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開頭的歇后語
小草魚趕鴨子 - 找死 小蔥拌豆腐 - 一青二白 小偷進衙門 - 沒理 小偷進牧區 - 順手牽羊(比喻順便拿走人家的東西或順勢做某件事情) 小腳女人追兔子 - 越攆越沒影兒(比喻怎么攆也跟不上) 小雞吃碗碴兒 - 肚里有詞(瓷)(比喻很有說的) 小雞站在門坎上 - 里外叼食(比喻里外倒騰) 小孩兒爬樓梯 - 步步都是坎兒 小孩兒耍菜刀 - 不是玩藝兒(比喻危險,不能當兒戲) 小牛架大轅 - 光蹦得歡拉不上套(比喻只能指手劃腳,來真的就不行了) 小鬼拜張天師 - 自投羅網 小米充黃豆 - 個頭就不中(比喻不標準) 小禿脫帽子 - 頭名(明) 小乏麻臉兒 - 好大的面 小爐灶翻身 - 倒霉(煤) 小爐匠拉抽屜 - 找他個錯(栓) 小姑娘梳頭 - 自便(辮) 小河上沒橋 - 將就過吧(比喻勉強維持生活) 小河里撐船 - 一竿子到底(比喻一次完成,徹底完成) 小貓打呼嚕 - 與眾不同(比喻跟別人不一樣) 小貓的胡子 - 擺設(比喻超過、壓倒一般) 小碗兒吃飯 - 靠天(添) 小喇叭 - 吹了(比喻夸口。
或指事情、交情破裂) 小媳婦突爹媽 - 沒完沒了(比喻沒個頭) 小婆子上吊 - 嚇唬大的哩(比喻想辦法去制服別人,使別人害怕) 小河里行船 - 平平安安 小朋友堆雪人 - 就地取材 小毛驢戴耳環 - 累贅 小禿跟著月亮走 - 誰也不沾誰的光 小公雞害嗓子 - 不能再提(啼)了 小肚子擱暖壺 - 熱心腸 小腳女人追兔子 - 超追越沒影兒 小爐匠的家私 - 破銅爛鐵 小河里撐船 - 一竿子到底 小米充黃豆 - 個頭就不中 小寡婦看花轎 - 干著急 小子玩泥巴 - 就撤就散 小雞兒吃米 - 老點頭 小尼姑看嫁妝 - 今世無份 小巫見大巫 - 沒了神氣 小兔蹦到車轅上 - 充什么大把式 小卒兒過河 - 頂車用 小爐匠打鍘刀 - 于的大活 小和尚念經 - 有日無心 小蝦米熬菠菜 - 要多帥有多帥 小廟的神 - 沒見過大香火 小老鼠鉆進水壺里 - 光顧了游湖(壺)玩景啦 小孩兒吃甘蔗 - 越嚼越不味幾 小孩兒見了娘 - 有享沒事突一場 小日記子打呵欠 - 好大的曰氣 小媳婦挨打 - 早晚有一頓 小媳婦買豬內臟 - 提心吊膽 小孩子擺神 - 代哄我,我哄你 小孩子沒了娘 - 說來話長 小母雞下蛋 - 急紅了臉 拿著雞蛋走滑路 - 小心翼翼 拿針眼當煙筒 - 小鳥 酒杯子里洗澡 - 小人(比喻人格插鄙的人) 耗子伸腿 - 小手小腳 猴子耍拳 - 小架式 打針鼻眼里往外望 - 小瞧死人了(比喻過低評價人,或非常看不起人) 筆筒吹火 - 小氣(比喻吝嗇,指氣量) 初生的娃娃 - 小手小腳 城隍廟里著了火 - 小鬼的嘴里都冒煙 螞蚱上豆架 - 小東西借大架子嚇子 螞蚱上豆架 - 小東西借大架嚇人 麥稈吹火 - 小氣 麥稈幾吹火 - 小氣 麥秸稈里瞧人 - 小瞧 木偶送禮 - 小恩小惠 老鼠娶媳婦 - 小打小鬧 老鼠嫁女 - 小打小鬧 拿著雞毛當令箭 - 小題大作(比喻把小事當成大事來處理) 青面虎下山 - 小打扮 童蕎媳侍候公婆 - 小心在意 提傀儡幾上戲場 - 小一曰氣兒 追擊炮打蚊子 - 小題大作(比喻把小事當作大事來對待、處理) 三分錢買燒還看厚簿 - 小氣得很 殺雞用牛刀 - 小題大作(比喻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處理。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捂著屁股過河 - 小心過度(渡) 蚊子放屁 - 小氣 娃娃當司令 - 小人得志 宰個鴿鴿也要請屠夫提刀 - 小題大作 煙袋鍋里炒芝麻 - 小搗鼓 王爺好見 - 小鬼難纏 一壺醋的賞錢 - 小恩小惠。
東北歇后語
東北的歇后語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連鬢胡子吃炒面,里挑外撅。 小雞兒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兒。
油梭子發白,短煉(練)。 殺豬捅屁眼子,假裝通事。
屁股底下響炸彈,擊(急)眼了。 土豆下山,滾球子。
二齒鉤撓癢癢,一把硬手。 小毛驢踢房檐兒,彈(談)不上。
煙袋鍋炒爆米花,直蹦(有話直說)。 胡同趕豬,直來直去。
羅鍋上山,錢(前)緊。 豁牙子啃西瓜,凈道! 水仙不開花,裝蒜。
老太太擤鼻涕,手拿把掐。 老太太上雞架,奔(笨)蛋。
老太太下雞架,不撿蛋(簡單)。 老太太上炕,緊周(錦州)。
老太太喝粥,緊吸( 錦西)! 光屁股攆狼,膽大不知道磕磣。 光屁股拉磨,轉著圈兒的丟人。
光著屁股戴圍裙,顧前不顧后。 光屁股奶孩子,利利索索。
光屁股做板凳,有板有眼。 兩口子蓋一個破大布衫子,扯著玩兒。
莊稼佬兒不認識電燈泡兒,弦(閑)扯蛋(淡)。 莊稼佬兒不認識電燈泡兒,好大火茄子。
莊稼佬下相棋,弄個卒(足)。 莊稼佬不認識電線桿子,好大個洋胡琴。
莊稼佬不認識手電筒,哪來一股急火呢。 半夜摸帽子,找(早)呢。
馬尾(讀:yi)兒串豆腐,提不起來。 刀切豆腐,兩面光。
瞎子戴眼鏡,多一層。 瞎子掉井里,哪還不背風呢。
新媳婦放屁,零揪。 被窩里放屁,能聞(文)能捂(武)。
褲兜子放屁,兩岔了。 吃咸鹽放屁,咸(閑)的。
吃咸鹽放屁,生咸(閑)氣。 肚臍眼兒放屁,咋響(想)的呢? 脫褲子放屁,多費一道手。
土地爺放屁,神氣。 褲襠里放屁,臭雀(讀qiao)(湊巧)。
樹林子里放屁,臭雀(湊巧)。 蚊子放屁,小氣! 喝醬油放屁,咸(閑)的呀! 土地佬放屁,神氣。
騎驢放屁,打腰了。 飛機上放屁,響徹云霄(響屁)。
褲襠里耍大刀, 雞飛蛋打。 褲襠里掄大錘,受到沉重打雞(擊)! 肚臍眼拔罐子,抽風! 屁股眼拔罐子,找嘬屎(作死)。
豬鼻子插大蔥,裝象(像)。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張飛吐白沫,才來勁。 吃飯把著盆,盛(成)手。
牛犢子逮老家賊(麻雀),心靈身子笨。 窗戶眼兒吹喇叭,鳴(名)生在外。
王八瞅綠豆,對眼了。 黃皮子(黃鼠狼)下豆雛子(田鼠),一代不如一代。
被窩里伸出個腳丫子,你算第幾把手。 二尺半的大褲衩子,你裝個屁呀。
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 寡婦生孩子,有老底兒。
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傻小子吃鍋烙,硬餃子(覺著{東北人一般讀為“jiaozi”})挺好。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啃豬蹄兒,不知自腳(自覺)。
武大郎賣豆腐,人熊貨也囊。 猴拿虱子,瞎掰。
老鴰落在豬身上,看別人黑不知自己黑。
歇后語 求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里外瞎子進煙館——摩登。
(摸燈)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宋江的軍師——無用。
(吳用) 老太婆上雞窩——笨蛋。(奔蛋)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
(留繩)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哥哥不在家——少來。
(嫂來)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雨打黃梅頭——倒霉。
(倒梅)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禿子打傘——無法無天。
(無發無天)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仍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反穿皮襖——裝佯。(裝羊)。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凈是書)。
孕婦走獨木橋——鋌而走險。(挺而走險)。
外婆死了兒子——無救。(無舅)。
老公拍扇——凄涼。(妻涼)。
秀才的毛巾——包輸。(包書)。
烏龜爬門檻----------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針尖尚挑毛巾--------不足為奇。(不足為旗)。
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膽子。(好大的撣子)。
磕瓜子磕出臭蟲------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燈草打鼓------------不想。(不響)。
燈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鹽店里談天----------閑得沒事做。(咸得沒事做)。
張天師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聲在外。(鳴聲在外)。
龍王爺搬家----------厲害。(離海)。
老九的兄弟----------老實。(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無人。(木中無人)。
王八中解元----------規矩。(龜舉)。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帶錐子--------真行。(針行)。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廟。(妙)。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裝茅臺------------好久。(好酒)。
蜘蛛拉網------------自私。(自絲)。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萬歲爺流鼻血--------正紅。(朕紅)。
打破沙鍋------------問到底。(紋到底)。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圓)。
脫了舊鞋換新鞋------改邪歸正。(改鞋歸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粒粒在目)。
賣布不帶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窮木匠開張----------只有一句。(只有一鋸)。
磚窯里失火----------謠言。(窯煙)。
燈盞無油------------枉費心。(枉費芯)。
鐘馗嫁妹------------鬼混。(鬼婚) 糞船過江------------裝死。
(裝屎)。 黏窩窩摻黃蓮--------一年一年的苦。
(一黏一黏的苦)。 藥鋪里開抽屜--------找玩。
(找丸)。 癩蝦蟆跳水井--------不懂。
(噗咚)。 唱戲的騎馬----------不行。
(步行)。 炒咸菜不放醬油------有言在先。
(有鹽在先)。 吃餃子不吃餡--------調皮。
(挑皮)。 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
(南上加南)。 打燈籠搬石頭--------照辦。
(照搬)。 大水沖走土地廟------留神。
(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
(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輩。
(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筋斗--------顛倒是非。
(顛倒試飛)。 耗子掉到水缸里------時髦。
(濕毛)。 老和尚住山洞--------沒事。
(沒寺)。 貨輪出了海----------外行。
(外航)。 火燒旗桿------------長嘆。
(長炭)。 黃鼠狼鉆雞籠--------投機。
(偷雞)。 醬缸里泡石頭--------一言難盡。
(一鹽難進)。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
(有圓音)。 老母雞抱空窩--------不簡單。
(不見蛋)。 吃人參----------候補。
(后補)。 皮皇帝的媽媽--------皮太厚。
(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實人。
(老石人)。 牽著羊進照相館------出洋相。
(出羊相)。 墻上栽菜------------無緣。
(無園)。 扇著扇子說話--------瘋言瘋語。
(風言風語)。 十兩紋銀------------一定。
(一錠)。 守著廁所睡覺--------離死不遠。
(離屎不遠)。 唐僧的書------------一本正經。
(一本真經)。 小碗兒吃飯----------靠天。
(靠添)。 肉鍋丟進河----------昏昏沉沉。
(葷葷沉沉)。 王八肚里插雞毛------歸心似箭。
(龜心似箭)。 寺后有個洞----------妙透了。
(廟透了)。 壽星齊仙鶴----------沒路了。
(沒鹿了)。 十八個錢放兩下------久聞久聞。
(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
(自染)。 后邊扎小辮------違法亂紀。
(尾發亂系)。 爐子翻身------------倒楣。
(倒煤)。 飯鍋冒煙------------迷糊了。
(米糊了)。百度記了你的名---妒忌(度記)水仙不開花——裝蒜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說不出」)還有一種是諧音的歇后語,他在前面一種烈性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要素。
例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火燒旗桿——長炭(嘆,即享受)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為一些常用的歇后語: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小媳婦逮小偷歇后語,小字開頭的歇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