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論讀后感
我在這篇讀后感中無意于對有關矛盾的哲學命題作一點討論,也沒有這個水平,只是想對這篇論文的寫作特點作一點歸納,以便對日后自己作論文有一些指導意義。
特點之一,全文構思嚴謹,有一個縝密的邏輯結構。 文章第一部分介紹兩種宇宙觀——即形而上學的見解和辯證法的見解,這是論述矛盾的世界觀基礎。
“這個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于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并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第二部分論述矛盾的普遍性。
這一部分作者寫得比較簡略,因為作者對黨內絕大多數同志的認識水平已經作了客觀的分析,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已經被很多人所承認,因此,關于這個問題只需要很少的話就可以說明白;而關于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則還有很多的同志,特別是教條主義者,弄不清楚。……為了這個緣故,當著我們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則的時候,我們就先來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問題,然后再著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最后仍歸到普遍性的問題。”
作者對于客觀情況有一個正確的分析,對全局有一個得心應手的把握。 第三部分講矛盾的特殊性。
作者分了幾種情形。“首先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
“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進而,“不但要研究每一個大系統的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規定的本質,而且要研究每一個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長途中的每一個過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質。”進而,“不但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中的矛盾運動,在其相互聯結上,在其各情況上,我們必須注意其特點,而且在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也有其特點,也必須注意。”
進而,“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須在其聯結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必須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面去看。”這就是在部分的邏輯結構:各個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各個運動形式在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各個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個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層層明晰,渾然一體。
第四部分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這一部分開頭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還有兩種情形必須特別地提出來加以分析,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可見, 第四部分是對第三部分的細化。作者在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說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關系。
“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如果不研究過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這兩種情形,也就是說不研究這兩種矛盾情況的差別性,那就將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體地懂得矛盾的情況,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的方法。”這樣就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聯結到了一起。
第五部分講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這是對前面內容的深化。
第六部分講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這又是對第五部分矛盾斗爭性的細化,作者明確了“我們回答道:對抗是矛盾斗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斗爭的一切形式。”
最后, 第七部分,作者進行了總結。這七個部分層次關系清楚,邏輯結構明晰;部分與部分之間、論點與論點之間銜接過渡自然。
這充分表現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統領全局的能力。 特點之二,例證豐富。
作者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他對馬克思、列寧等革命導師和先行者的著作閱讀廣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練地援引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同時,作者的國學根基也非常深厚,對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來,對《漢書》、《資治通鑒》、《水滸傳》、《山海經》、《淮南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等典籍都有引用。作者所列舉的例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中,主要關于革命的例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因為當時所處的歷史條件和寫作針對的對象),但不局限于關于革命的例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還有關于自然科學等等的例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
這些足以見出作者知識的淵博。可見淵博的知識是進行創作的前提條件。
特點之三,語言準確而生動。這是一篇哲學論文,對于論文而言,語言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
這篇論文語言的準確、精煉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見的詞匯,但卻十分精確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思想內涵。
比如說,作者論述運動的相對地靜止的狀態和顯著地變動的狀態時有這樣一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見的統一、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處在量變狀態中所顯現的面貌。
而統一物的分解,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狀態的破壞,變到相反的狀態,便都是事物在質變狀態中、在一種過程過渡到他種過程的變化中所顯現的面貌。”作者像連珠炮似地一下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羅列了十數個詞匯來說明矛盾的統一的狀態,個個不同,但個個精當,個個準確,讓讀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統一狀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矛盾論讀后感1500字大學生,矛盾論讀后感