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與陳伯之書 丘遲

            與陳伯之書原文: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朱鮪涉血于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并刑馬作誓,傳之子孫。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姚泓之盛,面縛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方當系頸蠻邸,懸首藁街,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揔茲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懷,君其詳之。丘遲頓首。

            與陳伯之書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丘遲拜上:陳大將軍足下,(一向)安好,萬分榮幸。將軍的英勇是全軍之首,才能也是應世的豪杰。您擯棄(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時脫離了齊國),仰慕(賢能的)鴻鵠高飛的遠大抱負(而投奔了梁王)。當初(您)順應機緣,(改換門庭),碰上了賢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勛,成就事業,得以封爵稱孤,(一出門)有王侯們乘坐的(裝飾華麗的)車子,擁有雄兵,號令—方,又是多么雄壯、顯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異族的(叛逆),聽見(胡人的)響箭就兩腿發抖,面對著北魏的統治者就下跪禮拜,又(顯得)多么卑劣下賤!
              (我考慮)您離開梁朝投靠北魏的當時,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自己內心考慮不周,在外受到謠言的挑唆,(一時)執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動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這個(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寬赦(過去的)罪過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計較過失而廣為任用(人才),以赤誠之心對待天下之人,讓所有心懷動搖的人能消除疑慮安定下來,(這)您是都清楚的,不須我再一一細說了。(記得)朱鮪曾參預殺害漢光武帝的哥哥劉縯,張繡曾用刀刺殺了曹操的愛子曹昂,光武帝劉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鮪),(反而誠心誠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張繡歸降以后)待他仍像過去一樣。況且,您既無朱、張二人的罪過,功勛又見重于當代呢!誤入迷途而知道復返,這是古代賢明之人所贊許的(做法),在過錯還不十分厲害的時候而能改正,這是古代經典中所推崇的(行為)。梁武帝廢法加恩,連像吞船的大魚這樣罪惡深重的人都可漏網;您家的祖墳未被損毀,親族戚屬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還有什么可說的呢。現在,(梁)滿朝功臣名將都各有封賞任命,井然有序;結紫色綬帶在腰,懷揣黃金大印在身的(文職官員),參預謀劃軍、國大計;(各位)武將輕車豎旄旗,接受著保衛邊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殺馬飲血設誓,(功臣名將)的爵位可以傳給子孫后代。唯獨您還厚著臉皮,茍且偷生,為異族的統治者奔走效力,豈不是可悲的嗎!
              憑南燕王慕容超的強橫,(終至)身死刑場;憑后秦君主姚泓的強盛,也(落得個)在長安被反縛生擒的下場。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養育外族;我中原姬漢古國,決不容有雜種同生。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惡積累已滿,照理說已將自取滅亡。更何況偽朝妖孽昏聵狡詐,自相殘殺,國內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領互相猜忌,各懷心思,(他們)也正將要從(自己的)官邸被綁縛到京城斬首示眾。而將軍您卻像魚一樣在開水鍋里游來游去,像燕子一樣在飄動的帷幕上筑巢(自尋死路),(這)不太糊涂了嗎?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長起來,各種各樣的花朵競相開放,一群一群的黃鶯振翅翻飛。(如今與梁軍對壘)您每當登上城墻,手撫弓弦,遠望故國軍隊的軍旗,戰鼓,回憶往日在梁的生活,豈不傷懷!這就是(當年出亡到魏國的)廉頗仍想作趙國的將帥,(戰國時魏將)吳起曾望著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對故國的)感情。難道唯獨您沒有(這種)感情嗎?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棄暗投明。
              當今皇上極其開明,天下平安歡樂, (有人)從西方獻上白玉環,(有人)從東方進貢措木箭。(西南邊遠地方的)夜郎、滇池兩國,解開辮發(改隨漢人習俗),請求封官,(東方的)朝鮮,(西方的)昌海兩地的百姓,都叩頭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橫行在)黃沙邊塞之間,作出執拗不馴的(樣子),企圖茍延殘喘罷了!(我梁朝)全軍統帥臨川王蕭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親,總攬這次北伐軍事重任,到北方安撫百姓,討伐罪魁。倘若您仍執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們拿下北魏時)才想起我的這一番話,(那就太晚了)。姑且用這封信來表達我們往日的情誼,希望您能仔細地考慮這件事。丘遲拜上。

            注釋
            [1]頓首:叩拜。這是古人書信開頭和結尾常用的客氣語。足下,書信中對對方的尊稱。
            [2]無恙:古人常用的問候語。恙,病;憂。
            [3]“將軍”句:語出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此喻陳英勇為三軍之首。
            [4]才為世出:語出蘇武《報李陵書》:“每念足下才為世生,器為時出。”此喻陳才能杰出于當世。
            [5]“棄燕”二句:語出《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此喻陳伯之有遠大的志向。
            [6]“昔因”二句:指陳伯之棄齊歸梁,受梁武帝賞愛器重。
            [7]“立功”二句,《梁書·陳伯之傳》:“力戰有功”,“進號征南將軍,封豐城縣公:邑二千戶。”開國:梁時封爵,皆冠以開國之號。孤,王侯自稱。此指受封爵事。
            [8]轂(gǔ古):原指車輪中心的圓木,此處指代車輿。
            [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子。此指旄節。擁旄,古代高級武將持節統制一方之謂。[10]鳴鏑(dí):響箭。股戰:大腿顫抖。
            [11]穹廬:原指少數民族居住的氈帳。這里指代北魏政權。
            [12]去就:指陳伯之棄梁投降北魏事。
            [13]內審:內心反復考慮。諸,“之于”的合音。
            [14]赦罪責功:赦免罪過而求其建立功業。
            [15]瑕:玉的斑點,此指過失。棄瑕,即不計較過失。
            [16]“推赤”二句:《后漢書·光武帝紀》:“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漢兵誅王郎,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反側子,指心懷鬼胎,疑懼不安的人。此謂梁朝以赤心待人,對一切都既往不咎。
            [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
            [18]“朱鮪”句。朱鮪(wěi偉)是王莽末年綠林軍將領,曾勸說劉玄殺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劉伯升。光武攻洛陽,朱鮪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勸降,轉達光武之意說,建大功業的人不計小恩怨,今若降,不僅不會被殺,還能保住官爵。朱鮪乃降。涉血,同“喋血”,謂殺人多流血滿地,腳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尚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此指劉伯升。
            [19]“張繡”句。據《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載:“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張繡降,既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長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張繡率眾降,封列侯。”剚(zì自)刃,用刀刺入人體。
            [20]往哲:以往的賢哲。與,贊同。
            [21]不遠而復:指迷途不遠而返回。《易·復卦》:“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經》。攸高:嘉許。
            [23]“主上”二句:桓寬《鹽鐵論·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緩其刑罰也。網漏吞舟之魚。”吞舟,這里指能吞舟的大魚。
            [24]松柏:古人常在墳墓邊植以松柏,這里喻指陳伯之祖先的墳墓。不剪:謂未曾受到毀壞。
            [25]“高臺”句:桓譚《新論》云:雍門周說孟嘗君曰:“千秋萬歲后,高臺既已傾,曲池又已平。”此指陳伯之在梁的房舍住宅未被焚毀。
            [26]雁行:大雁飛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
            [27]紫:紫綬,系官印的絲帶。黃:黃金印。
            [28]贊:佐助。帷幄:軍中的帳幕。《史記·留侯世家》:“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
            [29]軺(yáo遙):用兩匹馬拉的輕車,此指使節乘坐之車。建節:將皇帝賜予的符節插立車上。
            [30]疆埸(yì易),邊境。
            [31]刑馬:殺馬。古代諸侯殺白馬飲血以會盟。
            [32]傳之子孫:這是梁代的誓約,指功臣名將的爵位可傳之子孫。
            [33]靦(miǎn免)顏:厚著臉。
            [34]氈裘:以毛織制之衣,北方少數民族服裝,這里指代北魏。長,頭目。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長。
            [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晉末宋初曾騷擾淮北,劉裕北伐將他擒獲,解至南京斬首。
            [36]東市:漢代長安處決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場。
            [37]姚泓:后秦君主。劉裕北伐破長安,姚泓出降。
            [38]面縛:面朝前,雙手反縛于后。西都,指長安。
            [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處,即天地之間。
            [40]異類:古代漢族對少數民族帶侮辱性的稱呼。
            [41]姬漢:即漢族。姬,周天子的姓。舊邦:指中原周漢的故土。
            [42]雜種:古代漢族對少數民族帶侮辱性的稱呼。
            [43]北虜:指北魏。虜是古代漢族對少數民族帶侮辱性的稱呼。僭(jiàn見):假冒帝號。
            [44]“多歷”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
            [45]燋爛:潰敗滅亡。燋,通“焦”。
            [46]偽 孽(niè 聶):這里指北魏統治集團。昏狡:昏瞆狡詐。
            [47]自相夷戮:指北魏內部的自相殘殺。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陽王元禧謀反被殺。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亂被囚禁而死。
            [48]攜離:四分五裂。攜,離。
            [49]酋豪:部落酋長。猜貳:猜忌別人有二心。
            [50]蠻邸:外族首領所居的館舍。
            [51]藁(gǎo稿)街:漢代長安街名。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蠻邸即設于此。
            [52]“而將軍”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漢書》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焦爛。”飛幕,動蕩的帳幕,此喻陳伯之處境之危險。
            [53] “見故國”四句:語出李善注引袁曄《后漢記·漢獻帝春秋》臧洪報袁紹書:“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綢繆,撫弦搦矢,不覺涕流之復面也。”陴(pí疲),城上女墻。疇日:昔日;愴悢,悲傷。
            [54]“所以”句,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思趙將,即想復為趙將。
            [55]“吳子”句:據《呂氏春秋·觀表》吳起為魏國守西河(今陜西韓城縣一帶)。魏武侯聽信讒言,使人召回吳起。吳起預料西河必為秦所奪取,故車至于岸門,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為秦所得。
            [56]勵:勉勵,引申為作出。良規,妥善的安排。
            [57]白環西獻:李善注引《世本》載:“舜時,西王母獻白環及佩。”
            [58]楛(hù戶)矢:用楛木做的箭。《孔子家語》載:武王克商,“于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肅慎氏,東北的少數民族。
            [59]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為漢代西南方國名。
            [60]解辮請職:解開盤結的發辮,請求封職。即表示愿意歸順。
            [61]昌海:西域國名。即今新疆羅布泊。
            [62]蹶角:以額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
            [63]“掘強”二句:《漢書·伍被傳》記伍被說淮南王曰:“東保會稽,南通勁越,屈強江、淮間,可以延歲月之壽耳。”掘強,即倔強。
            [64]中軍臨川殿下:指蕭宏。時臨川王蕭宏任中軍將軍。殿下,對王侯的尊稱。
            [65]茂親:至親。指蕭宏為武帝之弟。
            [66]揔:通“總”。戎重:軍事重任。
            [67]吊民:慰問老百姓。汭(ruì銳):水流隈曲處。洛汭,洛水匯入黃河的洛陽、鞏縣一帶。
            [68]秦中:指北魏。今陜西中部地區。
            [69]遂:因循。
            [70]聊布:聊且陳述。往懷:往日的友情。

            與陳伯之書創作背景

            歷史上晉朝與隋朝之間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說是中國內戰不斷,紛爭不休最為嚴重的時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相繼建立過宋、齊、梁、陳四朝;在北方經歷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剛唱罷我登場的歷史鬧劇。丘遲向陳伯之勸降的《與陳伯之書》就誕生在北魏與梁的戰爭之中,給后人留下了筆桿子戰勝槍桿子的千古杰作。

            丘遲和陳伯之本來都是齊朝大臣,一個官至太中大夫,一個是冠軍將軍、驃騎司馬。往遠里說,丘遲八歲就會寫文章,長大后更是以文采出眾而為世人稱道。陳伯之幼時就臂力過人,但游手好閑,不肯從事農業生產,每逢稻熟的時候就持刀搶奪,長大后淪為海盜,搶劫時被船主砍掉了左耳。后來投奔同鄉車騎將軍王廣之,因作戰勇敢屢有戰功,逐漸升遷為冠軍將軍、驃騎司馬。丘、陳二人雖是同朝為官,卻是文武相對,德行相反。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后來丘遲《與陳伯之書》的產生。

            梁武帝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命臨川王蕭宏領兵北伐,陳伯之屯兵壽陽與梁軍對抗,蕭宏命記室丘遲以個人名義寫信勸降陳伯之。《與陳伯之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一封政治性書信。陳伯之收到這封勸降信后,為書信的情理所懾服,不久就率八千之眾投降。

            與陳伯之書鑒賞

            民族主義的不朽奇文——《與陳伯之書》, 全文可分為五段,這五個段落結合陳伯之以往的經歷、現實的處境、內心的疑慮,有的放矢地逐層申說,無論是贊賞陳的才能,惋惜陳的失足,還是擔憂陳的處境,期望陳的歸來,均發自肺腑,真摯感人,全文有循循善誘、真誠相待之言,無空泛說教、虛聲恫嚇之語。(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94年第10期,《丘遲善攻心 一書化干戈》)

            該文是丘遲寫給陳伯之的一封書信。丘遲在信中首先義正辭嚴地譴責了陳伯之叛國投敵的卑劣行徑,然后申明了梁朝不咎既往、寬大為懷的政策,向對方曉以大義,陳述利害,并動之以故國之恩、鄉關之情,最后奉勸他只有歸梁才是最好的出路。文中理智的分析與深情的感召相互交錯,層層遞進,寫得情理兼備,委婉曲折,酣暢淋漓,娓娓動聽,具有搖曳心靈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因此,“伯之得書,乃于壽陽擁兵八千歸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與元九書》),該文圍繞著“情”字作文章,注意遴選那些飽含情意的細節及相關的事物納入篇中,讓陳伯之感到丘遲處處是在為他著想,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他棄暗投明,擺脫困境。全文濡染著作者熱愛祖國,挽救故人的以摯感情,具有蕩氣回腸的感人力量。

            該文雖是駢文,但用典較少,而且力求摒棄晦澀冷僻之典,盡量寫得明白曉暢,具體實在。全文基本使用偶體雙行的四六句式,但注意參差變化,具有音樂美及和諧的節律感。文章內容充實,感情真摯。作者突破了駢文形式上的束縛,克服了南朝駢文大多形式華美、內容空洞的弊病,而自出機杼,寫出了這篇流傳千古的優秀駢文。今天讀來,仍能給讀者以美的藝術享受。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與陳伯之書 丘遲

            南北朝

            詠舞詩 王暕

            閱讀(223)

            詠舞詩原文:從風回綺袖,映日轉花鈿。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詠舞詩鑒賞南朝文士,多有戲美姬、詠歌舞之作,此類詩作,大抵都以秾麗的詞藻,描寫女子的顏色、服飾、歌姿、舞態,往往流于浮艷輕靡。梁代詩人王暕,雖未能免俗,也有《詠舞》之作,但在藝術表

            南北朝

            代白頭吟 鮑照

            閱讀(205)

            代白頭吟原文: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發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

            南北朝

            小園賦 庾信

            閱讀(224)

            小園賦原文: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座;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赤墀青鎖,西漢王根之宅。余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雖復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

            南北朝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謝朓

            閱讀(212)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原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云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常恐鷹隼

            南北朝

            詠落梅 謝朓

            閱讀(258)

            詠落梅原文: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逢君后園讌,相隨巧笑歸。親勞君玉指,摘以贈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輝。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詠落梅鑒賞這首吟詠落梅的詩作,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慨,這對于只求形似的六朝一般詠物詩來說,是一大發展。“新

            南北朝

            恨賦 江淹

            閱讀(302)

            恨賦原文: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若乃趙王

            南北朝

            哀江南賦序 庾信

            閱讀(274)

            哀江南賦序原文: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涂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

            南北朝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謝朓

            閱讀(224)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原文: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旅思倦搖搖,孤游昔已屢。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囂塵自茲隔,賞心于此遇。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注釋1、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之,到。宣

            南北朝

            詠路 鄒浩

            閱讀(240)

            詠路原文:赤路如龍蛇,不知幾千丈。出沒山水間,一下復一上。伊予獨何為,與之同俯仰?詠路創作背景  詠物詩貴在能寓微婉的興寄于生動的物象描繪之中。寄托的深淺有時不在詞意的顯晦,而在詩歌概括容量的大小,鄒浩的《詠路》即是一例。從全篇意思

            南北朝

            枯樹賦 庾信

            閱讀(288)

            枯樹賦原文: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開花建始之殿,落實睢陽之園。聲含

            南北朝

            舞鶴賦 鮑照

            閱讀(245)

            舞鶴賦原文: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澘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引員吭之纖婉,頓修趾之洪姱。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南北朝

            古離別 江淹

            閱讀(248)

            古離別原文: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古離別翻譯及注釋翻譯  心愛的人要到雁門關外很遠的地方

            南北朝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

            閱讀(289)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原文: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翻譯及

            南北朝

            入彭蠡湖口 謝靈運

            閱讀(284)

            入彭蠡湖口原文: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徒作千

            詩詞

            與王羲之書法有關的詩句

            閱讀(12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與王羲之書法有關的詩句,內容包括贊美“王羲之書法”的詩句,贊美王羲之書法的詩句,描寫王羲之書法的句子。《詠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不緣廓廟盡談空,安得狐貍嘯晉宮。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謝萬作三公。 2、《鵲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