上,隨著火炭發出的熱量,雞翅慢慢發出了一點兒香味。
14、我們邊烤邊吃,每個人都吃得很過癮,把食物一掃而空。到了下午三點左右,我們才結束了新年燒烤會。
15、我最喜歡吃蝦了,看到盤中歡蹦亂跳的蝦,我挑了只最大的,戳到燒烤棒上,先涂上油,然后放到爐子上。
參考資料
句子大全:
5.關于烤食物的詩句
1、東坡肉:蘇軾貶官黃州時,寫下《豬肉詩》一首: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饃:蘇軾寫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古代稱羊肉泡饃為羊羹。
3、腌篤鮮:金農有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棱棱;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腌篤鮮是江浙一帶著名的本幫菜.
4、種菜烹調:宋人有詞:“自種畦中白菜,腌成甕里黃齏(讀jī音,指酸菜)。肥蔥細點,香油慢煼(同炒),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癡。”這是描寫在自家菜園自得其樂的畫面,其樂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語,擔頭粔籹簇青紅。” 粔籹讀jù nǚ音,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撒子,由中原傳到東莞后,為莞人喜愛并成為東莞傳統賀年食品之一。其中陸游所說“簇青紅”,說明人們還把部分糖環還加上花米紅染成好看的紅色以示喜慶。
6、刀削面:民間有順口溜形容“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7、酸梅湯:清代的郝懿行寫得《都門竹枝詞》寫到“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老北京們在兒時常聽到手敲冰盞的清脆聲音,“泠泠有聲,清遠而瀏亮”,那是賣冰梅湯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齒,如甘露灑心一般”。
8、驢打滾:北京傳統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紅糖豆沙餡制成,《燕都小食品雜詠》:“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
9、煮干絲和水晶肴肉:說起揚州,除了傳說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的風光,還有揚州大廚們引以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絲,將豆干劈成片再切成絲的過程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俗語說揚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揚州人早晨去茶樓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絲。《望江南》詞中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畢堆細縷,熟銅煙袋臥長苗,燒酒水晶肴。”這首詞說得正是揚州人日常生活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