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贈羊長史·并序 陶淵明

            贈羊長史·并序原文: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圣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游心目?關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先邁,負疴不獲俱。
            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采?深谷久應蕪。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心曲,人乖運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贈羊長史·并序注釋

            ⑴左軍:指左將軍朱齡石。羊長史:指羊松齡,當時是左將軍的長史。長史:官名,將軍的屬官,主持幕府。銜使:奉命出使。秦川:陜西關中地區。作此:寫這首詩。
            ⑵愚:作者自稱,謙詞。三季:三代,指夏、商、周。黃虞:黃帝、虞舜,指上古時代。這兩句是說自己生在三代之后,卻向往黃虞時代的休明之治。
            ⑶千載外:千年以前。指歷史上所謂禪讓時代,即唐虞之世。這兩句是說依賴古書的記載才知道上古的政治情況。
            ⑷圣賢:指三代以前的圣君賢相。中都:占人以黃河流域為中原,在這里建都,都叫中都。如堯都乎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湯都毫,西周都鎬,東周都洛邑等,都在黃河流域。作者舉此,在于說明東晉都建業,只是偏安割據的局面。這兩句是說圣賢的遺跡遍及中原古都。
            ⑸游心目:心涉想目遠望。關河:山河。這兩句是說北望中原,不能忘懷,但卻去不了。
            ⑹九域:九州,即天下。甫已一:開始統一。義熙十三年七月,劉裕滅后秦,送姚泓至京師,斬于市,天下漸趨統一。逝:語助詞,無義。理:治。輿:車。理舟輿:治備船和車要到中原去。
            ⑺先邁:先行。疴(kē苛):病。負疴:抱病。不獲俱:不能同行。這兩句是說聽說你要先去,我因患病不能同行。
            ⑻商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南,是劉裕入秦必經之地。躊躇:徘徊、停留。
            ⑼多謝:多問。綺與角:綺里季與甪里先生。皇甫謐《高士傳》記載,秦末有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四人,避秦之亂而隱于商洛深山之中,漢惠帝給他們立碑,稱為“商山四皓”。這里以綺里季和甪里先生代指“四皓”。精爽:神如有靈。這兩句是說多問問商山四皓,他們的神如有靈今天應怎樣?作者自己有歸隱之意。
            ⑽紫芝:即靈芝。蕪:荒蕪。這兩句是說紫芝無人再采,深谷也應久已荒蕪。
            ⑾駟馬:富貴人的車乘。貰(shì市):遠。無貰患:不能避患。交娛:歡娛。《高士傳》記載四皓作歌有云“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這兩句即化用這個意思,是說富貴必有憂患,不如貧賤快樂。
            ⑿清謠:指“四皓歌”。心曲:心窩里、心坎上。人乖:人生背時。見疏:被時代遺棄。這兩句是說四皓歌在自己心中產生共鳴,慨嘆時運不濟竟被遺棄了。
            ⒀擁懷:有感。累代:應前三季、黃虞、千載而言。舒:展。這兩句是說生于千載以后的自己無限感懷,言雖易盡而意卻難于表達清楚。

            贈羊長史·并序鑒賞

            這詩是陶集贈答詩中的名篇。詩中念古傷今,流露著作者對時局的觀感和政治態度,也體現了“君子贈人以言”的古訓,對友人進行諷示、忠告,大有別于一般傷離惜別、應酬敷衍之作。羊長史,名松齡,是和作者周旋日久的友人,當時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檀韶的長史。這次是奉使去關中,向新近北伐取勝的劉裕稱賀。秦川,今陜西一帶。

            劉裕在消滅桓玄、盧循等異己勢力之后,執掌朝政,功高位尊,已懷有奪取司馬氏政權的野心。公元416年(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劉裕率師北伐,消滅了羌族建立的后秦國,收復了古都長安、洛陽。自永嘉之亂以來,南北分裂,晉師不出,已逾百年。這次北伐勝利,本是一件大好事。無奈劉裕出兵的動機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所以才得勝利,便匆匆南歸,去張羅篡位的事了。他一心只是“欲速成篡事,并非真有意于中原”。南北統一的希望,終成泡影。三年之后,他便代晉成了依然偏安江左的劉宋王朝的開國之君。

            對劉的意圖,作者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對北伐勝利和羊長史入關稱賀,他都表現得十分冷漠,只在序里淡淡地說了一句“銜使秦川”而在詩中又委婉地諷示友人,不要趨附權勢,追求駟馬高官。這一切,都顯現出這位“隱逸詩人”對現實和政治還是相當敏感、有所干預的。 因為詩所涉及的是很敏感的時政問題,所以其表現也十分隱約、含蓄。全詩分四節。首節八句,悠徐地從“千載外”說起,說是自己生在三季(夏、商、周三代之末)之后,只有從古人書里,得知些黃帝、虞舜之世的事,不禁慨然長念——那時真風尚存,風俗淳樸平和。言下之意,三季之后,就只剩下欺詐虛偽,爭攘篡奪了。這自然是對劉裕的隱隱嘲諷。既提到“古人書”,就以它為紐帶,自然地轉入下文:也正是從書里,知道了賢圣余跡,多留存在中都(指洛陽、長安)一帶。點到“賢”字,目光便已遙注到下文的“綺(里季)與甪(里先生)”;而“圣”,則上應“黃虞”。自己是一直向往“賢圣”們所作所為的,所以始終盼望著去那里游騁心目;只是限于關山阻隔(實際是南北分裂的代用語),沒能如愿而已。這樣緩緩說來,既說出自己對“賢圣”的崇仰心情,也以賓帶主,漸漸引入羊長史的北去。思路文理,十分綿密。

            次節四句,轉入贈詩。現在九域(九州,指天下)已經初步統一起來了,詩人下了決心,要整治船只車輛,北上一行。聽說羊長史要先走一步,自己因身有疾病,難以聯袂同行,只有贈詩相送。作者早衰多病,五十以后即“漸就衰損”(《與子儼等疏》),“負疴”當然是實情;但“不獲俱”的真正原因,還應在于羊長史是奉使向劉裕稱賀,而自己卻是要“游心目”于賢圣遺跡,目的既不同,當然也不必同行了。

            “路若經商山”以下八句,是贈詩主旨所在。到關中去,說不定要經過商山,那正是漢代初年不趨附劉邦的綺、角等“四皓”(四個白首老人)的隱棲之地。作者很自然地借此向友人囑咐,要他經過時稍稍在那里徘徊瞻仰,并多多向四皓的英靈致意:他們的精神魂魄又怎樣了呢?相傳他們在辭卻劉邦迎聘時曾作《紫芝歌》:“漠漠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而畏人兮,不若貧賤之肆志。”(見《古今樂錄》)如今,紫芝有誰再采呢?深谷里也大概久乏人跡、蕪穢不堪了吧?——多少人已奔競權勢、趨附求榮去了。作者在這里說“為我”,流露出自己是有心上追綺、角精魂的人,同時也示意友人要遠慕前賢,勿誤入奔競趨附者的行列。接著,他又化用《紫芝歌》后段的意思警醒友人:“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高車駟馬,常會遭罹禍患;貧賤相處,卻可互享心神上的歡娛。是諷示,也是忠告,朱光潛在《詩論》中曾舉到這首詩說:“最足見出他于朋友的厚道。”正指此處。

            《紫芝》一歌,可看作這首贈詩的靈魂。篇首的“慨然念黃虞”,已化用了“唐虞世遠”之意;直到結尾,作者還鄭重寫出“清謠(指《縈芝歌》)結心曲”,深慨綺、甪長往,人既乖違,時代亦疏隔久遠,自己只有在累代之下,長懷遠慕,慨嘆無窮了。“言盡意不舒”,見出作者對時世慨嘆的多而且深,也示意友人要理解此心于言語文字之外。

            此詩對劉裕不屑涉筆,意存否定,卻對不趨附權勢的綺、甪崇仰追慕,這些都顯示出他崇高的人格修養。在寫作上,雖從遠處落筆,卻緊扣正意,徐徐引入,最后才突出贈詩主旨,手法都很高妙。無怪方東樹《昭昧詹言》云:“《羊長史》篇文法可以冠卷。”

            沈德潛論贈答詩,謂“必所贈之人何人,所往之地何地,一一按切,而復以己之情性流露于中,自然可詠可讀。”(《說詩晬語》)此詩應是此論的一個好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贈羊長史·并序 陶淵明

            魏晉

            詠貧士 陶淵明

            閱讀(303)

            詠貧士原文: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言見。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詠貧士鑒賞此詩承《詠貧士·萬族各有托》中的詩句“豈不寒與饑”,先敘貧困饑寒之狀

            魏晉

            己酉歲九月九日 陶淵明

            閱讀(335)

            己酉歲九月九日原文: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己酉歲九月九日鑒賞這首詩是

            魏晉

            吁嗟篇 曹植

            閱讀(300)

            吁嗟篇原文:吁嗟此轉蓬,居世何獨然。長去本根逝,夙夜無休閑。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風起,吹我入云間。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沉淵。驚飆接我出,故歸彼中田。當南而更北,謂東而反西。宕宕當何依,忽亡而復存。飄飄周八澤,連翩歷五山。流轉無恒處

            魏晉

            善哉行二首 曹植

            閱讀(325)

            善哉行二首原文: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經歷名山,芝草翩翩。仙人王喬,奉藥一丸。自惜袖短,內手知寒。慚無靈輒,以救趙宣。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如彼翰鳥,或飛戾天。

            魏晉

            猛虎行 陸機

            閱讀(297)

            猛虎行原文: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眷我耿介

            魏晉

            嬌女詩 左思

            閱讀(290)

            嬌女詩原文: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鬢發覆廣額,雙耳似連璧。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集。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執書愛綈素,誦習矜所獲。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輕妝喜樓邊

            魏晉

            情詩 張華

            閱讀(322)

            情詩原文:游目四野外,逍遙獨延佇。蘭蕙緣清渠,繁華蔭綠渚。佳人不在茲,取此欲誰與?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不曾遠離別,安知慕儔侶?

            魏晉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陶淵明

            閱讀(329)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原文: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

            魏晉

            善哉行·有美一人 曹丕

            閱讀(621)

            善哉行·有美一人原文: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妍姿巧笑,和媚心腸。知音識曲,善為樂方。哀弦微妙,清氣含芳。流鄭激楚,度宮中商。感心動耳,綺麗難忘。離鳥夕宿,在彼中洲。延頸鼓翼,悲鳴相求。眷然顧之,使我心愁。嗟爾昔人,何以忘憂。善哉行·有美一人賞

            魏晉

            梁甫吟 陸機

            閱讀(559)

            梁甫吟原文:玉衡固已驂,羲和若飛凌。四運循環轉,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時暮,迢迢天路征。招搖東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風無絕響,玄云互相仍。豐水憑川結,零露彌天凝。年命特相逝,慶云鮮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順焉足憑。慷慨臨川響,非此孰為興。哀吟梁甫顛

            魏晉

            游俠篇 張華

            閱讀(556)

            游俠篇原文:翩翩四公子,濁世稱賢明。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門下多豪英。游說朝夕至,辯士自縱橫。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魏晉

            王明君 石崇

            閱讀(584)

            王明君原文: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辭決未及終,前驅已抗旌。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哀郁傷五內,泣淚沾朱纓。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

            魏晉

            九日閑居·并序 陶淵明

            閱讀(535)

            九日閑居·并序原文: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塵爵恥虛罍,寒華徒

            魏晉

            豫章行苦相篇 傅玄

            閱讀(550)

            豫章行苦相篇原文: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垂淚適他鄉,忽如雨絕云。低頭和顏色,素齒結朱唇。跪拜無復數,婢妾如嚴賓。情合同云漢,葵藿仰陽春。心乖

            魏晉

            己酉歲九月九日 陶淵明

            閱讀(335)

            己酉歲九月九日原文: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己酉歲九月九日鑒賞這首詩是

            魏晉

            形影神三首 陶淵明

            閱讀(297)

            形影神三首原文: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贈影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余平

            魏晉

            桃花源詩 陶淵明

            閱讀(331)

            桃花源詩原文: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

            魏晉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陶淵明

            閱讀(318)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原文: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

            魏晉

            和郭主簿·其二 陶淵明

            閱讀(322)

            和郭主簿·其二原文: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和郭主簿·其二注釋①清涼素秋節:漸進涼秋節氣②肅

            魏晉

            停云 陶淵明

            閱讀(300)

            停云原文:停云,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魏晉

            擬挽歌辭三首 陶淵明

            閱讀(320)

            擬挽歌辭三首原文: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

            魏晉

            自祭文 陶淵明

            閱讀(316)

            自祭文原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