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中的詩詞鑒賞
一首成功的好詩一定有獨到的藝術手法和技巧.鑒賞古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賞析詩歌的藝術手法和技巧,這一考點既是古詩鑒賞的重點,又是古詩鑒賞的難點. 藝術技巧的鑒賞一般包括三個方面:表達方式的評析,藝術手法的賞析,修辭手法的體味. 一,表達方式的評析 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所謂表達方式的評析就是指能辨析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記敘.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紹.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古人莊》),"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越王勾踐滅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李白《越中覽古》)等. 2,描寫.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環境等的形態,特征作具體生動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等. 3,抒情.在作品中抒發主觀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等. 4,議論.在作品中直接闡述觀點,表明態度.如"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等. 這四種表達方式在具體運用時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經常交融在一起,我們需要注意這一點,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式. 二,藝術手法的賞析 1,有關描寫的藝術手法:從描寫角度看,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描寫用筆看,有工筆和白描;從描寫的內容看,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 2,有關抒情的藝術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古詩詞大多借助景物來抒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的關系通常有四種: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 3,襯托手法:涉及到正襯和反襯. 4,對比手法. 5,賦比興手法. 6,用典. 7,虛寫與實寫. 8,象征手法. (以上內容詳看附錄) 三,修辭手法的體味 古詩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夸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等.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能辨別這些修辭手法,并能分析他們的藝術效果. (以上內容詳看附錄) 附:藝術手法和修辭手法例析 1,比興手法:賦比興是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歌表現手法的總結.其后的詩歌繼承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就是詳細地敘事寫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態度.如《詩經·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纏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寫一群伐木的奴隸替奴隸主砍伐檀木制造車子,在艱苦繁重的勞動中聯想到奴隸主不勞而獲,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詩經·碩鼠》把奴隸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漣漪"就屬于"興",它引出了下面的敘述."興"和"比"常常聯系起來在一篇詩中運用.如《孔雀東南飛》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既是"興",又是"比". 2,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的敘述,描寫或議論,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就是間接抒情.中國古典詩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間接抒情,達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語皆情語",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標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斷古典詩歌是否為上乘之作的標志.如張可久《[雙調]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詩人緊緊把握題意,用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成一幅蕭瑟的秋景.又因"西風"的到來而聯想到"歸期"的未卜;因"芭蕉雨聲"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一起來. 2 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 3,象征手法:象征是借助事物間的聯系,用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事物的修辭方式.象征是一種托物言志的表達方式,借助具體外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志愿.如于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一首比較淺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詩,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對所詠之物外形特點的吟詠,也是對其神韻,品格的高度概括.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心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石灰就象征歌詠詩人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4,,虛寫和實寫:虛寫,不是寫眼前的實景,而是寫想象中的景象.文藝作品在寫到比較復雜的情形時,往往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容量更加豐富.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青海長云。
2.【高中古詩詞鑒賞題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題(10年全國卷Ⅰ)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詠素蝶詩 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采用細節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寫自己徒負才華,只能追隨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為人賞識,施展才能.(10年全國卷Ⅱ)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夢中作①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注】①本詩約作于皇佑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柬,斧已攔掉.回家后發現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答;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路暗花迷”表現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為:表現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2)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本詩最明顯的寫作特色是四個場景組合在一起,一句一個場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種花,這些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在修辭上使用了工整的對仗.故答案為:①一句一個場景;②以景寫情,情景交融;③對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古風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鴛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輝:落日余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鴛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詩人等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鴛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細想感情.(4分)這是李白詩“登高望四海①”(《古風》其三十九).這首詩與《行路難》是同時期的作品.詩中借景寓情,抨擊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就是對權貴當道、才能之士被壓抑的混亂現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廣闊無邊.③、被,覆蓋.大荒,廣闊的原野.兩句意為:秋霜覆蓋,萬物凋零;北風飄拂,原野荒寒.④、兩句意為:榮華富貴象東流水一樣,轉瞬消逝;人間萬事如波浪起伏,變化多端.⑤、徂(cú)暉,夕陽的余輝.⑥、幟棘,有刺的灌木.鴛,通“鵷”.相傳鵷雛非梧桐不棲.兩句意為:梧桐本是鴛鸞棲息的樹木,現在卻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幟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現在反成了鴛鸞棲身之處.⑦、歸去來,回去吧.東晉詩人陶明淵明不愿逢迎權貴,棄官還鄉,曾作《歸去來辭》.《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兩句意為:還是回家去吧,彈劍高歌《行路難》.參考答案:(1)(3分) A(2)(4分)要點: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 (10年山東卷)1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8分)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注]①商風:秋風. ②愴悢(liàng):悲傷.(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3分)(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5分)譯文:據說在山間樹林中有一種奇異的鳥,自己說是“鳳凰”.清晨醒來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棲息在高高的山崗上.它一聲高吭的鳴叫可以響徹九州大地,伸長脖子可以遠望到最。
3.求詩詞分別5首高考原題帶賞析 原文不要太長
2015年高考各地語文卷古典詩詞鑒賞真題及解析匯編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1卷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私向夢中歸。[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
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厲縣.在今新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誚簡要分析。(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直接描寫,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直接描寫了“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壯美;《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則是間接描寫,如“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描寫了連年見雪飛的惡劣環境。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尾聯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思想感情。
對全詩的抒發有點染和升華的作用。報效祖國當然不能因為距離遙遠、環境惡劣而有所報怨,但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卻難以控制。
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II卷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殘春旅舍 韓偓①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兩梁免被塵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侑指都城長安。
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分官階。④朝簪: 朝廷官員的冠飾。
8.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答案】頷聯巧妙之處在于用了“抱”“吹”兩個動詞。
【解析】解答此題,要在讀懂詩句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并且抓住“巧”子進行分析。9.這首詩的后兩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6分)【答案】后兩聯表達了作者悲憤的情懷以及詩人兢兢業業,力求盡職,無負朝冠的心情。2015年高考語文江蘇卷古詩詞鑒賞(11分)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劉禹錫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
(4分)【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C級。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解析】此題的解答方法與前面第9題相同。
詩人“開顏”原因詩中一再提到,要仔細篩選相關信息,再作適當的聯想、引申、整合,如題目中的“新居”可聯想到朋人新居剛剛落成;頷聯與頸聯描繪的景色很迷人;首聯中點出的風景之“閑”可襯托詩人心境的“悠閑”;頷聯與頸聯新居環境描寫中選取的典型物象——山、水、松、紅藥,可暗示主人的品味高雅;尾聯“認得”一詞,此處意思為“能夠確定某一人或事物是這個人或事物而不是別的”,相當于說“只有老朋友你能長處此間”,表達詩人對朋友的仰慕、認同,說明二人是志同道合、心靈相通。再對上面內容加以提煉整合即可。
【點評】此題表面看是考查提煉和概括詩歌中相關信息,實質考查對全詩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如同2014年的第⑵小題,鑒賞詩歌首先要理解詩歌,這江蘇詩歌鑒賞題一貫的命題風格。(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
(4分)【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藝術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D級。
【答案】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審清題目問的是什么,“賞析寫景藝術”換一種問法就是:“寫景手法是什么?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描寫景物的手法通常有:(1)描寫景物的角度(空間、色彩、感覺器官等);(2)表現手法的角度(抒情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寫哀情等;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鋪陳描摹等);(3)結構特點的角度(一句一景、句句寫景、景語作結等);(4)錘煉字詞的角度(一字傳神,惟妙惟肖再現景物特點等);(5)修辭手法的角度(考綱列出的七種)。
“賞析題”答題時要具備三方面內容:一是“用了什么手法”、二是“如何用這種手法”、三是“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或表達什么樣情感”。具備以上的知識儲備,解答此題就一定思路。
困難的是點難以找全,特別是第一點——“選取景物,鋪陳描摹”,考生難以想到。【點評】賞析題是傳統考題,每年都考,但每年選擇的文本與賞析的角度并不一樣,今年這道考題貼近考生生活,貼近考生實際,是一道不錯的考題。
但提供的答案如“選取景物,鋪陳描摹”值得商榷,篇幅所限,不再展開論述。(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命題立意】本題考。
4.高中課外古詩詞高中生課外應了解的古詩詞
以下是在百度上找到的,但個人認為以下的部分太難,本人考完一個半月了,只知道高三的復習資料后面都有(那種很厚的一輪復習書),百度文庫里也有,很全 初中:論語十則;桃花源記;陋室銘;愛蓮說;三峽;記承天寺夜游;送東陽馬生序;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出師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關雎;蒹葭;觀滄海;飲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聞王昌林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行路難;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錢塘湖春行;觀刈麥;雁門太守行;赤壁;泊秦淮;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夜雨寄北;無題(李商隱);相見歡;漁家傲秋思;浣溪沙(晏殊);登飛來峰;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游山西村;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過零丁洋;天凈沙秋思;山坡羊潼關懷古;己亥雜詩;山居秋暝高中:氓(必修一);離騷(必修一);阿房宮賦(必修二);逍遙游(必修二);赤壁賦(必修二);蜀道難(必修三);登高(必修三);琵琶行(必修三);錦瑟(必修三);虞美人(必修三);念嬌奴赤壁懷古(必修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必修三);勸學(必修四);師說(必修四)1.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2. 勸學 《荀子》 3. ☆逍遙游 《莊子》 4.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5. ☆過秦論 賈誼 6. ☆屈原列傳 司馬遷 7. ☆報任安書 司馬遷 8. 陳情表 李密 9. 蘭亭集序 王羲之 10. 歸去來兮辭 陶潛 11.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12. ☆滕王閣序 王勃 13. 師說 韓愈 14. 阿房宮賦 杜牧 15. 六國論 蘇洵 16.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17. 赤壁賦 蘇軾 18. 石鐘山記 蘇軾 19. 項脊軒志 歸有光 20. 登泰山記 姚鼐 (二)詩詞曲50首 1. 靜女 《詩經》 2. 無衣 《詩經》 3. ☆氓 《詩經》 4. 湘夫人 屈原 5. ☆離騷 屈原 6. 長歌行 漢樂府 7. ☆孔雀東南飛 漢樂府 8.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9. 短歌行 曹操 10. 白馬篇 曹植 11.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陶潛 12. 山居秋瞑 王維 13.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14. 越中覽古 李白 15. 蜀道難 李白 16. 將進酒 李白 17. 登高 杜甫 18. 蜀相 杜甫 19. 兵車行 杜甫 20. 客至 杜甫 21. 旅夜書懷 杜甫 22. 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23. 閣夜 杜甫 24. 登岳陽樓 杜甫 25. 漁翁 柳宗元 26. 石頭城 劉禹錫 27. 琵琶行 白居易 28.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元稹 29. 李憑箜篌引 李賀 30. 過華清宮 杜牧 31.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32. 錦瑟 李商隱 33.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李煜 3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35. 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永 36.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38.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39. 鵲橋仙(纖云弄巧) 秦觀 40.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41.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42.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43. 書憤 陸游 44.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45.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46.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47. ☆竇娥冤 關漢卿 48. ☆長亭送別 王實甫 49.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張可久 50. ☆哀江南 孔尚任。
5.【馬上要高考了,語文古詩賞析一直都不太好,希望各位能總結一下
送別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或者其他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與友人即將離別的傷感,PS:估計會用到虛實相生的手法,就是寫別人思念自己,表達了作者思念別人的情感,考試時候一定要答出來.這里的景物一般都是烘托心情的邊塞詩:有兩種一種是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另一種是表達了戰爭必勝的信念的心情和為國獻身的豪情,這里也常用景物描寫烘托氣氛田園詩:大量細致的景色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閑適生活的喜愛(或者向往),體現出作者內心隱逸的情懷和對官場陰暗的厭惡羈旅詩:一般表達了作者漂泊在外,居無定所的孤單無助的心情,和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一般會用到借景抒情,虛實相生的手法仕途不順的詩:表達了作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無奈,以及對自己仕途不順的傷感.懷古詩:一般是對古跡的描寫以及對古人的懷念入詩,借古諷今,道古傷今,通過對古人古事的懷念寫出對當今朝廷的不滿、.愛情詩:表達了深閨中婦人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以及對自己孤獨寂寞的感傷、考試時候把這些思想情感方面的要點答出來8分的賞析拿個6分不成問題,如果能完整的寫出作者所運用的手法以及思想情感,可以拿到8分,至于具體語言不需要太華麗,畢竟不是作文,不要注重辭藻反而讓老師感到迷茫,最后希望你高考順利,考上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