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寫的詩詞,求高手賞析,改動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這首詞是易安居士的怨王孫。
老實說,我以前并未讀過怨王孫,剛剛看詞譜,都是憶王孫,看了足下大作,方知予之鄙陋形骸。我也是在昆明,若能引為詩友,是為有幸。
且因足下之作而賞易安之詞,知道了又名河傳等等,也是拓展。 足下詞中透出的閑適也是昆明人的安逸,只是骨子里的文人氣質倒讓足下有了一種淡淡的愁郁之色。
但是既然讀了足下的大作,也要提一下孤陋之見。一來在詞譜上來說,平仄不完全合拍,當然詞譜有很多,從李清照這首詞來看,確實有一些不合韻律的地方;二來,昆明現而今八點尚不斷黑,暮色微微之時,何來燈影稀疏之色?三來,韻腳該是仄韻,但一句、二句都是平聲韻,當酌。
不過總體上給人的感覺真的很閑適愜意,不知足下年方幾何,看名字倒是八零九零后,若是這般年紀就有這等功力,前途不可限量啊。哈哈,繁復多言,尚請見諒。
和詞一首! 怨王孫—清晨于辦公室,讀小龍少將long詞,感慨來昆兩載,每每于戚醮低落時則反復于樓下小花園里,人和事都在不斷變換,唯有我們需要執著而淡定呀。 杯底清茗升煙霧 天尚早、獨行鷗鷺 案幾磨墨硯生香 逐字句、填詞賦 三畝小池人何處 逢急雨、昨夕遲暮 窗前竹翠淚濕痕 風起舞、簾回顧。
2.關于詩歌鑒賞的問題(1)《怨王孫》的上下兩片各描寫了怎樣的景
這首詞以細膩委婉的方式,具體形象地傳達出一種特色鮮明的陰柔之美。
屬于寫秋景的特別之作。“湖上風來波浩渺”,起句不俗,秋風乍起,不見了天高氣爽下的湖水平靜,卻只有水波蕩漾,悠遠浩淼,宣告了深秋的到來。
“秋已暮、紅稀香少”,又通過大自然色彩和氣味的變化,進一步點染了深秋的景觀。 大自然總是宜人的,深秋季節卻別有滋味,在這里,作者不說人們如何的喜愛山水,倒說“ 水光山色與人親”,將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
正是這“與人親 ”,方換得人與景親,也才能真的領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說的“說不盡、無窮好”言之有根,是從心田深處發出的真誠的贊頌之語。 下片雖然仍是對秋景色的繼續描繪,但卻不是簡單的重復。
蓮實葉老、露洗蘋草,都標示著深秋的時令,人所共見,卻易于忽略,一經作者點染,便覺秋意襲人。而在沙灘上勾頭縮頸睡眠的鷗鷺等水鳥,對于早早歸去的人們頭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了它們的不滿。
在這里,鷗鷺也人格化了,與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樣手法,但卻一反上片的山水“與人親”,而為鷗鷺對人恨,這一親一恨之間就帶給讀者以清新多樣之感,且通過人們在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層地透露出深秋的到來。這首詞造景清新別致,描寫細密傳神,巧妙地運用擬人化手法,寫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尋味。
3.我寫的詩詞,求高手賞析,改動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這首詞是易安居士的怨王孫。
老實說,我以前并未讀過怨王孫,剛剛看詞譜,都是憶王孫,看了足下大作,方知予之鄙陋形骸。我也是在昆明,若能引為詩友,是為有幸。且因足下之作而賞易安之詞,知道了又名河傳等等,也是拓展。
足下詞中透出的閑適也是昆明人的安逸,只是骨子里的文人氣質倒讓足下有了一種淡淡的愁郁之色。但是既然讀了足下的大作,也要提一下孤陋之見。一來在詞譜上來說,平仄不完全合拍,當然詞譜有很多,從李清照這首詞來看,確實有一些不合韻律的地方;二來,昆明現而今八點尚不斷黑,暮色微微之時,何來燈影稀疏之色?三來,韻腳該是仄韻,但一句、二句都是平聲韻,當酌。
不過總體上給人的感覺真的很閑適愜意,不知足下年方幾何,看名字倒是八零九零后,若是這般年紀就有這等功力,前途不可限量啊。哈哈,繁復多言,尚請見諒。和詞一首!
怨王孫—清晨于辦公室,讀小龍少將long詞,感慨來昆兩載,每每于戚醮低落時則反復于樓下小花園里,人和事都在不斷變換,唯有我們需要執著而淡定呀。
杯底清茗升煙霧
天尚早、獨行鷗鷺
案幾磨墨硯生香
逐字句、填詞賦
三畝小池人何處
逢急雨、昨夕遲暮
窗前竹翠淚濕痕
風起舞、簾回顧
4.帶有王孫的詩句
1、王孫歸不歸 唐 王維 《送別》2、又送王孫去 唐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3、萋萋愁煞王孫 唐 馮延巳 《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4、公子王孫芳樹下 唐 劉希夷 《代悲白頭翁》5、王孫自可留 唐 王維 《山居秋暝》6、盡日相望王孫 唐 韋莊 《清平樂·春愁南陌》7、擬就王孫借十分 宋 李之儀 《減字木蘭花·揉花催柳》8、憶王孫 宋 歐陽修 《少年游·闌干十二獨憑春》9、幾年芳草憶王孫 宋 晏幾道 《浣溪沙》10、王孫此際 宋 晏幾道 《少年游·西樓別后》11、可憐王孫泣路隅 唐 杜甫 《哀王孫》12、王孫若擬贈千金 宋 柳永 《木蘭花/玉樓春》13、怨王孫 宋 歐陽修 《虞美人·爐香晝永龍煙白》14、江頭又綠王孫草 宋 歐陽修 《漁家傲·妾解清歌并巧笑》15、更特地、憶王孫 宋 歐陽修 《少年游·闌干十二獨憑春》16、幾年芳草憶王孫 宋 晏幾道 《浣溪沙》17、王孫此際 宋 晏幾道 《少年游·西樓別后》18、不解憶王孫 宋 李之儀 《臨江仙·偶向凌歊臺上望》19、轟醉王孫玳瑁筵 宋 賀鑄 《鷓鴣天·轟醉王孫玳瑁筵》20、惆悵王孫行未已 宋 周邦彥 《玉樓春》21、歌舊曲、愁殺王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山崦籠春》22、王孫賦就 宋 朱敦儒 《朝中措·東方千騎擬三河》23、王孫高韻 宋 朱敦儒 《青玉案·芝房并蒂空稱瑞》24、王孫開宴聚嬌饒 宋 朱敦儒 《好事近·春雨撓元宵》25、王孫風味最難忘 宋 張元干 《臨江仙·十日籬邊猶袖手》26、王孫陌上春風鞚 宋 張元干 《青玉案·王孫陌上春風鞚》27、天涯樂事王孫貴 宋 張元干 《虞美人·西郊追賞尋芳處》28、王孫倦留客 宋 張元干 《好事近·斗帳炷爐熏》29、王孫老去 宋 毛并 《念奴嬌·王孫老去》30、聞道瀟灑王孫 姚述堯2 《念奴嬌·山城秋早》31、王孫沈醉狨氈幕 宋 范成大 《虞美人·玉簫驚報同云重》32、踏遍王孫草畔 宋 魏了翁 《念奴嬌·被東風吹送》33、王孫去后 宋 劉克莊 《沁園春·我羨君歸》34、恨別王孫早 宋 無名氏 《卜算子·垂螺近額時》35、王孫去后多芳草 宋 無名氏 《失調名》36、善誘王孫禮義加 宋 無名氏 《鷓鴣天·巧匠園縫異樣花》37、王孫歸路一何遙 唐 李商隱 《柳》38、倦游久賦王孫草 元 許有壬 《鷓鴣天·伏臘歸寧已愴然》39、倦游久賦王孫草 元 許有壬 《鷓鴣天·伏臘歸寧已愴然》40、公子王孫第一流 宋 宋太宗 《緣識》。
5.朱彝尊的《怨王孫 七夕》全詞怎樣解釋呢
《怨王孫 七夕》:《怨王孫 》是詞牌名,該詞有多體。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天河依舊,織女牛郎七夕如約相會】
乞巧誰憑【誰在乞巧?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癡牛,肯憐不【你別說離愁別恨,那癡情的織女牛郎,不更令人憐惜嗎?不,通假于“否”】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那離家很久的客人啊 孤零零的入眠】
此夕何夕也【這樣的夜晚是哪個夜晚?】
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當年曾經和你一起憑欄遠眺 那時的夜晚小院里微風習習 如碧的梧桐葉刷刷作響】
6.古詩詞,要10首
1.《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2.《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3.《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
4.《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6.《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7.《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8.《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9.《玉樓春 紅梅》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10.《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