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贈王桂陽 吳均

            贈王桂陽原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贈王桂陽注釋

            ①這兩句是說松樹雖是大材,但當它初生數寸之時,也會被草埋沒而不被看重。 
            ②籠云心:指高遠的志向。負霜骨:指堅貞的品質。這兩句是說,當一個人高遠的志向尚未表露的時候,誰能曉得他有堅貞的品質呢? 
            ③弱干、纖莖:都指松樹幼小時的枝干。陵忽:欺陵、忽視,也即是摧殘的意思。 
            ④何當:何日。覆明月:與前面“籠云”意思相似。籠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業、能“遮無蓋地”的意思。

            贈王桂陽賞析

            王桂陽可能就是當時的桂陽郡太守王嶸。吳均又有《贈王桂陽別詩三首》,其中說王桂陽“高華積海外,名實滿山東。自有五都相,非無四世公。”可見王的地位很高,又有“愿持鷦鷯羽,歲暮依梧桐”等語,說明吳均頗有依附于他的打算。從這種關系推斷,這首詩很可能是他的自薦之作。

            自薦的詩很難寫,自譽過高,未免有夸言干乞之嫌,因而吳均這里避開了正面的自我標榜,全以松作比喻。松樹雖可長成參天的大材,但初生之時不過數寸而已,甚至會被雜草埋沒,人們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籠聚云氣的壯志,怎么會明白它具有傲霜斗雪的氣骨呢!前四句顯然以初生之松比喻自己的沉淪下僚、未見器重,而借形容松樹的性格,表明自己高遠的志向、堅貞的品質。“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二句,更說小松枝干嫩弱,易被摧殘,喻自己身處下位,易遭人欺凌與忽視,委婉地表達了向王桂陽求助的意圖。最后兩句則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負,他說:當幼松一旦長成數千尺的大樹,則可籠云覆月,庇護眾生,言外之意是說自己一朝出人頭地,就可建功立業、大濟蒼生,至于到那時不會忘記王桂陽的知遇之恩,也是不消說的,“為君”二字,便含有此意。

            這首詩通篇用比體,托物言志,句句寫松,卻句句落實到人,“數寸”、“草所沒”、“弱干”、“纖莖”諸語,極說幼松之弱小易欺;“籠云”、“負霜”、“千尺”、“覆明月”諸語,則極言松的前程遠大。兩者對照鮮明,使讀之者既痛惜于詩人的懷才不遇,又凜然不敢對詩人少存輕忽。雖是自薦之詩,氣格卻絕不卑下,這是詩品,也是吳均的人品。

            吳均的詩已開唐律之先河,元陳繹曾的《詩譜》就在“律體”中列有吳均之名,并以為他與沈約諸人是“律詩之源,而尤近古者’,即此便可說明他在近體詩形成中的作用了。如這一首詩,其音調雖未完全合律,然已頗有律詩的章法,中兩聯為對句,也合乎律詩的規律,這正是由古詩向律體過渡的形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贈王桂陽 吳均

            南北朝

            莫愁歌 蕭衍

            閱讀(214)

            莫愁歌原文: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南北朝

            玉臺新詠序 徐陵

            閱讀(223)

            玉臺新詠序原文: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其中有麗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亦有穎川新市、河間觀津,本號嬌娥,曾名巧笑。楚王宮里,無不

            南北朝

            群鶴詠 蕭道成

            閱讀(221)

            群鶴詠原文: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群鶴詠注釋① 八風:八面之風。《左傳》有“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之說。② 儛:通“舞”。③ 翮(hé):本義為羽毛的根部,這里代稱鳥翅。④ 九野:九州地域。⑤ 清音:清亮的聲音。

            南北朝

            昔昔鹽 薛道衡

            閱讀(261)

            昔昔鹽原文: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鳳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一去無消息

            南北朝

            春日行 鮑照

            閱讀(238)

            春日行原文: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春日行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新年伊始之時,我將出

            南北朝

            答柳惲 吳均

            閱讀(278)

            答柳惲原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答柳惲注釋①隴西:郡名,戰國時秦所設置。北魏時轄境約當今甘肅隴西縣一帶。飛狐:古來的要塞關隘,在今河北省淶

            南北朝

            東飛伯勞歌 蕭衍

            閱讀(223)

            東飛伯勞歌原文: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艷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箔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東飛伯勞歌翻譯及注釋翻譯伯勞東飛燕子西去,黃姑和織女時而

            南北朝

            芳樹 李爽

            閱讀(239)

            芳樹原文:芳樹千株發,搖蕩三陽時。氣軟來風易,枝繁度鳥遲。春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帷。欲寄邊城客,路遠誰能持。芳樹翻譯及注釋翻譯  春來時,千株樹木都競相發出新芽,在夏日照耀下隨風搖蕩。夏日易多風,枝葉繁茂常易阻隔鳥兒遠飛的腳步。春來花似

            南北朝

            秋思·清波收潦日 蕭愨

            閱讀(230)

            秋思·清波收潦日原文:清波收潦日,華林鳴籟初。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燕幃緗綺被,趙帶流黃裾。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南北朝

            芳樹 蕭衍

            閱讀(223)

            芳樹原文:綠樹始搖芳,芳生非一葉。一葉度春風,芳芳自相接。色雜亂參差,眾花紛重疊。重疊不可思,思此誰能愜。芳樹翻譯及注釋翻譯  轉眼間樹木就變綠了,微風過處,散發著滿樹的芳香。這芳香并非一片葉子所能發出來的。一葉經歷春風,眾葉都開始散

            南北朝

            隴頭歌辭三首 佚名

            閱讀(212)

            隴頭歌辭三首原文: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朝發欣城,暮宿隴頭。寒不能語,舌卷入喉。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隴頭歌辭三首翻譯及注釋翻譯(一)隴山的流水,流離了山下。想著我孤身一個人,翩然走在空曠的野外。(二)早上

            南北朝

            陳遺至孝 劉義慶

            閱讀(184)

            陳遺至孝原文:陳遺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輒貯收焦飯,歸以遺母。后值孫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時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及歸家,遂攜而從軍。與孫恩戰,敗,軍人潰散,遁入山澤,無以為糧,有饑餒而死者。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

            南北朝

            魯恭治中牟 范曄

            閱讀(199)

            魯恭治中牟原文:魯恭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罰。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

            南北朝

            華山畿·啼相憶 佚名

            閱讀(228)

            華山畿·啼相憶原文:啼相憶,淚如漏刻水,晝夜流不息。華山畿·啼相憶翻譯及注釋翻譯一邊哭一邊回憶,淚水就像漏刻里的水一樣,從白天到晚上一直流個不停。注釋漏刻: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

            南北朝

            答柳惲 吳均

            閱讀(278)

            答柳惲原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答柳惲注釋①隴西:郡名,戰國時秦所設置。北魏時轄境約當今甘肅隴西縣一帶。飛狐:古來的要塞關隘,在今河北省淶

            南北朝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 吳均

            閱讀(317)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原文: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洛陽名工見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規心學明月,珊瑚映面作風花。帝王見賞不見忘,提攜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張女彈,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對君子,遙

            南北朝

            山中雜詩 吳均

            閱讀(303)

            山中雜詩原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山中雜詩翻譯及注釋翻譯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注釋山際:山邊;山與

            南北朝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閱讀(231)

            與朱元思書原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

            <em id="r81i8"><label id="r81i8"><nav id="r81i8"></nav></label></em>
          5. <em id="r81i8"></em>
            <em id="r81i8"><ol id="r81i8"><nav id="r81i8"></nav></ol></em>
            1. <button id="r81i8"></button>

                  1. <div id="r81i8"></div>
                  2. <div id="r81i8"></div>

                  3. <button id="r81i8"><label id="r81i8"></label></button>
                  4.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