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詩 <落花> 作者是誰
唐 - 李商隱 - 落花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題目】:落花
【內容】: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注釋】:【注解】:
1、參差:指花影的迷離,承上句亂飛意。
2、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3、沾衣:指流淚。
【韻譯】:
高閣上的游客們已經競相離去;
小園的春花隨風凋零紛紛亂飛。
花影參差迷離接連著彎彎小徑;
遠望落花回舞映著斜陽的余暉。
我的肝腸欲斷不忍把落紅掃去;
望眼欲穿盼來春天卻匆匆回歸。
愛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盡花謝所得的只是落淚沾衣。
【評析】:
這是一首專詠落花的詩。首聯寫落花與人的心情,含蓄蘊籍耐人尋味。頷聯從不
同角度描寫落花“亂飛”的具體情狀。頸聯直接抒發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
聯寫花為裝點春天而開,卻落得飄零沾衣的結局。表達了素懷壯志,不見用于世的凄
婉和感慨。全詩洋溢著傷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癡,委婉動人。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勛
【簡析】:
既是嘆花也是自嘆,感嘆青春已逝和身世漂零。
2.古詩中描寫落花的詩句,急,非常急
白頭吟 李白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聞王昌齡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張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過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
春來頻與李二賓客郭外同游因贈長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隨飛鳥一時還。
金谷園 杜牧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鷺鷥 杜牧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春曉 孟浩然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題興化寺園亭 賈島
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春暮 曹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豐樂亭游春 歐陽修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憶仙姿 李存朂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更漏子 韋莊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歸國謠 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謁金門 韋莊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
瑞鷓鴣 歐陽修
更被春風送惆悵,落花飛絮雨翩翩。
如夢令 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
臨江仙 晏幾道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虞美人 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
謁金門 朱淑真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春晚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梅花 王冕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3.關與花的詩句
多謝黃鸝舊友,相逐落花飛。
芳草連天遠,愁殺斜暉。 秦苑落花零露濕, 灞陵新酒撥醅濃。
青蓮雖不見,千古落花雨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落花疑悵望,歸燕自裴回。 不似京華俠少年,清歌妙舞落花前。
滿地落花增感慨,故家喬木已蕭條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落花無限雪,殘鬢幾多絲。
花臺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置酒燒枯葉,披書坐落花。 要相逢。
恰相逢。畫舫朱簾脈脈中。
霎時煙靄重。 怨東風。
笑東風。落花飛絮兩無蹤。
分付與眉峰。 別有空階寂寥事,綠苔狼藉落花頻。
繡林紅岸落花鈿,故去新來感自然 處處落花春寂寂, 時時中酒病懨懨。 綠葉青陰啼鳥下,游絲飛絮落花余。
落花朝滿岸,明月夜披林 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 坐覺諸天近,空香送落花。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標題】:落花 【年代】:唐 【作者】:黃滔 【體裁】:五古 【內容】:-------------------- 落花辭高樹,最是愁人處。
一一旋成泥,日暮有風雨。 不如沙上蓬,根斷隨長風。
飄然與道俱,無情任西東。
4.古詩詞中落花意象的賞析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
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現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楊花落盡子規啼”楊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作者寫他人對楊花的態度,表達的仍是自己對楊花命運的關注,看似無情,實則有心。
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情景交融。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贊之“煞拍畫龍點睛”。
5.詩詞中“落花”的意象是什么
“落花”是種美麗、短暫、動態的意象,以憂傷之美,給詞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為深刻。
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 采用“落花”意象的詞人,通常是借落花來表達那種生命易逝、命運難料的情懷。
在描寫落花的時候,大多處于一個抑郁不得志的狀態,對“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個由外在意象對內心世界進行表述的過程。 擴展資料: 關于“落花”的意象詩句: 1、《離騷》:“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譯文:想要趁著花朵未落之時折取下來,物色一個美麗的侍女贈送給她。 賞析:此處的“榮華未落”,其實是比喻詩人容顏未老;“及……”的句式,則是“恐美人之遲暮”的另一種說法。
詩人委婉表達對落花的想象,用象征手法,直接將花與生命聯系在一起。這種美人遲暮的憂慮,將在后世詩人那里成為一種慣用的手法。
2、《前溪歌》:“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 譯文:花落逐水而去,為什么當順流回來,回來也不再新鮮。 賞析:詩人寫出落花隨水一去不返,輕微的嘆息聲中似乎隱隱傳出生命流逝的無奈。
這一聲低低的嘆息,也將成為一種慣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組合,將成為中國詩歌中最凄美、最傷情的場景。 3、《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譯文:興盡才發現鳴叫的鳥兒已經換了種類,坐的時間太長,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來。 賞析:落花抒發詩人心境澄明意象,體悟悠閑細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們縱情游樂,飲酒歡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意象群(含落花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