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群鶴詠 蕭道成

            群鶴詠原文:

            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

            群鶴詠注釋

            ① 八風:八面之風。《左傳》有“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之說。
            ② 儛:通“舞”。
            ③ 翮(hé):本義為羽毛的根部,這里代稱鳥翅。
            ④ 九野:九州地域。
            ⑤ 清音:清亮的聲音。

            群鶴詠創作背景

            宋明帝初年,諸王多叛,又都被明帝所消滅。蕭道成是平叛中的一員主將,東征西討,功勛卓著,但名位日隆,又頗受猜忌。公元470年(泰始六年),蕭道成受命移鎮淮陰,“都督北討前鋒諸軍事”,但“明帝嫌帝(指蕭)非人臣相,而人間流言,帝當為天子,明帝愈以為疑”,于是派吳喜攜酒賜蕭道成飲,蕭“懼鴆,不敢飲,將出奔,喜告以誠,先飲之”,然后蕭再飲,“喜還,明帝意乃悅”(《南史·齊本紀上》)。君臣之相猜疑,于此可見一斑。了解了這些背景,讀者才能深入地理解這首詩。詩作于鎮淮陰時,《南史·荀伯玉傳》:“齊高帝鎮淮陰……為宋明帝所疑,被征為黃門郎,深懷憂慮,見平澤有群鶴,仍命筆詠之。”

            根據《南史·荀伯玉傳》記載:蕭道成鎮守淮陰,“都督北討前鋒諸軍事”,宋明帝深疑他有“四海之心”,便把他調進京城,擔任黃門郎,以便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蕭道成憂慮重重,如芒在背,看見平澤苑中養的一群鶴,感慨良深,便寫下了這首詩。

            群鶴詠鑒賞

            全詩四句,前后各為一個層次。第一層描寫失去自由之前的鶴,比喻詩人自己遠離朝廷羈絆之時的自由之身,當時縱橫沙場,東征西討,意氣昂揚,正好比那高天之上的云鶴,搏擊八方來風,展翅翱翔。在茫茫九州之上,在朵朵彩云之間,奮翮高飛,無拘無束盡情地發出舒心的鳴叫。對飛鶴戾天的描寫,正是含蓄地展現了詩人的鴻鵠之志與曠世奇才,也反映了他希望掙脫朝廷束縛的強烈愿望。從本詩開頭兩句可以看出,詩人雖身為人臣,卻有包舉宇內、氣吞九州的帝王氣概。

            第二層寫失去自由之后的鶴,比喻詩人自己受人節制,郁郁不樂。自由翱翔的云鶴,一旦被捕入苑中,成為帝王苑囿中的玩賞之物,飛向云天的志向便被摧折而很難實現了。這正是詩人被召回朝廷之后當時處境的形象比喻,受制于人而不能一逞英雄之志。通過前后兩層鮮明形象的對比,詩人因一時受限制而內心苦悶不平得到了生動的表現。

            這是一首比體詩,通篇寫鶴,而作者之情志則因之而表露,深得含蓄不盡之致。比興是中國詩歌最古老的傳統。《文心雕龍·比興篇》云:“觀夫興之讬諭,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從作者見群鶴而生感慨來說,這是興。從作者以鶴的形象自比來說,這是比。故而能因小見大,婉而多諷。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迎著八面來風,展開碩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翱翔鳴叫的鶴。鶴的高飛戾天展現出作者的雄心抱負與宏才大略,也反映出他遠離朝廷羈束的自在心情。詩的后半描寫鶴因羽翮摧折而不能高翔云天,只能成為帝王園囿中的觀賞之物。這無疑是作者對一旦被召回后處境的想象。通過前后意象的鮮明對比,作者內心的苦悶不平獲得了生動的展現,詩意在轉折跌宕中有波瀾起伏之勢。這種托物言志的手法,確如劉勰所云“稱名也小,取類也大”。

            這種五言四句的小詩,在當時是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齊梁時代已稱作“絕句”,它是唐絕的濫觴。這種短詩要求尺幅千里、馀韻悠遠,故比興一體最為詩家著意。施補華《峴傭說詩》云:“五絕只二十字,最為難工,必語短意長而聲不促,方為佳唱。”劉熙載《藝概》云:“以鳥鳴春,以蟲鳴秋,此造物之借端讬寓也。絕句之小中見大似之。”此詩的托物寄興之妙,也完全符合上述詩家對五絕的要求。

            描述鶴鳴九皋的壯觀是為了敘述遠大的志向,詠嘆蹣跚帝苑的困窘是為了抒發滿胸的憤懣。《南史·齊本紀》稱蕭道成“喜怒不形于色,深沉靜默,常有四海之心”,《群鶴詠》正為佐證。詩人自比高潔美善的白鶴,藝術上是成功的,但實際上蕭道成是一只兇猛的鷹隼,深藏韜晦,驍勇強悍。借鎮壓諸王之亂而鉗制朝廷,一旦時機成熟,便毫不猶豫地奪取帝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群鶴詠 蕭道成

            南北朝

            昔昔鹽 薛道衡

            閱讀(263)

            昔昔鹽原文: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鳳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一去無消息

            南北朝

            春日行 鮑照

            閱讀(239)

            春日行原文: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春日行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新年伊始之時,我將出

            南北朝

            答柳惲 吳均

            閱讀(279)

            答柳惲原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答柳惲注釋①隴西:郡名,戰國時秦所設置。北魏時轄境約當今甘肅隴西縣一帶。飛狐:古來的要塞關隘,在今河北省淶

            南北朝

            東飛伯勞歌 蕭衍

            閱讀(225)

            東飛伯勞歌原文: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艷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箔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東飛伯勞歌翻譯及注釋翻譯伯勞東飛燕子西去,黃姑和織女時而

            南北朝

            擬行路難十八首 鮑照

            閱讀(257)

            擬行路難十八首原文: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

            南北朝

            詠新荷應詔 沈約

            閱讀(306)

            詠新荷應詔原文: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搖風。寧知寸心里,蓄紫復含紅!詠新荷應詔鑒賞荷花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蓮、芙蕖,古時也稱為芙蓉。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素來為詩人墨客們所贊頌,用以自喻和他喻。此詩即

            南北朝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

            閱讀(285)

            擬行路難·其一原文: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擬行路難·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  即使為你獻上:裝在金杯

            南北朝

            玉臺新詠序 徐陵

            閱讀(226)

            玉臺新詠序原文: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其中有麗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亦有穎川新市、河間觀津,本號嬌娥,曾名巧笑。楚王宮里,無不

            南北朝

            莫愁歌 蕭衍

            閱讀(215)

            莫愁歌原文: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南北朝

            贈王桂陽 吳均

            閱讀(215)

            贈王桂陽原文: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贈王桂陽注釋①這兩句是說松樹雖是大材,但當它初生數寸之時,也會被草埋沒而不被看重。 ②籠云心:指高遠的志向。負霜骨:指堅貞的品

            南北朝

            芳樹 李爽

            閱讀(240)

            芳樹原文:芳樹千株發,搖蕩三陽時。氣軟來風易,枝繁度鳥遲。春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帷。欲寄邊城客,路遠誰能持。芳樹翻譯及注釋翻譯  春來時,千株樹木都競相發出新芽,在夏日照耀下隨風搖蕩。夏日易多風,枝葉繁茂常易阻隔鳥兒遠飛的腳步。春來花似

            南北朝

            秋思·清波收潦日 蕭愨

            閱讀(232)

            秋思·清波收潦日原文:清波收潦日,華林鳴籟初。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燕幃緗綺被,趙帶流黃裾。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南北朝

            芳樹 蕭衍

            閱讀(223)

            芳樹原文:綠樹始搖芳,芳生非一葉。一葉度春風,芳芳自相接。色雜亂參差,眾花紛重疊。重疊不可思,思此誰能愜。芳樹翻譯及注釋翻譯  轉眼間樹木就變綠了,微風過處,散發著滿樹的芳香。這芳香并非一片葉子所能發出來的。一葉經歷春風,眾葉都開始散

            南北朝

            隴頭歌辭三首 佚名

            閱讀(213)

            隴頭歌辭三首原文: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朝發欣城,暮宿隴頭。寒不能語,舌卷入喉。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隴頭歌辭三首翻譯及注釋翻譯(一)隴山的流水,流離了山下。想著我孤身一個人,翩然走在空曠的野外。(二)早上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